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圃村
释义

基本资料

兰圃村,现隶属于福建省闽侯县祥谦镇,发祥于明东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先祖喜种植兰花,后因蔚然成圃而得村名,位于福厦公路东侧,距福州市区仅23公里。新建福厦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地理优越,交通便利,其间群山环抱,茂林苍苍,秀竹林立,淘江水长绕村前,河网密布,良田千亩,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该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三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兰圃村曾是中共闽浙赣省委、闽中地委、福长林中心县委等领导的革命斗争根据地之一。

抗战时期

1931年4月,兰圃即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向民众灌输革命真理,播撒红色种籽。村老红军易登水(林春俤),于1934年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冬,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王助、中共闽浙赣特委范式人派江国荣到兰圃后屿、泮洋、墓后等处秘密发展党员,创建地下党组织,成立中共兰圃支部,林芳降同志首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底至1948年春,中共地下党又相继派江国荣、陈亨源、林得利、俞洪庆、沈祖澄、林元照、杨庆奎同志深入兰圃群山和村落,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创建七个地下党支部,发展党员68人,地下交通员、接头户34人,成为党领导下的坚强革命核心和战斗堡垒。

1941年4月,兰圃成立抗日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1945年5月20日,游击队在兰圃山全歼一股日寇12人,游击队员潘寿铨在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抗击侵略者的悲壮史诗。1946年春,中共地下党员林森官等同志,秘密开辟闽江地下航线,为游击队接送枪支弹药,支援前线所需物资,护送地下党同志和党的领导干部。1949年农历2月15日,游击队乘“迎神”庙会演戏之机,在村祠堂伏击正在看戏的国民党保安队,击毙队长刘兆春和伪兵五人,击伤副队长等四人,缴获机枪及其它武器弹药若干,为民除害,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土改时期,作为土地改革试点村,兰圃老区人民积极开展斗地主恶霸,镇压反革命,清剿土匪,拥军支前等工作,继续走在各项斗争的前列。1950年秋,荣获福建省“土改模范村”称号。

兰圃村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长期坚持地下革命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立下了不朽功绩,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86年5月10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复,确定兰圃村为老革命根据地基点村。

新时代

2001年在村两委带领下,投资240余万元从三溪口水库引水至村里,解决了村民饮水的问题。兰圃村山地面积广,山路难行,造成村民种植果树不便,2002年村两委投资60-70万元修建环山公路,增加了村民果树收益。为了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由村两委资助、村民集资、企业家赞助,于2005年8月动工新建一座兰圃小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