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带 |
释义 | 经济带的概念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经济带类似于城市带。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中国的经济带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带,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圈,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个经济用语,它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区域,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核心经济增长极,形成发展程度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内、中、外都市经济圈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在内部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和地域。 经济带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带状地域经济单元。 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经济带的特点①客观性经济带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 ②区域性和带状形态经济带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带状条形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 ③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经济带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带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带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 ④开放性每个经济带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通过复杂的物质流、信息流、人流与其他经济区保持密切联系。 ⑤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经济带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演变,经济区经历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前者表现为地区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后者导致区域范围和区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此需要重新划定经济区带。 经济带的意义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带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带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带”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带”。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带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 经济带的示例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 川江经济带川江经济带(川江带状经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及其东南部,川江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区段,以川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段的长江,这里指四川盆地范围内的长江干流)等为纽带,大致范围为川江流域,包括重庆和川南小三角(宜宾、泸州、内江和自贡四个地级市)加安岳构成。其中重庆主城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宜宾为其西部小区域中心城市,万州为其东部小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门户城市,泸州为四川盆地南部的几何中心城市(其中叙永为川南门户城市),内江、宜宾与安岳等为其辐射城市。 皖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区段,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江经济带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接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2008年10月,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今年4月广西公布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规划》,提出到2012年实现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今年上半年,西江黄金水道交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1.6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内河完成吞吐量2813万吨,增长24.9%,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已批准设立。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成为中国向南开放合作的前沿基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就是在辽宁沿海地区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2009年7月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至此,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了解该规划制订过程的人士透露,此次国务院审批通过的规划以辽宁此前提出的“五点一线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核心,将原有规划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规划将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开放合作、资源环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确立辽宁沿海经济带2020年前的发展方向。 鲁南经济带鲁南经济带是山东省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之一,加快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是山东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指导转变,展开“一体两翼”总体战略布局,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是“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以河口治理、海堤建设为切入点,近期规划从海湾大桥东侧汕头港导流防沙堤始,至澄海莱芜岛止,呈带状区域,东西长13公里,南北纵深约1.5~2.5公里,规划建设百年一遇海堤和堤路结合高标准滨海大道,堤围内开发利用滩涂近2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汕头市未来的城市中心区,以行政办公、高端商贸、总部经济为主,兼具居住、文化、金融、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城区。项目的建设开发将大大提高城市防洪、防潮、排涝能力,改善排涝面积131.2平方公里,同时又能有效缓解汕头人多地少、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的矛盾,实现由内海湾城市向海滨城市的转变,强化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彰显生态型海滨城市的特色魅力,是一项站在汕头历史发展新起点上谋划长远发展的宏大工程,是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制约汕头发展瓶颈的一项重要工程,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的重大实践。省委、省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多次要求从汕头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明确指出,东部城市经济带是汕头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解决了汕头生存发展的问题;是汕头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实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