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花夫人 |
释义 | 金花夫人是广州的送子女神。旧时,广州很多地方都有“金花庙”,奉祀金花夫人。农历四月十七日是金花夫人的生日,这一天到金花庙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需要指出的是,她有别于我国传统公认的送子观音,堪称为广州以至广东一大地方特色。 来历版本一:《金花庙碑》据广州的《金花庙碑》,她是生于明代洪武七年(1374),“成仙”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初七日午时,享年(阳寿)仅为15足岁。习俗相传,农历四月十七日是她的诞辰,过去每逢此日,例有一番热闹景象。 版本二:《番禺县志》据《番禺县志》载:金花本为民间一女子,十余岁就做了女巫,人们称她“小仙姑”。她的成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五月五日端午节,金花于湖边观龙舟竞渡,一不小心掉进湖中溺死。死后尸体浮上湖面,尸体旁有个香木偶像,酷似金花夫人生前的模样。人们便立祠供香木偶像,把它当作金花夫人的神像。祠庙建在月泉侧,并把这个地方叫做惠福湖,溺死金花的湖则称作仙湖,因为金花是于湖中成仙的。据说,当地人前往祈求子嗣,十分灵验。 历史记载《香禺县志》据清代的《香禺县志》(卷五十三):“(金花)少为巫时,称为金花小娘,后没于仙湖之水,数日不坏,且有异香。里人陈光见而异之,偕众举殓,得香木如人形,因刻像立祠。祈嗣往往有验,后祠毁。(明)成化五年(1469),巡抚陈濂重建,称为金花普主惠福夫人。张诩诗:‘玉颜当日睹金花,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无心还片片,晚风送落万人家’。嘉靖初,提学魏校毁其祠,焚其像。广大笃信,于今立金花会,移祠于河之南。”阮元主修的《广东通志》基本采其说。 《粤小记》成书于清代的《粤小记》(作者黄芝),引《广州府志》:“(金花)本巫女,五月观竞渡,溺于湖。尸旁有香木偶,婉肖神像,因祀之月泉侧,名其地曰惠福兴,曰仙湖云。” 又是同上一书《粤小记》,还有另外的表述:“或曰,神本处女,有巡按夫人方娩,数日不下,几殆。梦神告曰:‘请金花女至,则产矣!’密访得之。甫至署,夫人果诞子。由此,无敢婚神者,神羞之,遂投湖死。粤人肖像以祀。神姓金,名花,当时人称为‘金花小娘’。以其令祐人生子,不当在处女之列,故称夫人云。” 《旅谭》晚清汪琮的《旅谭》有:“广州有金花夫人庙,妇女求嗣者祀之。土人呼小儿曰花仔。男曰白花,女曰红花。” 金花夫人庙清代学者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认为:“广东金花夫人庙最多,其说不一。……神庙不知始自何时,成化五年巡抚陈濂重建,嘉靖中魏校毁之。粤人奉神像予南岸石鳌村。其后复建故处,即今仙湖街庙是也。乾隆间,翁覃溪学士方纲视学粤东,适至仙湖街,见男女谒拜,肩舆不能过,怒命有司毁之。于是复奉祀于石鳌村。四月十七日神诞,画舫笙歌祷赛极盛云。” 值得注意的是,旧时广州的金花庙并不限于金花街范围。清代广州的河南,即上文所指石鳌村的金花庙,据考,庙址位于今鳌洲渡江码头近岸处,后因扩筑堤岸(今滨江西路)时拆毁,遗址已改作行人道。清末民国时的学者黄任恒所著《番禺河南小志》,记述河南金花庙各类碑刻诗文颇详。还有,流传远近的广州民歌:“一条河水曲弯弯,顺风顺水到河南,河南有个金花庙,有人求神保仔生……”,足证其知名度之影响深远,堪称广州金花庙“之最”。 后来,由于年久先修,金花夫人庙塌毁了。到了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巡抚陈濂重建金花夫人祠,称金花神为“金花普主惠福夫人”,简称“金花夫人”。另一种说法是,巡抚夫人分娩,数日生不下来。夫人梦见神人告诉她,请金花来便可顺利分娩。金花本为处女,接习俗不应参与此事。巡抚夫人秘密查访,找到金花女,并将他抓到衙门。金花到来后,巡抚夫人果然顺利生子。但从此以后,金花便坏了名声,没有人敢与她结婚。金花走投无路,投湖而亡。广东人制成金花偶像,立祠供奉,称其为“金花小娘”。金花小娘主司使妇女顺利产子之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