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军民大生产 |
释义 | 词目简介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劳动。1942年到1943年,音乐家张寒晖由关中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城壕乡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以华池县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边区十唱》,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且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歌词内容解放区呀么嗬咳 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 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 嗦啰啰啰呔 齐动员呀么嗬咳 兵工队呀么嗬咳 互助组呀么嗬咳 劳动的歌声 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 嗦啰啰啰呔 满山川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 都争先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 吱(zi)咛咛咛 吱咛咛咛 嗡嗡嗡嗡吱(儿) 纺线线呀么嗬咳 又能武呀么嗬咳 又能文呀么嗬咳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咳 自己动手么嗬咳 丰衣足食么嗬咳 加紧生产 西里里里 擦啦啦啦 嗦啰啰啰呔 为抗战呀么嗬咳 革命遗址【军民大生产革命遗址简介】 1943年4月,七七0团1200人在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带领下,进入大、小凤川垦区,向荒山进军。当时的大、小凤川70里荒芜人烟,野兽经常出没,但那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农垦的理想地方。英雄的七七0团指战员们开始以挖野菜、打野兽度过粮荒,以搭草棚、挖窑洞解决住房。指战员们利用废铁自己动手铸造各种生产工具.很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荒竞赛热潮。每人每天开荒地一亩多.有的还创造了日开荒4亩半的最高纪录,全年平均每人开荒地62亩。他们还利用水源充足的条件,种出了陇东稀有的稻子。七七0团一年内全团每人生产细粮5石,两年内全团共开荒地3.4万亩,修建营房400间(孔),同时办起了山货加工等各种作坊。开展烧酒、割漆、采药等数十种副业生产,做到了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他们还从凤川口到甘湫子修了一条车马大道,在小凤川沟门修筑一座木桥(叫七七桥),利济行人。 七七0团的屯田垦荒,在边区又创造了一个“南泥湾”,为战胜蒋介石的封锁。减轻人民负担,加深军民情谊,建设和保卫陇东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深受陇东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群众称他们为“抗日之英雄,生产之好汉”。 1944年11月,七七0团奉命南下。离开大凤川时,曾立石刻纪念碑一座,记述了全团屯兵生产的业绩和英雄模范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