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觉罗琅玕平傈碑 |
释义 | 原昆明劝业场城煌庙内(今五一电影院),有一块纪念清兵平息傈僳人民造反的记功碑《觉罗琅玕平傈碑》。1938年后,碑石不知去向,中央民族大学闻有教授收藏有此碑拓本,后赠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方教授又转赠云南省博物馆收藏。 此碑高1.70米,宽l米,文行28行,满行70字,楷书正字无题额,是清嘉庆八年(公元18四年)丽江、昆明等地绅士所立,记述数年前云贵总督觉罗琅玕镇压傈僳族恒乍绷为首的云南维西地区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经过。 傈僳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民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地区,散布在滇西北各县。清代嘉庆时,维西县傈僳族为康普女土司统治。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维西灾荒连连,清廷派居该地的流官、当地土司和喇嘛寺院对百姓的压榨却有增无减。维西康普女土司治下有一位牧奴,名叫恒乍绷,傈僳族人,他聪明好学,平时懂得一些医药,常为百姓免费治病,深得民心,此时便率领傈僳族人民揭竿起义。义军迅速占领康普千总衙门,杀了女土司,控制了维西县。第二年,该县又遭饥谨,饥民们纷纷加入义军,形成以傈僳族为主,有彝、白、怒、纳西、藏、汉各民族参加的大起义。 清廷惊恐万状,急令云贵总督觉罗琅歼前往镇压。觉罗琅开统兵数万镇压,义军寡不敌众,终为所败,但战斗中仍杀死清兵无数,打死昭通守备鲍友信等清军将领。 起义军与清军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坚持时间达两年之久,足迹踏遍滇西北8县数千里。恒乍绷在清兵镇压下就义,但百年之后,这些地区各族人民还在讲述起义军的英雄事迹,还在怀念英雄恒乍绷。 清廷经过这次教训,也不得不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查办了维西厅守备等恶吏,免除维西各土司的一些特权,减免了云南三十几个府、厅、州、县的3年赋税,这些都是傈僳族大起义的成果。 《觉罗琅玕平傈碑》详细记载了起义的过程,虽是绅士们为清廷所立的记功碑,但也记录了人民起义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和义军的坚强与勇敢,记录了滇西北各族人民对封建统治者千古难平的怨与恨。这些,想来是立碑者始料不及的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