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匡宗春 |
释义 | 个人简历匡宗春,男,汉族,中共党员,一九六四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衡阳市政协委员。先后在祁东五中、祁东一中、祁东育贤中学工作,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由于教学成绩特别突出, 学习简历1982年7月湖南一师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 1985年9月考入衡阳教育学院数学系脱产学习; 任职简历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历任祁东一中教务处副主任、校办公室主任、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 2006年8月任祁东县育贤中学校长, 2009年8月任祁东二中校长。 匡宗春同志工作中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对后进生的转化,匠心独具。祁东一中高176班的肖春光同学贪玩调皮,系“计外生”就读一中,经他教育转化后考上北京大学。他治学严谨,教学基本功过硬。1990—1995年连续五年所教高三年级的数学成绩列全县第一,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荣立省人民政府一等功。2004年参加湖南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并顺利结业。教学之余,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多次获省一等奖,他也多次获“优秀辅导员”称号。他还热心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并卓有成效。 他是一个从基层学校教师一步一步走上示范性高中校长岗位的实干家,一个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管理者。担任育贤中学校长的短短三年间,他殚精竭虑谋发展,使育贤中学出现了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相信在他的带领下,祁东二中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2009年,祁东一中高167班全体同学致敬匡宗春。 匡宗春是祁东教育界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物,一个从基层学校教师一步一步走上示范性高中校长岗位的实干家,一个善于创新、勇于开拓、严于律己的管理者。他在教育征程上迈出的矫健步伐和取得的骄人业绩,令人赞许。让我们怀着虔诚和敬意,追溯他跋涉的足迹,感悟他高尚的风范,分享他成功的快乐。 他率先垂范,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亲自抓高三毕业班工作,担任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学领导教学,创造了育贤中学高考史上的奇迹 匡宗春是一位学者型校长。1982年7月,年仅1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从湖南一师毕业,开始参加教育工作,并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祁东五中任教时,他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连续7年所带毕业班高考成绩稳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他的敬业精神和育人成果在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传诵。由于教学成绩特别突出,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6年8月担任育贤中学校长以来,匡宗春依然十分重视教学工作,亲自担任高中数学教学,保持普通教师角色。2006年10月,他在长沙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校长培训,学习后面有一个星期是统一外出考察时间。然而,他心系学校,心系学生,毅然放弃了外出考察,连夜赶回祁东上课。两年来,他从不因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情况耽误学生一节课,所教班级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他认为,教育质量竞争是学校竞争的关键。为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特别重视教研教改,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了解师生的教学状况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向课堂要质量”的基础上,提出“向非智力因素要质量”,不断创新研究性课程改革试验,并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系列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其中200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资助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荣获省一等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学生心态预报系统》课题经专家评审,同意立项为“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匡宗春的高度重视和亲历亲为,育贤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攀升。2007年高考全校本科上线人数达293人,其中十大名校5人,重点本科88人,上线总人数和重点本科人数均超过省重点中学祁东一中,创造了育贤中学高考史上的奇迹。高133班贺方钦同学以622分夺取全县文科第一名,被武汉大学录取。 他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的内涵就是务实和勤勉。短短两年时间,他带出了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好班子,“赶、学、帮、超”的好教风 匡宗春是一位务实型校长。他认为一位好领导,不仅要善于用语言来打动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来感化人。 担任育贤中学校长后,他深感办学质量、资金筹措、生源竞争,每一项都是学校的生命线,每一项工作都得全身心投入。他严于律已,要求班子成员、教职工做到的,总是率先垂范。即便是节假日或星期天,他也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或在办公室学习、备课,或找教职工、学生谈心,听取呼声,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到有问、有答、有落实。 他十分注重学校班子成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坚持每周一次的行政人员例会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班子成员工作积极主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抓工作。 他深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特别注重对老师的培养。在全校老师中开展“赶、学、帮、超”活动,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潜能。他身先士卒,亲自上公开课,并先后辅导6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在学校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多方奔走筹措资金,购置了一批电脑充实到教师备课室。在他的重视和感染下,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6-2007年度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300多篇,且有两个课题在省电教馆立项。 一心为公是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只要真正一心为公,就不怕校务公开和群众监督,不怕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匡宗春是一位廉政型校长。他经常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才能真正挺直腰杆说话,堂堂正正做人,大大方方处事。无论是在祁东一中当校办主任、后勤副校长,还是在育贤中学当校长,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个人形象有口皆碑。 2003年,祁东一中申报省重点中学,匡宗春主管后勤,手中经过的基建资金多达一千万元,他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为祁东一中2004年成功挂牌“省重点中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育贤中学上任不久,他就拍卖了学校的小车,每年可为学校节约开支近五万元。他从不吃请,也不请吃,从不涉足娱乐场所,严格控制学校的招待费开支。老师们私下谈论:“谁能请动匡校长去吃饭,那面子就蛮大了。” 学校物资采购、工程招标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合同签订、施工过程、质量监理都在县教育局和县建设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严格依法办事,绝不搞暗箱操作。 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提高,报考和要求转入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每年计划外招生400多人,他坚持收费公开化、程序化,决不拿学校的利益送私情。去年秋季开学时,他舅舅的孙子因中考成绩没达标,要求来校就读高一,他不徇私情,严格按公开的收费标准收取了4000元择校费。家人虽有些怨言,但最终还是理解了。 匡宗春还十分关注贫困学生,每年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挤出近5万元用于解决特困生入学难的问题。他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多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订购学习资料。2006年下学期,他带头为家庭困难的高164班邹梦思同学捐款200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为邹梦思同学捐款达12000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匡宗春的座右铭。20多年教育生涯,20多年教坛耕耘,他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校长岗位,依然心性不变,依然奋斗不止。他始终站在教育事业这块神圣的阵地上,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守望着自己的职业理想,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华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