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救援卫星 |
释义 | 概述救援卫星是一种用来营救失事飞机和船舶的人造卫星。1982年6月30日,世界上第一颗救援卫星"宇宙-----1383"号,苏联发射成功。迄今在天上运行的救援卫星有四颗,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挪威等国设有十一个地面接收站,形成了一个国际卫星营救系统。这个系统能在四小时内,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搜索一遍。长期以来,遇难的飞机、船只通过无线电发出国际通用的“SOS”信号呼救来争取救援,但由于受到地域、时间和干扰等限制,海、空失事仍然难以得到及时营救。搜索营救卫星运行在850~1000公里高的近圆形极轨道上,可以接收来自直径约5000公里广大地区内任何地方发出的呼救信号。卫星绕地球一周只需102~105分钟,所以不仅搜索范围大,而且发现目标快。1982年9月9日首次利用卫星成功地发现和救援了加拿大的空难遇险者。此后搜索营救卫星不断发现失事的飞机和轮船,到1983年底已在全世界拯救了120多名遇难者。 成就至今,国际卫星营救系统共搜寻失事飞机和船舶近三百架(艘),营救遇险者超过六百人,成为遇险者的"救星"。用人造卫星搜索和营救失事飞机和船舶的技术。由卫星无线电转发器接收失事飞机和船舶上装载的应急信标机信号,并把它转发给地面信息接收站,接收站通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营救。通常利用运行在850~1000千米高的近圆形极轨道上的卫星装载救援信号转发器,地面接收站根据应急信标机和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无线电信号多普勒频移原理,确定失事地点位置。应急信标机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用于卫星搜索和救援系统的406兆赫、121.5兆赫、243兆赫频率。406兆赫信标是专为卫星搜索与营救系统设计的,它可传输有关失事飞机或船舶的类别、登记号、国籍、坐标、失事性质和时间等编码信息。1982年6月苏联发射了装有救援信号转发器的宇宙1383号极轨卫星,1982 年9月首次成功地搜索并救援了加拿大的空难遇险者。此后,苏联、美国先后在指定极轨卫星上装救援信号转发器。80年代参加搜索与营救卫星系统(Sarsat-Cospas)的国家有:法国、美国、苏联、加拿大、挪威和英国。此外,静止卫星参与搜索与营救卫星系统是有利的,因为其覆盖面积大。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也兼有卫星救援功能。卫星救援也可用于探险、登山等遇难人员的救援。 世博上的救援卫星在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里,展示了一套“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系统”,它描绘出了未来世界的应急救援体系。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电子科技等三大集团公司共同筹建。 无人机可发现疫情 太空家园馆的展示平台上,模拟出蓝色海洋和天空、山脉,观众就是中控室的指挥者。在“天地一体化应急报警系统”的巨型显示屏前,可以看到,当未来系统构建完成时,一旦发生疫情、灾情等紧急情况,只需通过无人机监测———卫星报告———中控室收集信息———派出抢救队伍的快速流程,救援队伍便能在最短时间作出反应。 工作人员说,中控室就像大脑一样,时时接收无人机或中继卫星发送来的地震或疫情信息,无人机发现情况后,将信息传送给卫星,卫星再将信息传给中控室,中控室进行救援部署,这在一定意义上可提高救援效率。 电离层可预报地震 在“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系统”的旁边,一套公共安全系统中,展现了通过在太空中对地球电离层的监测,预报地震、火山、海啸等灾害的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第四期《科学通报》上,中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副研究员余涛和同事发表论文指出,2008年5月9日,汶川大地震所在地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电离层参数异常增加。 一般距离地球表面60公里到900公里之间的区域,都可称为电离层。太阳耀斑、地磁暴等可能扰动电离层,而包括台风、地震和核爆炸等来自地球的影响,也可能带来电离层的扰动。 媒体报道称,去年3月,我国首个根据大气电离层变化来监测地震的探测试验站,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建成。由于根据大气电离层变化监测地震是地震监测的新手段,因而地震电离层前兆观测,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的扰动,是否与汶川地震直接有关,目前仍需研究。但是有报道显示,以往的研究结果中,对于5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附近地区一般会出现电离层扰动,概率约为74%。 场景 有了“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系统”,未来的救援会是什么样子?在上海世博会的“太空家园馆”,给参观者描绘出了未来的应急救援画面。 地震救援 卫星可实时监测地震发生 大地震!大地震!短短两年时间里,汶川、玉树两次重大地震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烙印。未来的地震救援是什么样子呢? 在未来城市中,无人机、无人艇在城市中巡视着。 这时候,远处的中控室中传来中继卫星监测、拍摄到的画面:城市发生地震,城市街道出现裂痕、房倒屋塌。 看到这些实时传送来的画面,中控室紧急派遣无人机进行侦察,无人机把侦察到的信息通过中继卫星传到中控室,中控室派遣救助车、搜救艇、动中通(一种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救护车、机器人等到城市地震现场进行施救。 而救助后的伤员,则会通过救护车和搜救艇送离现场。 疫情监测 无人机可侦察疫情扩散范围 非典、禽流感、甲流病毒……人类对疫情的救援体系,也将通过“天地一体化的应急救援系统”得到改善。 平静、安详的城市中,无人机、无人艇可以长时间地在空中巡游、监测。 如果城市中的一个行人受到病毒的感染,和他接触的人也随之感染,慢慢地受到感染的范围会不断扩大,整个城市将受到疫情的威胁。 这时候,无人机将最先侦察到这个信息,无人机将画面通过中继卫星传到地面中控室,中控室的画面上可以锁定被感染的人群,标注出疫情扩展的范围。 中控室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紧急部署,派出救护车、防疫车等救援车辆,到达疫情感染的城市进行抢救、救助。 同时,卫生防疫车开始进行全面消毒。最后,整个城市又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难点 救灾无人机数据难实时传输 实现“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很多技术需改进 设想虽好,但是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实现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即使是现在已经相对成熟的无人机技术,也需改进。 难点1 电池供电能力待提高 在汶川和玉树地震救援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无人机可以到救援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拍摄现场图片、可以绘制出灾区地形全貌,为决策提供参考。 但是目前,无人机并不是在城市上空实时监测,而是在发生地震后,由救援人员带到地震现场,再控制其起飞完成监测任务。 曾在多次地震救援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要实现实时地监控,无人机在数字传输和长时间飞行上,都会遇到难题。 他说,目前在地震救援中使用的无人机,体积都很小,每次电池续航只能飞行几小时。如果要实现无人机在城市上空的实时监测,首先就要解决电池持续时间的问题。 难点2 数据实时传输难 另一个难题是数据的传输。目前在救援中使用的无人机的图像,并不是实时传输,而是拍摄完成后,返回基地后再传输进电脑。 实时传输最主要的问题是传输速率和网络承载能力,为了需要,一般救援拍摄的图片分辨率都很高,一张图片十几兆,如果要在几秒内完成传输,对网络的要求太高,而且对电池的消耗也会很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