词条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释义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是一所二等专科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迄今为止唯一一所以农为主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设畜牧兽医、农学园艺、经济管理、建筑园林、正恒汽车、天荣电子信息等6个分院和基础教学部、中职教学部,开设35个专业(含41个专业方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连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学院简介 学院第五教学楼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大学城,由天府校区和科技园校区组成,毗邻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等高校。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温江农校)。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温江农校独立升格建院。2005年,原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成都市农机校)整体并入学院。2006年,学院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的评估结论。 学院总占地1051亩(含流转土地和合作用地518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含校企共建部分5.6万平方米)。现有图书馆1.2万余平方米,藏书近20万种、55万余册(拥有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期刊群》、《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源)。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包括2个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足球场、14个篮球场、1个灯光球场和1个游泳池。校内建有种植、养殖、兽医、园林园艺等实验实训基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4300余万元,其中园林园艺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同时,学院还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0余个。 学院第七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专兼职教师500余名,并长期聘请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技师和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本着“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学院进行了“把企业引到学院中来、把专业办到企业中去”的办学模式创新,分别与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和新加坡企业四川天荣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正恒汽车分院、天荣电子信息分院,形成了“资源共享、互动双赢”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 学院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四川省劳动厅“四川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商务部、农业部“南南合作”项目培训单位,四川省人事厅批准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都市移民培训基地、成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确定的学分制改革试点学校,是中国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校,并在校内建立了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会场。 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各级各类荣誉64项,其中国家级集体奖项1个、省级奖项8个、市级奖项12个,国家级个人奖项8个、省级奖项16个、市级奖项19个。学院高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几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连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第九教学楼在半个世纪坎坷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秉承“亲农之情不变、事农之心不改、兴农之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坚持“以育人兴农为出发点,以服务‘三农’为落脚点,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为天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要务”的“亲农、事农、兴农”办学思想,紧跟社会发展,坚持教育改革,倾心服务“三农”,铸就了“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特色。50年来,学院培养、培训了3万余名农业技术人才和10万余名农业一线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学院办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 目前,学院通过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着力推进“三创新”——即“育人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打造“四基地”——即“农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基地,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基地”,努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更好更多的技术、人才支撑。 § 历史沿革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农业类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 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委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1983年,学校在中国率先进行招生分配制度一系列改革,开创了农业中专人才直接通向农村之路,为中国的教育“两包改两自”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同时,在中国农业中专中率先在"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院的改革得到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教育部、农业部的充分肯定。这一改革经验在中国农业中专中迅速推广。 1984年农牧渔业部在学校召开了“中国中等农校教育改革现场会”,向中国农业中专介绍和推广学校的改革经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均对学校的改革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1985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的调查报告《从温江农校看农村中等技术学校的教育改革》,全面介绍了学校教育改革的经验。1986年7 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期间,李鹏同志接见了学校党委书记余鸿良,听取了学校进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王明达,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相重杨、洪绂曾副部长,四川省副省长刘纯夫、韩邦彦,中共成都市委书记吴希海等领导同志和兄弟省、校的同志相继来校考察和指导学校工作。 学院图书馆夜景1991年8月,学校被农牧渔业部确认为“中国中等农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等二级学校”,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学校再次获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 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在温江农校基础上申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至此,温江农校通过40余年的艰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了成都市的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的唯一一所农业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4年7月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校合并,2005年3月,启动三校整合工作,2005年7月,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迁入了学院,完成了实质性合并。学院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学院领导 许亚东 熊德凤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许亚东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鉴 副院级调研员 熊德凤 学院副院长 毛建 学院副院长 李强 § 相关荣誉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中国农学会“中国科教兴村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农业部“加强实践教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改革先进单位”和“加强实践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学校”; ——四川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先进单位”、“文明服务窗口示范单位”、“职教先进单位”、“校风示范学校”和“部门绿化百佳单位”; ——成都市“科技兴村先进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园林式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录取规则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1、按国家教育部、生源省有关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和程序进行 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体制,综合考虑德智体美劳,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2、政审符合要求,体检执行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 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招生男女比例:不限; 4、外语语种要求:英语; 5、录取时按照招生计划数,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6、按志愿录取的进档考生原则上不退档; 7、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不另外加试,艺术类专业按照专业 成绩和文化成绩的总和的原则录取。 8、 奖、贷、助学金情况:学院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集体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助学金”,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发放比例达32%;除此以外学院每年还有数名“国家奖学金”;家庭困难的学生可向国家申请助学贷款; 9、报考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原则上要求男生不低于168CM,女生不低于158CM。 § 金堂扶贫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转移服务。采取理论与实战相结合、集中与上门相结合、培训与鉴定相结合,开展花卉园艺、畜禽养殖等项目培训,年培训量达到3000—5000人次。 在金堂县高板镇包包店村,学院建立了占地200多亩的科技示范园区,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在该示范区饲养了100头黑白花奶牛,推广栽培篁竹草,还在园区内进行了食草鸡的提纯复壮选育项目。2007年年底开始,学院在缺水的金堂县淮口镇冒顶山村科技扶贫,开展科技和文化下乡活动,引入新品种,定期提供优质鸡苗,改良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方法,培植示范农户,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较短时间改变了面貌,农民增收明显。 § 服务学生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好用、实用、管用”,这是用人单位对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普遍评价。 近年来,学院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实行人才培养方案 “逆向设计”,从学生毕业后可能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出发,分析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然后把这些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落实到相应的模块单元,配置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实践性教学在各个专业都占到近一半,并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每年,学院都邀请用人单位(企业)的领导、专家、技师共同参与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为了让学校的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院在学生培养上强调一定要服务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农村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在实践中凝练学院师生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价值观。实践教学中,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让学生尽可能身处真实的岗位环境、工作环境,甚至是创业环境中,到基地去、到农村去、到农户中去,跟市场同步了解种植养殖的最新品种与技术,把书本知识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05年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与四川十强县之首的双流县政府合作,在黄龙溪建立科技专家大院,由双流县科技局划拨10万元专项经费建设硬件。学院派出首席专家1名,专家2名及一些相关专业教师,负责在黄龙溪推广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科技成果,重点开展新品种、养殖技术示范,指导农户建立规范化科技示范点,其中红酒酵母饲养凤凰鸡和二金条辣椒提纯复壮等项目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当地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现在,学院又在籍田镇红碑村建立了专家大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搭建了又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专家大院的功用,学院院长卢晓东说:“可以为当地农户解难,推广先进的技术,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产规划,并最终推动当地经济模式的转变。”这种 “学院+地方政府+农户”的专家大院模式,使学校的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引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促进教师的创新与开拓,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另外,学院还有一种模式是“学院+协会+农户”,一村一品的“一条龙”模式。学院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解放村建立凯特杏基地,推广凯特杏系列果树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成立了“优质杏产业协会”,有142户农户参加,每亩可为农民创收1万元以上。产生效益后,当地政府配套资金修通了栽种凯特杏果树的村级水泥公路,以“农家乐”的形式开辟了赏杏、品杏的旅游项目。前些年,还只是“只有玉米作口粮、只有卖猪换钱粮”的解放村村民们,如今依靠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带去的一个品种,发家致富,生活更新。 成都“三个集中”展开后,周边土地开始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一些以农为本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开始日益做大做强,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精确农业、循环农业等先进技术在不少地方得以推广。近年来,学院开始与这些企业亲密接触,以全新的视角与超前的意识,从学生实践到学生最终就业、创业,尝试各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学院今年刚刚启动的一个项目,已在双流落户开建:与新加坡新川公司合作,依托学院技术力量参与成都肉鸡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中国西南市场提供1500万只以上肉鸡,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每年当地农民可获利2000万以上,并可带动运输、包装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川”项目的打造中,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即由学校每年承包2—3个养殖场,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饲养、管理、经营、销售的每个环节学生都分工协作、全程参与,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在这个既是仿真却又可以产生直接效益的实践场里,学生可以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经营模式,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得到全新洗礼,拥有全新体验。同时,学院也利用自身的科研与师资资源,为龙头企业提供各方面的示范。 § 参考资料 中国高校网:http://www.huaue.com/xxjj/20031010142500.htm 中国教育在线:http://daxue.eol.cn/727/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校网:http://www.cdnkxy.com 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zk789.net/zk789CollegeNews.asp?id=179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