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响人生 |
释义 | 交响人生 Le Concert 基本资料导演:Radu Mihaileanu 演员:Melanie Laurent Dimitri Nazarov Francois Berleand Miou-Miou 国别:法国 年代:2009 发行:山水国际 简介电影描述指挥家安德烈在他任职俄国歌剧院首席指挥时,因为拒绝遣散犹太人的乐手,自己却被迫离开这个乐坛。光阴匆匆,当他重新回到乐团时,早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更不堪的是,他不是以在灯光下舞台上、地位崇高的指挥家身分回来,而是地位卑微的清洁工… 。只是,对音乐的热情让这位隐姓埋名的指挥家默默地在剧院工作,静静地听著日复一日幕前音乐的流泻,直到有天因缘际会,他得知乐团可以到巴黎的音乐厅演出,为了一圆心中的音乐美梦,安德烈将同样沦为清洁工的乐团老友以及流浪在各行各业的老团员们聚集起来,一起假扮成管弦乐团团员,冒充到巴黎演出,在他们人生迟暮之年,再度嚐到掌声与喝彩的谢幕… 本片获得2010年法国凯萨奖最佳影片、导演等六项提名,并夺下最佳音乐、最佳音效两项奖 影评系法俄合拍的电影,主要人物如下: 丽娅,伊萨克,犹太人夫妻,原彼得罗夫大剧院音乐家。由于接受西方电台采访,被克格勃定为人民的敌人,被逮捕并发配到西伯利亚,流放终生,死于寒冷和营养不良 安德烈。俄罗斯彼得罗夫大剧院首师指挥,柴柯夫斯基作品的狂热爱好者。由于庇护手下的犹太乐师丽娅和伊萨克被赶出大剧院达三十年之久。以后回到大剧院,但只是一名与指挥无缘的清洁工。 安娜。玛瑞,是丽娅和健身萨克的女儿,在她六个月的时候,由乐师萨沙(同样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受迫害)等人将她送到法国成为法国最杰出的小提琴手。29岁,未婚。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无论业余时间喜欢什么,即便我们不是音乐爱好者,但我们内心对于音乐始终有一种亲切感,和极大的尊敬。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爱音乐----有的爱传统音乐,有的爱外国或者古典音乐,有的爱颇有品味的流行音乐。是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处小小的音乐之泉,它被尘世有风砂深深地掩埋着。凿开它吧,让音乐的泉水从心中流出来,流出来,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死前必须完成的神圣任务。 音乐是通向心灵和谐的天梯,当然,通向天梯绝非只有音乐-----但伟大的音乐作品,确能使心灵和谐从而完全医疗心灵创伤方面的功能。 本人在聆听伟大的名曲《流浪者》的时候,在聆听《印度之歌》的时候,内心就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为什么安德烈喜欢柴可夫斯基?因为俄罗斯音乐的那种悲怆,那种对自由的渴求情感的激荡。特别对于一个天才的指近挥家仅因同情犹太音乐家就被,贬成清洁工的人来讲,这种渴求更甚。指挥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助曲的演奏,成了一个音乐家实现和谐唯一办法。他够倒霉了,他够潦倒了,他差不多成了酒鬼了,正如他的朋友在请求安娜参加演奏时所说:“如果你不上场,他会死掉的。” 各式各样的音乐家,共五十五个,都被安德烈从各个角落召集而来。有做生意发了财的,但一听到有机会到法国演奏,马上坦言:但做生意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内心深处依旧狂热地热爱音乐。有在市场上卖水果的,听到安德烈说有机会到巴黎最著名的音乐厅演奏的时候,马上在市场演奏------为了通过安德列对他的考核。有已到了风烛残年的老演奏家,病得已经不轻了,看到有机会到法国演奏,马上吹起小号,以表明自己宝刀不老,英姿不减当年。 看俄罗斯电影《交响人生》,差不多边看边流泪。 由于同情犹太音乐家而被前苏联当局当面侮辱且被停止指挥乐团三十年。因此,再次指挥演奏小提琴协助曲是他等了三十年的梦。 我们有梦么?如果有,我们等了多少年?还打算等多少年? 和谐或许是人活着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不再为过去的屈辱而消沉,不再为过去失去的一切而悲伤,不再为过去所经历过的种种困苦而耿耿于怀,不再为过去的失败或者错误而悔恨。不再痛苦,不再深怀仇恨,不再渴望报复。 和声大约就是音乐家达到和谐的读到华妙的境界。 只有和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演奏才能真正产生美妙的和声。 安德烈终于做到了,和安娜。玛瑞以及其他类同经历的音乐家一起,在演奏柴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助由的交响乐中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我想,他即使很快死掉 ,也会安祥地阖上眼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