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NOAA卫星
释义

NOAA卫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第三代实用气象观测卫星,第一代称为“泰罗斯”(TIROS)系列(1960-1965年),第二代称为“艾托斯”(ITOS)/NOAA系列(1970-1976年),其后运行的第三代称为TIROS--N/NOAA系列。

卫星参数

NOAA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870千米和833千米,轨道倾角为98.9°和98.7°,周期为101.4分钟。

NOAA的应用目的是日常的气象业务,平时有两颗卫星运行。由于一颗卫星可以每天至少可以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所以两颗卫星就可以进行四次以上的观测。

传感器

NOAA携带的探测仪器主要有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2)和泰罗斯垂直分布探测仪(TOVS).

AVHRR/3参数

包括5个波段,可见光红色波段、近红外波段、中红外波段和两个热红外波段,如表2所示,其中*3a白天工作,3b夜间工作。

通道序号 波长范围(µm) 主要用途

1  0.58~0.68  白天图像、植被、冰雪、气候…

2  0.725~1.00  白天图像、植被、水/路边界、农业估产、土地利用调查…

3a*  1.58~1.64  白天图像、土壤湿度、云雪判识、干旱监测、云相区分…

3b*  3.55~3.93  下垫面高温点、夜间云图、森林
火灾、火山活动

4  10.30~11.30  昼夜图像、海表和地表温度、土壤湿度

5  11。50~12.50  昼夜图像、海表和地表温度、土壤湿度

AVHRR/3用途

AVHRR/3探测器扫描角为±55.4°,相当于探测地面2800km宽的带状区域,两条轨道可以覆盖我国大部分国土,三条轨道可完全覆盖我国全部国土。AVHRR的星下点分辨率为1.1km。由于扫描角大,图像边缘部分变形较大,实际上最有用的部分在±15°范围内(15°处地面分辨率为1.5km),这个范围的成象周期为6天。

为了用于洲级及全球范围的研究,AVHRR数据经常被重采样形成空间分辨率更低的数据。目前有两种全球尺度的AVHRR数据:NOAA全球覆盖(GlobalAreaCoverage,GAC)数据和NOAA全球植被指数(GlobalVegetationIndex,GVI)数据(Kidwell1990)。GAC是通过对原始AVHRR数据进行重采样而生成,空间分辨率为4km,由5个AVHRR的原始波段组成,没有经过投影变换;GVI是对GAC数据的进一步采样而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5km或更粗,经过投影变换。此外,为了减少云的影响,GVI是由连续7天图像中NDVI值最大的像元所组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从1982年起就生产GVI数据。

系列卫星

美国NOAA极轨卫星从1970年12月第一颗发射以来,近40年连续发射了18颗,最新的NOAA-19也将在2009年上半年发射升空。NOAA卫星共经历了5代,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第五代NOAA卫星,包括NOAA-15—NOAA-18;作为备用的第四代星,包括NOAA-9—NOAA-14。2011年8月,NOAA-19卫星因检修失误损毁。

NOAA-11卫星

发射时间1988年9月24号,正式运行日期1988年11月8日

轨道高度:841公里,轨道倾角:98.9度,轨道周期:101.8分

NOAA-12卫星

发射时间1991年5月14日,正式运行日期1991年9月17日

轨道高度:804公里,轨道倾角:98.6度,轨道周期:101.1分

NOAA-14卫星

发射时间1994年12月30号,正式运行日期1995年4月10日

轨道高度:845公里,轨道倾角:99.1度,轨道周期:101.9分

NOAA-15卫星

发射时间1998年5月13号,正式运行日期1998年12月15日

轨道高度:808公里,轨道倾角:98.6度,轨道周期:101.2分

NOAA-16卫星

发射时间2000年9月12号,正式运行日期2001年3月20日

轨道高度:850公里,轨道倾角:98.9度,轨道周期:102.1分

NOAA-17卫星

发射时间2002年6月24号,正式运行日期2002年10月15日

轨道高度:811公里,轨道倾角:98.7度,轨道周期:101.2分

NOAA-18卫星

发射时间2005年5月11号,正式运行日期2005年6月26日

轨道高度:854公里,轨道倾角:未知,轨道周期:10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