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柯印华
释义

柯印华,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与中国妻子郭庆兰的独生儿子,1967年6月1日,印华在四医大附属医院,因医护人员失职,静脉注射发霉葡萄糖,在血液中造成恶性循环,不治身亡,年仅25岁。

父亲:柯棣华

柯棣华,原名德瓦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一个小镇。1936年毕业于印度格兰特医学院。其父原是一棉纺厂经理,后当选为市政议员,在市政府主管教育和卫生。

1938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表示印度人民支持中国人民抗日,得到印度社会各界支持和响应。1938年6月柯棣华申请加入医疗队。柯棣华的母亲早年聋哑,她希望儿子留在身边陪伴,柯棣华说:“妈妈,现在有很多中国母亲和姐妹正在遭受侵略者的凌辱和屠杀,为了更多的母亲和姐妹,我才和您分离,到遥远的中国去。”

1938年9月17日,由五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抵达广州,第一个上船欢迎他们的是保卫中国大同盟主席宋庆龄。在重庆,医疗队员们请中印文化协会主席谭云山为他们每个人起一个中国名字;谭云山提议:在每人名字后面加上“华”字。五位队员都有了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

医疗队从重庆赴延安前一晚,柯棣华收到一封家书“父亲突然亡故,母亲卧床不起……”当晚他给家人写一长信:在我未能履行我向国大党提出的至少要在中国工作一年的诺言之前,我不能回国。”恳请家人理解他。他还向队长爱德华表示,纪念父亲最好的行动,就是帮助中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

医疗队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1939年5月24日毛泽东写信给尼赫鲁:“我们非常高兴和荣幸地接受印度国大党为支持中国人民抗战派来的医疗队。我想告诉您,印度医疗队已经在这里开始工作,并受到八路军全体指战员的热情欢迎。每个同他们接触的人都对他们与我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我们借此机会感谢伟大的印度人民和印度国大党,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的医疗和物资援助,希望印度国大党和人民继续帮助我们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此信从印方发表的英文译成中文。)

尼赫鲁回信:数年来,我们满怀钦佩地注视着你们的事业和八路军的战斗历程。自从日本侵略中国以来,印度人民一直全力声援中国人民。我们希望能为你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提供一些援助。然而,如你所知,我们自身也正在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我们的精力都倾注在这一斗争之中。但是,为了表示对你们的声援,并出于援助你们的愿望,我们代表印度国大党向贵国派遣了一支医疗队。

访问中国并向中国人民亲自转达印度人民的良好祝愿,是我殷切的期望。如果国际局势允许,我有可能在今年8月底或9月去中国作短期访问。若能成行,我将愉快地期待着同你会晤,并向八路军战士致敬。

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谨向你致以良好的祝愿!

你真挚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1939年7月11日于阿拉哈巴德

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骑马时不慎摔下来,右臂骨折;当晚八路军总卫生部负责人请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到杨家岭为周恩来治伤,没有X光机,他们凭感觉治,每隔三天去一次,往返60华里。

1940年,其他几位印度医生先后回国,巴苏华调回延安,柯棣华继续在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唐县葛公村白求恩卫生学校及其附属的国际和平医院工作,任白求恩医院第一任院长,兼卫校外科教师。他给巴苏华写信:“1941年是我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年,我在性格、思想方面经历着显著的转变。作为一个印度人,我也像中国人和每个爱好和平的人一样,责任就是打倒日本法西斯主义。我已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中国和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了。”

由于战争,柯棣华最后写给家里的信件都在路上遗失了。他的亲属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1942年1月4日寄出的:“我们已经到了敌人的后方,也就是说我们越过了敌人的进攻战线,在后方揪住敌人的尾巴,使他们不能再前进。我们主要采取游击战术,切断他们的通讯,伏击小股敌人等等。试想,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敌人,最近的离我们只有十几英里,但是我们居然能在这种情况下开办卫生学校、医院、兵工厂等等。我们管这样的地方叫“边区”。仅华北就有八个这样的“边区”。敌人没有足够的力量向所有“边区”同时发动进攻,于是他们就调大量兵力对其中某一个“边区”发动扫荡式进攻。遇到敌人大扫荡时,我们就躲起来,背着行李同敌人捉迷藏。敌人找不到人就烧房子。军队和老百姓把所有的东西都埋藏起来。这种扫荡一般要持续一、两个月。实际上敌人每次扫荡的损失比我们大得多,因为他们对一个“边区”进攻,其他“边区”就对兵力薄弱的敌占区发动攻势,迫使敌人回防。这种扫荡一年会有两次。每次我们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例如,我们可以在6个小时内,埋藏好医院的设备同时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察冀军边区军民叫白求恩为白大夫,称柯棣华为“黑妈妈”。

原抗敌剧社演员胡朋1942年脚负伤住院,她回忆:和平医院院长印度大夫柯棣华为我进行治疗。当时我担心会落个残废,不能再登台演出。柯棣华鼓励我坚持锻炼,说如果不能演戏,就来他这里作医务工作,同样是干革命。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我,使我解除了精神负担。他每天下午都亲自端来一盆用中草约熬成的热汤,亲自给我作热敷;他把我的伤脚放进热汤里,亲手去揉动每一块疼痛的骨节,就这样连烫带揉,直到药汤凉下来为止。几天以后我的伤脚消肿了。柯大夫除了让我每天继续用药汤热敷外,要求我下地锻炼走路。他说,你还年轻,经过锻炼可以促使受伤的骨节新生和恢复功能,不要怕疼,你要拿出勇气来向伤病作斗争。我忍着疼下地走路了。当我打好背包向医院同志们告别时,柯棣华再一次提醒我要树立信心,同时递给我一大包他亲自采的草药。

母亲:郭庆兰

郭庆兰1916年生于山西汾阳,护校毕业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基督教徒;在新西兰人凯瑟琳·霍尔小姐(中文名:何明清,优秀的反法西斯战士,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1985年在新西兰病逝,聂荣臻题词“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援抗战,青史永存”)引导、帮助下,于1939年夏到晋察冀边区,先后当白求恩、柯棣华的助手。

一次白求恩卫校联欢活动,郭庆兰用英文唱了一首美国民歌“黑奴歌”:快乐童年,如今已一去不复返。亲爱朋友,都已离开家园,离开尘世,到那天上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坐在一旁的柯棣华,也情不自禁用英文和声唱了起来。歌唱完了,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惊奇地问她:“你怎么会唱这支歌?你在哪里学的?”她也诧异地以同样的语气反问他:“你怎么也会唱这支歌?你在哪里学的?”“我在学校学的。”“我也是在学校学的。”哈哈……两个人都大笑起来。歌声把这对异国青年的心连结在一起。

柯棣华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提到郭庆兰:“她是一位文雅、漂亮的姑娘,她不像一般的中国姑娘那样忸怩、羞涩,是一位开朗大方的护士班教员,她是一位好姑娘,我要学习她。”

1941年11月25日,经军区政治部批准,按照中国的习俗,柯棣华、郭庆兰举行了简朴而又喜庆的婚礼。校长江一真和教务处主任殷希彭是主婚人。殷希彭亲自布置新房,大红纸上写着“洞房花烛”四个大字;门上挂了新做的棉门帘,床是用门板搭的,床上摆着一对漂亮的绣着柯棣华英文名字缩写的枕套,是他二妹送的,床上铺着郭庆兰从家里带来的红绸被子。乡亲们把花生、红枣撒在床上枕下。婚礼上,江一真校长致贺词;婚宴上,柯棣华开心地和战友们猜拳行令,喊着:“全家福呀!”“六六顺呀!”大家喝着自酿的枣酒,战友们向这对异国新郎新娘,表示真诚的祝福。新婚之夜柯棣华对妻子说:“我们结婚,由于战争关系,两家亲人都不在场,我们只好请父母多多谅解了。”他拿出印度全家合影的照片给妻子看:“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哥哥……现在还加上你!”俩人沉浸在幸福中。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了一个儿子,柯棣华亲自接生。柯棣华给他的中国兄弟八路军卫生处军医李得奇写信:“老弟:报告你一件喜事,郭庆兰生了一个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睁了睁眼睛观察周围。这孩子白皮肤,大眼睛,高鼻子,长睫毛,黑黑的两道眉,长的样子像我,但皮肤像郭庆兰。取了我们两人的优点,未取缺点。”

聂荣臻亲自为孩子取名柯印华。

据巴苏华回忆,柯棣华和巴苏华于1940年5月路过晋南,可能在那里吃了一顿没有完全煮熟的猪肉,感染了绦虫;柯棣华及家族没癫痫史;1941年6月柯棣华第一次出现癫痫样痉挛发作;由于医疗条件所限,病情越来越恶化。

江一真文章“忆柯棣华”摘选:“1942年12月8日晚,我刚刚离开学校教务处,一位同志赶来,气喘吁吁地说:“校长,柯棣华院长又犯病啦!”我的心猛地一沉,自从1941年6月后,柯棣华的癫痫病时有发作。也从那时候开始,我特意将一块毛巾裁成两半,随身携带,以备他犯病时能及时垫在他的嘴里,免得他咬破舌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下意识地将手伸进裤兜,掏出这半块毛巾,赶紧向他的住处奔去。推开柯棣华居住的那间低矮的农舍的木门,我看到了躺在炕上的柯棣华黝黑的脸膛显得焦黄,嘴角上挂着白沫和血丝。他的妻子郭庆兰正在用一块湿毛巾为他擦拭。见我进来,他强支撑着要坐起来,我急忙将他按住,问他:“怎么样了?”他躺下去,不无歉意地向我笑笑,吃力地说:“没关系,你休息去吧!”语音刚落,他的病再次发作,颈项骤然强直,全身剧烈抽搐。先是间隔1小时抽搐10钟,以后每隔15分钟抽搐1次。我们全力进行抢救(奥地利医生傅莱亦在场),当时可能采取的措施都用了,可都未奏效。

还是白求恩在世的时候,我们就议论过柯棣华到前线来的事。1939年8月白求恩准备回加拿大和美国募捐,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呢?他告诉我,他已经写信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派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一两位大夫来帮助工作,可能是马海德大夫向他介绍了一些情况,言谈中,我发现他对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情况很熟悉;他说,他希望能派柯棣华来,柯棣华年轻,能比他这个老头子发挥更大的作用。白求恩甚至兴致勃勃地说到他第二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回来后,和柯棣华共事的计划。遗憾的是这两位国际主义战士连一次面也没有见上,白求恩就在这一年11月离开了人世,柯棣华能看到的只有以白求恩命名的学校和医院以及白求恩的墓了。

柯棣华和巴苏华来了,我仔细打量他俩,说实话,他俩可不如白求恩的一堂仪表:高大、潇洒,像诗人兼骑士。他俩个子不高,面色黝黑,外加一副憨厚谦恭的神态,倒像是我的福建同乡。

柯棣华手术做得干净、漂亮,不过他处处谨慎,遇到截肢或摘除脏器一类手术,从不单独处理,要和我们反复商量,有时我讲了处理意见,他又要刨根究底追问理由。他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使我高兴,可他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又使我狼狈。我这个只上过红军卫生学校的人,被他问得兜出了全部家底。

有一次他连续3天3夜不离开工作岗位。我埋怨随去的同志,怎么让他这样干!这同志委屈地说,你试试看,他那犟劲,你能说服得了吗?我转身想问柯棣华,可是这个在前线是那样勇敢倔强的人却偷偷溜走了。我这才感到,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并不正确。他也和白求恩一样地犟。不同的是,白求恩不同意你的意见时大声争吵,而柯棣华是笑嘻嘻地把他的意见变成你的。

困难对于他来说,不知为何物。为了搞好教学,他几乎天天打夜作,情绪极好,仿佛绦虫也不打扰他,脸色反而渐渐好起来。进进出出,他口里总是哼着歌曲或小调,时而还到篮球场上来两下。一天夜深人静,也许是工作顺利吧,柯棣华竟哼起京剧来,他捏尖嗓门学女声的怪腔怪调,先是把我吓了一跳,及至听清他是在唱京剧,我又忍不住笑出声来。他真是一个永远不知忧愁的乐观主义者。

有一次,我们奉命去背粮,来回要走40多公里山路,还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我告诉柯棣华不要参加。谁想临出发时发现他也在队列里,手中还握着一条做粮袋用的裤子。我请他出列,他不听,我提醒他执行命令,他倒笑嘻嘻地反问我:“我们不是奉命背粮吗?”队列前我不便多说,只好由他。待返回时过了封锁线,他不顾自己身体还带着病,又别出心裁,要和高他一头的奥地利籍教员傅莱搞“马拉松"竞赛。没等我制止,他抢先跑起来。这下子运粮队活跃了,你追我赶,个个身上像带了风。

1941年冬,战士任远在执行一项紧急任务时,左脚腕受伤,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伤口感染,整条腿不能动弹了。医生们为他作了检查,认为如不将膝部以下锯掉,可能会引起大腿糜烂,决定次日给他动手术。次日早晨,柯棣华带医疗队来到这个部队。他仔细地为任远作了检查,并果断地决定“要保住这条腿",要求由他亲自负责。他每天3次为任远洗伤换药,上药时他极其细心、耐心,每换一次都要花费很长时间,风雨无阻,从没间断。1个月过去了,任远的腿奇迹般地治好了。40多年后,任远怀着思念亲人的深情说:我真没有想到人间还有这样的神医!

1942年12月18日,我们扶着柯棣华的灵柩,向军城南关走去。我们把他葬在白求恩墓旁,在我们祭奠结束时,我看到从几十里外赶来的老乡们,哭泣着来到墓前,更有大爷大娘们烧香烧纸,祈祷柯棣华在天之灵平安。”

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与世长辞,儿子印华出生仅108天!

毛泽东亲笔写了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朱德亲笔为柯棣华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周恩来给柯棣华在印度的亲属写信:“柯棣华医生是中印人民友谊的象征,也是印度人民在积极反抗日寇和反法西斯的世界共同事业中的一个光辉榜样。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我们两国伟大人民的心中。在共同失去世界上热爱自由的人民最好的儿子之一的时刻,我们分担你们的悲痛。”

宋庆龄给柯棣华的印度亲属的慰问信:“不仅贵国人民和我国人民缅怀他,争取人类自由和进步的杰出战士都缅怀他。未来将赋予他比今天更高的荣誉,因为他是在为未来而奋斗,为未来而献身的。”

巴苏华写了一篇悼念兄弟和战友的文章:“古代的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仅仅是宗教和商业的关系,但我们已打破了这种旧有狭隘的范围,而现在却是建立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的共同理想上,这是两个民族未来更广泛更密切关系的基石,柯棣华同志即是为了奠定这基石而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柯棣华逝世消息传到印度后,印度各界人士纷纷到他家里悼念他,并寄许多唁电和信件,分担他们的悲痛,表达对柯棣华的哀悼和敬意。

印度相继建立柯棣华大夫公园、柯棣华大夫铁路医院,他出生地的市政大厅命名为“柯棣华大夫纪念厅”,巴苏华等人成立了“全印柯棣华纪念委员会”。

1943年5月聂荣臻接延安来电“聂司令员钧鉴: 印度人民的优秀儿子、八路军的英雄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柯棣华同志不幸在华北前线光荣殉职,全军痛悼,殊深轸念。我等对其遗属郭庆兰和柯印华母子,当妥善安置,悉心照顾。中央决定接其母子来延安,保护好中印友谊这颗宝贵的种子,以慰柯棣华的忠魂。有关事宜请您从速具体安排。沿途务必保证安全,万无一失。切切。

顺致

夏祺! 朱德 1943年5月10日于延安

朱德给柯棣华在印度的家属去信:“我们的国际主义朋友柯棣华大夫所遗之妻子幼儿,吾人十分关切,他们将得到最妥善的照顾。”

当印度的家人知道柯棣华在中国结婚、生子的时候,多少感到一些欣慰,特别是柯棣华的母亲急切想见到孙子和儿媳。之后的几年他们很少得到郭庆兰母子的消息。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墓迁入华北烈士陵园;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河北唐县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时,专门会见郭庆兰、柯印华。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也会见了柯棣华的母亲及家人。

1957年柯棣华的大哥曼凯西及印度援华医疗队巴苏华等人应邀到北京访问。曼凯西与郭庆兰、印华母子聚初次相见,他发现,印华那双大眼睛和脸型简直和柯棣华一模一样;他在石家庄柯棣华墓前取土,带回印度。

1958年8月9日,郭庆兰、印华母子到印度探望亲人,行前受到周恩来接见。印华是这个家族“三房一子”的独苗,受到族人、当地人热烈欢迎;老奶奶把爱孙搂在怀里,仔细端详,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在场的人都感动了;孟买各界要人和生前好友纷纷为他们母子举行欢迎招待会,郭庆兰、印华母子还为以柯棣华命名的公园剪彩,并植树留念;8月23日孟买27个妇女团体联合举办了隆重的、人数众多的大会,庆祝印华16岁生日;8月25日在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原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陪同下,郭庆兰母子拜望了印度总理尼赫鲁。

儿子:柯印华

柯印华是中印友谊的结晶。印华先在延安上幼儿园,然后八一学校、101中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1967年6月1日,印华在四医大附属医院,因医护人员失职,静脉注射发霉葡萄糖,在血液中造成恶性循环,不治身亡,年仅25岁。

印华病危的消息报告了周恩来,他非常生气,立即指示:一定要尽一切努力挽救印华的生命,并指示用飞机从天津送去抢救药物;但已经晚了。

聂荣臻也看到了印华病危的报告,他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印华的生命;当他从军医大学领导口中获悉印华逝世的消息后,一向不发火的聂帅震怒了,拍了桌子,怒喝道:“孩子本来没大事,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你们怎么搞的?真是乱弹琴!”

郭庆兰抱着儿子印华的骨灰盒在首都京西宾馆受到聂荣臻接见,他特别难过,内疚地说:“你的儿子我没有保护好!对不起柯棣华同志呀!”说完涕泪满面。

印华的骨灰安放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印华的噩耗传到巴苏华那里,他悲痛地说:“中印友谊的桥梁断了,谁还能架起来这座桥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