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惊为天人 |
释义 | 天人:天上的人,非凡人,也就是神仙。 该词组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见到某人或听闻某人时)非常惊讶,以为只有神仙才能达到他(她)的状态或程度。 其指称对象一般有两类: 一,也是主要是的,指对漂亮女子的容貌大为惊讶,形容其容貌只有天仙才能拥有,类似“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段誉第一次见到王语嫣的表现就应该是“惊为天人”;(曹植对洛神的描写就是“天人”的范本。) 二,有时也对某人的技术或手艺大为赞扬,比喻其技艺高超、手艺精湛,类似“巧夺天工”。 详细字义惊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the horse be frightened] 惊,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alarm;disturb;start;be startled]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move]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alarmed;scared;fear]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surprised;amazed]。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helter-skelter]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天人1. 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庄子·天下》:“不离於宗,谓之天人。” 2. 天和人。 《后汉书·班彪传下》:“往者王莽作逆, 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 宋司马光《答李大卿孝基书》:“阴阳之道,在天为寒燠雨暘,在国为礼乐刑赏,在心为刚柔缓急,在身为饥饱寒热,此皆天人之所以存,日用而不可免者也。”参见“ 天人感应”。 3. 指仙人;神人。 晋葛洪《神仙传·张道陵》:“忽有天人下,千乘万骑,金车羽盖。” 《三国志·魏志·曹仁传》:“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 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东坡,天人也。凡作一文,必有深旨。” 冰心《寄小读者》二五:“因你本是个女神,本是个天人。” 4. 特指天子。 《晋书·应贞传》:“顺时贡职,入觐天人。” 唐沈佺期《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诗:“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 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