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瑞云
释义

孔瑞云,福建省上杭县人。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中文名:孔瑞云

出生地:福建上杭县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主要成就:参加反帝大同盟

将军简介

孔瑞云(1917-1992),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人。1930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第108团团部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部宣传员,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宣传干事,参加了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连指导员,独立第一师三团俱乐部主任,挺进军11支队31大队教导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六团政治处主任。1942年进入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平西军分区第九团政治处主任兼昌宛支队政委,晋察冀军区独立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热辽纵队第27旅副旅长,辽西支队司令员,冀热辽军区第十八旅一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24师副师长、纵队后勤部政委,第四野战军45军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军副参谋长,总参谋部军务部装备处处长,装备计划部装备处处长。1955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任66军199师师长、66军参谋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第67军副军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内长山要塞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2月3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75岁。

基本资料

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师宣传队队长、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连指导员,晋察冀军区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副旅长,东北野战军副师长,第十二兵团军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建国后,任总参谋部军务部装备处处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师长、军参谋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副军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要塞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顾问。1964年晋为少将。

人生经历

抗战胜利后,孔瑞云率部队到热河,1945年11月编入热辽纵队二十七旅,任副政委,参加了承德保卫战。在解放战争时期,长期转战于辽西、建昌一带,为解放建昌,清剿土匪,巩固壮大辽西、热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46年3月,冀热辽分局为了统一辽西地区(含锦州、锦西、绥中、朝阳、凌源等十几个县)武装斗争的指挥和行动,在凌源县刀尔登百牛群组建了辽西支队,下辖3个大队。孔瑞云任辽西支队司令员,刘江亭任副司令员,刘南生任政治委员,吕炳安任副政治委员,韩怀智(后为刘士彬)任参谋长。

3月14日,孔瑞云率辽西支队东进建东县大屯,与中共辽西工委书记刘南生会合,同时召开了支队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为打击敌人气焰,扩大影响,必须主动出击,首战必胜,震敌胆、振民心。

3月18日,在孔瑞云指挥下,刘江亭率一大队奔袭锦西虹螺蚬国民党据点,消灭敌军和土匪100多人,缴长短枪40多支,震撼了锦州的城市与乡村。继之,令三大队奔袭北宁线,攻占山海关与绥中之间的前卫火车站,消灭守敌铁路交警一个中队,毙敌6人、俘敌34人,缴获轻重机枪3挺,步枪、卡宾枪20多支,一度中断了北宁线的交通。

在攻打凌源以南黑山科、毛杖子的惯匪“九江龙”战斗中,辽西支队二大队副队长房杨达率两个连,与敌激战,消灭土匪60多人、击毙20多人,缴获部分武器和军用物资。几次战斗的胜利,为开辟辽西地区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开辟了30多个行政区(含游击区),控制了辽西地区近500平方公里的地域,有30多万基本群众,组织了800多人的武装游击队,建立了县、区、乡各级人民政权。

1946年8月,为了东北战场的形势需要,孔瑞云奉命率一、三大队和二大队一个连,先后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解放朝阳、北票、建平和宁城等十几次战斗。8月5日,孔瑞云率部消灭赤峰败退到叶柏寿的国民党九十三军二十二师师部和两个团,与敌激战16个小时,歼敌500余人,缴获装满弹药的汽车7辆、吉普车l辆、大车30余辆。10月15日,孔瑞云率辽西支队参加了解放建昌的战斗。辽西支队、热东独立团担任主攻,南北夹击。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战斗,建昌城被占领。辽西支队在司令员孔瑞云、政治委员吕炳安的指挥下,战斗打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消灭了南门外的敌人,占领了南营子,歼敌一部,阻敌多次突围,固守了阵地,与参战部队一起歼敌东北保安四支队1400余人、生俘四支队副司令员罗兴光及部下700多人,缴获武器装备甚多,受到冀察热军区的通令嘉奖。同年11月,孔瑞云率辽西支队参加了粉碎敌十二师对辽西地区的“围剿”进攻,指挥了梨树沟门、杜家屯等地战斗,歼敌800余人,缴获六○炮4门、迫击炮2门,各种枪支100多支,鼓舞了辽西地区人民的斗志和我军的士气。继之又率队参加、指挥了第一、二次杨家杖子战斗,九关台门战斗,解放黑山、朝阳、锦州的战斗和辽西围歼战,受到中央军委和东北总部的嘉奖。

辽西支队于1947年4月编为独立十八旅,孔瑞云任五十二团团长。同年8月1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任二十四师副师长。

八纵成立后,曾在10月于金岭寺以南打援,尔后转到外线作战。以孔瑞云为司令员的辽西支队,对开辟辽西地区根据地、巩固扩大热东革命根据地,乃至对热河、东北地区我军作战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立下了战功,做出了贡献。

隶属四野

四野战斗经历

1945年08月0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八路军一部

随即出兵东北,配合作战;

1945年10月31日,随着后续部队的抵达,共11万人部队和调配的2万党政军干部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设东西南北满4个二级军区;

1946年08至10月,整合部队作战斗力,开始纵队编制,共5个纵队,主力部队12万人;

1947年04月20日,合并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0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编制10个纵队;

1948年01月0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编制12个纵队,此后将国军压缩在几个孤立的大城市;

1948年08月14日,脱离地方建制,成立独立的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总兵力103万,于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历时52天;

1948年11月13日,按照中国统编,部队纵队改为军建制,12个纵队分别编制为38军--49军,投诚的郑洞国60军编制为50军;

1949年0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采用兵团编制,下辖4个兵团;

1950年03月13日,第四野战军与中南军区合编,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

1955年0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

隶属四野第四十五军

军长:黄永胜、陈伯钧;政治委员:邱会作;

副军长:张天云;副政治委员:王逸群;政治部主任:段德彰、王

逸群;

参谋长:黄鹄显、雷震;后勤部部长:刘锡山、孔瑞云;

第一三三师(由第二十二师改称)

师长:张万春;政治委员、谢明;

第一三四师(由原第二十三师改称)

师长:钟明彪、曲鹄显;政治委员:谢家祥;

第一三五师(由原第二十四师改称)

师长:丁盛;政治委员:韦祖珍(壮族);

第一五八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改称)

师长:李道之;政治委员:王晓生;

主要职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团俱乐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六团政治处主任,平西军分区第九团政治处主任兼昌宛支队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独立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第二十七旅副旅长,辽西支队司令员,冀热辽军区第十八旅一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副师长、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军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装备处处长、装备计划部装备处处长,师长,军参谋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副军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要塞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顾问。

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主要荣誉

三级八一勋章;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

文革沧桑

1967年1月19日,在上海“一月夺权风暴”的影响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一派群众组织夺取了兵团党、政、财、文大权。1月26日,石河子发生武斗,造成流血事件,死27人,伤78人。事后,逮捕审讯49人,逼供致死6人,1000余人受株连。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颁布《关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大革命的规定》(简称“十二条”),规定指出,兵团在新疆军区领导下,实行军事管制,由党委领导进行文化大革命。3月28日,兵团临时文化革命委员会成立。裴周玉任主任,丁盛任第二主任,李荆山、王振东(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任副主任,随即布置在兵团进行全面夺权。6月,中共中央决定:任命裴周玉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党委第二书记;丁盛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司令员,党委第叁书记。7月1日,兵团临时文化革命委员会常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兵团驻乌鲁木齐市8万革命职工自卫反击制止武斗指挥部”,丁盛任总指挥。8月,中央军委任命孔瑞云、杜海林为兵团副司令员,曾如清为兵团副政委。

评价

《咏孔瑞云少将》

瑞雪寒梅呈主义,

祥云劲竹见精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