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毛九
释义

§ 含义

九毛九

九毛九来源于历史典故,一般作贬义词,极言山西人的“抠门儿”,抠得连一分钱都不轻易放过。但也有故事称赞山西人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随着意思的衍生,现在已被用作生意上的招牌了。

九毛九形容山西人,一般也做山西人的代名词,因从几个典故得来的,也有几种有褒有贬的含义;有形容山西人精明会做生意、勤俭持家的;有形容山西人抠门的,分毫必争;还有形容好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的。

§ 相关典故

山西商人精打细算

很久以前,一位山西商人外出山西去从事贸易的营生,在横渡黄河时,遇见一船夫。山西商人问道:过岸多少钱?,船夫曰:一块钱。山西商人又问道:八毛八行不行?船夫曰:不行。山西商人再次讨价还价道:那九毛八总可以了吧?船夫在想,“听说山西商人精明很会算帐,看来一点也不假,今天若不给他便宜点是不行了”。船夫最后佯装无奈道:算啦!真服了你啦,就少收你一分钱吧,你就付九毛九吧!这位山西商人欣然接受了这个价格。船行到对岸,船夫禁不住好奇的问道:为什么别人过河都出一块钱,而你非要少给一分钱呢?山西商人答道:有了这一分钱,万一生意赔了,那就指望靠这一分钱起家啦!

自此,人们便把山西籍商人的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精打细算的习惯、严格控制成本精神”调侃为“九毛九”,作为对整个山西商人的一个泛称,彰显了山西商人独有的商业文化内涵,在调侃的语气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1]

为抠一分钱送命

九毛九成招牌

九毛九,差一分就是一块钱,对于长于算计的山西人来说,就是不愿意把这一分钱掏出口袋来,所以,它的主题思想就是一个字:抠!

晋商善贾,分厘必争,然后能使财富点点滴滴聚积,落得个小康家业快乐人生。

传说一个山西人掉进了黄河,正好一个陕西人路过,山西人喊救命,陕西人说给一块钱救命费才动手。山西人还价八毛不行,九毛也不行,陕西“愣娃”一定要一块钱,而山西人最后只出到九毛九。一个一分不让,一个一分不加,于是浪遏人头,沉入河底。这便是山西“九毛九”说法的来源。[2]

强撑面子

九毛九是一个典故,说是以前一个很穷的人在外面做工,他的妻儿好不容易去看他一回,他为了不让他的妻儿觉得他在外面很辛苦,于是就请他的妻儿去饭店吃饭,到结账的时候共消费了1元,但他只有九毛九,于是就对老板说了他的难处,让老板给他写个欠条也行,等过段时间再还给他1分钱,但不要在他妻儿面前提起。老板听后就对在外等候的妻儿说,你的丈夫是我们酒店的常客,所以享受我们的优惠价9毛9。 [3]

§ 衍生

陕西人说山西人抠,因为一分钱失了性命,山西人说陕西人没人性,为了一分钱害了一条人命,各执其理。其实,这个陕西人是首先要谴责的,然后才能谈到危极时刻命与钱的辩证关系问题。可喜的是,现在“九毛九”的人少了,打“九九折”的人多了;弹性、退让的人多了,“一根筋”的人少了;双赢共利的人多了,一厢情愿的人少了;当然,见死不救,唯利是图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这个西安街道上的小饭馆,取名叫"九毛九",是山西人或以山西人名义开的山西饭馆,是陕西人(关中为主)对近邻山西人的一种特别称呼的应用。因无多大恶意,在陕西的山西人也渐渐以宽大的胸怀认可了它,并可以当作招揽生意的招牌。[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