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节水型社会 |
释义 |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既互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无论是传统的节水,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都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要看到,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 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特点① 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是节水型社会在体制上的本质特点。有利于推进节水技术开发,吸引节水投资,推广节水产品,促进自觉节水的机制。仅以政府行政手段推动的节水活动,由于缺乏节水的内在机制,至多只能称为群众性的节水活动或群众性的节水运动,而开展这种活动或运动比较好的社会组织只能称为节水先进城市等社会组织单位,不能称为节水型社会。 ② 促进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节水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节水型社会通过内在的节水机制的运行,可以实现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和微观的高效率、高效益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 ③ 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是节水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节水型社会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用水需求,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 节水型社会是全民资源价值观念普遍确立,节水活动普遍参与的社会。节水是全民的事,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社会观念的革命,只有社会的普遍参与才能形成。 ⑤ 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是水资源工程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劣治”向“良治”的根本转变过程;将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使全民节水意识大大增强,政府管理水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全社会节水的目的。 节水型社会试点2002年3月,甘肃省张掖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此后又相继在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等地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几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使张掖市在大幅度削减用水量完成黑河分水的情况下,连续3年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 目前,全国已有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94个。他们的实践工作为我们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初步看到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美好前景。 节水减排计划的推广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中指出“对已发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进行了调整,并确定空调机、双端荧光灯和自镇流荧光灯、电视机、电热水器、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便器、水嘴等九类产品为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北京17项节能节水减排推广计划网上公示,其中提到:3万低保户免费换节水器具。水龙头,水箱配件……别看物件小,如果不符合标准,也可能造成浪费。“节水器具及节水控制技术”,是17项推广技术之一。由于目前低保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北京市计划免费为3万余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更换不符合标准的约2万套水箱配件和5万只水龙头。 节水型社会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良好的水环境,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其中包括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要使水危机的意识深入人心,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局面。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