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拒俄事件
释义

中文名称

拒俄事件

发生时间

1900年—1904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上海 东北

事件性质

20世纪初中国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事件介绍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在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中,武装抢占中国东北三省。

次年2月,沙俄提出约款十二条,企图全面剥夺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3月15日上海士商汪康年﹑蒋智由等二百人集会,要求清政府“力拒俄约,以保危局”。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澳门﹑香港等地士商和新加坡华侨纷纷响应,使清政府驻俄公使拒绝在约款上签字。

1903年4月,沙俄仍不从东北撤兵,并提出七项新的侵略要求。

4月27日,在上海的江苏等十八省爱国人士再次集会于张园,除指斥沙俄“吞并”政策外,还指斥推行亲俄外交的清政府。

29日,东京中国留学生五百多人集会,抗议沙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并决定成立拒俄义勇队。黄兴等一百三十余人签名参加,要求开赴东北,与侵略军决一死战。旋因受到日本政府干涉,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在此同时,北京﹑湖北﹑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学生也纷纷集会,成立爱国组织。

10月,沙俄侵略军再次占领奉天,蔡元培等在上海组织对俄同志会,发刊《俄事警闻》。1904年3月,日俄战争爆发后,对俄同志会改组为争存会。

11月,再度改组为反对联俄会。其它各地成立的类似组织有广东助国拒俄同志议会﹑东北抗俄铁血会等。清政府一直敌视并镇压拒俄运动。

1903年5月,署理湖广总督端方指责上海张园会议与会诸人“议论狂悖”,密电拿办。同月,再次指责爱国学生“名为拒俄,实则革命”。

6月,《苏报》刊出《严拿留学生密谕》,舆论哗然。清政府的这种态度激化了它同爱国知识分子的矛盾,更多的人由此转入反清行列,革命书刊剧增。军国民教育会改组为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相继成立,爱国救亡热潮遂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