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纪玉山,贾成中 等 著丛 书 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35138出版时间:2009-05-01版 次:1页 数:276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研究》针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国有经济的影响、某些领域的垄断行业发展研究、国有经济在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国有经济经过三十年改革的绩效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竞争性与垄断性在国有经济中所占比例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具体比例要根据市场发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调整,这样才不至于走更多的弯路,才能对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最终为改革服务。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研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针对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向何方向走”的深入思考,是对“十五大”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研究》适合在国有经济领域从事研究和实践的学者、教师、研究生以及政府机关政策制定及执行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纪玉山,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知识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十年来,发表经济学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合著、译著十五部。共获得国家、教育部、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二十余项。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及各种文库、文献汇编转载,社会反响强烈。其中,《网络经济学引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是2000年全国理论经济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博士论文。近年来,主持完成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吉林省商务厅、卫生厅等部门研究项目。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社会经济环境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背景

第二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与国有经济控制力

第三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改革历程

第四节 本书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国有经济的性质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国有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与中国模式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有经济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演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演化

第三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国有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经验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退出承接主体与模式选择

第一节 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承接主体

第二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退出的承接模式

第三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制度支持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国有经济实现方式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耦合

第一节 民营经济及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耦合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改革绩效分析

第一节 国有经济绩效评价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产业集中度研究

第一节 产业集中度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工业企业产业集中度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产业集中度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调整研究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业调整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业未来战略调整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一览表

·收起全部<<

前言

本书是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200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该项目于2001年12月获得批准立项(批准文号:01JAZJD790005),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纪玉山教授主持。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重组问题研究”项目是在中国进入21世纪后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提出的。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内部分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资本的“洼地效应”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体。面对如潮的国际资本及国际大企业的纷纷涌入,中国国有经济如何调整、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等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世界性经济问题。在市场化和工业化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我国在竞争性领域还保留甚至发展一部分国有企业,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需要其承担并实现众多的社会功能,如增加就业、促进风险投资等;其二是作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核心构成部分,使政府能够有效控制国民经济运行、提高宏观经济效率等。客观地说,国有企业在漫长的计划经济时期为中国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同时,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众多社会功能也在事实上使中国社会得以稳步发展,其意义远远不止于经济层面。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定位,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