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
释义 | 简介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发展弗洛伊德在一篇关于神经症病源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精神分析"一词。所谓分析,是指治疗者把病人受到压抑的心理元素召回到意识中来,然后剖析这些心理元素。病人的症状和病理表现就像众多的复合物,其组成元素是各种动机和本能冲动。病人对此是毫无所知的。通过分析可获得其实质成分,从而使其进入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在20世纪的最初有一段兴盛时期,形成了精神分析运动,对许多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贡献,学术界一般都是承认的。但是对精神分析的某些基本假设和方法论,心理学界并不都赞同。弗洛伊德过分重视性本能的观点首先受到他的学生的修正。新精神分析学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的理性和自主性,也看到了人际关系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因此,现代精神分析的许多涵义已有了较大变化,不少内容都表现出更适合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趋向。 特点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内心冲突和早期经验的作用,这对后来许多心理治疗技术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家庭关系、社会文化差异、过分的竞争和压力等问题的观点,也受到当前教育、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时代精神:唯意志论。享乐主义的动机学说。 旧精神分析学派: 前期的正统派(强调生物学因素3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础):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阿德勒。 新派(着重于社会的精神文化):霍妮、弗洛姆、沙利文。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毁誉参半。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