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抗生素折点
释义

简介

体外试验敏感和耐药的标准,是由所谓的折点(breakpoints)来界定的,折点是指具体的MIC值,是根据MIC的频度、细菌耐药的机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的相关性作出的,CLSI/NCCLS不断根据临床的资料更新折点的界定,比如2002年CLSI/NCCLS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对呼吸道标本来源的肺炎链球菌敏感和耐药的折点从原来≤0.5 ug/mL为敏感,放宽到≤1.0 ug/mL为敏感,耐药的标准也从>2ug/mL,放宽到>4ug/mL。

折点的具体意义

折点界定的敏感、中介和耐药,其具体意义为:① 敏感(S):“敏感”表明该菌株所致感染可以此种抗微生物药物常规剂量进行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② 中介(I):“中介”类包括这些菌株,即其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株。“中介”意味着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一内酰胺类)具有临床效力,或者可用; 高于通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β-内酰胺类)。“中介”还意味它是一个缓冲区,避免微小的、未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窄的药物。③ 耐药(R):耐药株是指常规剂量药物通常达到的全身浓度,不能抑制生长的菌株和/或MIC落在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如β一内酰胺酶)范围内,并且治疗研究显示其临床疗效并不可靠的范围内的菌株。

折点的局限性

体外药敏实验根据折点决定的耐药和敏感,并不能完全代表细菌在体内对抗菌药物耐药和敏感。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敏感还是耐药,决定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基因型,耐药基因的检出可以直接预告耐药,但由于许多细菌的耐药涉及许多的机制,其原因也没有完全阐明,监测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对于体外药敏试验更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

因此,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还是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来预测细菌耐药。由于体外药敏结果是决定于基因型的表型,细菌在体外对抗菌药物耐药,体内必定耐药,而在体外敏感的,体内就不一定敏感。除非体外药敏的技术因素,耐药的结果可以确信,抗生素敏感试验改为抗生素耐药试验更为恰当。

简而言之,体外试验的敏感表明推荐的抗菌药物可以使用,可能达到临床效果;中介,意味着这个范围的抗菌药物在常规剂量下疗效不理想,高浓度下可能有效;耐药,意味着此种情况下抗菌药物不能用于此菌株的治疗。

折点概念的更新

为了防止折点的不同含义混淆, 欧洲药敏试验联合委员会(EUCAST) 用一个新的名词流行病学( 或野生型) 临界值 代替了微生物学折点 这个名词。目前, 临界值 更广泛地用于描述3 种不同含义的折点( 如野生型临界值、PK/ PD 临界值和临床临界值) , 而折点这个名词则主要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最终报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