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寺公园 |
释义 | 简介江寺,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为萧山县级文保单位。江寺公园因依江寺而名。 公园占地30030平方米,原址及相邻改造地块为居民住宅,房屋破旧,密度大,是萧山旧城改造的难点。区政府为实现“创大都市强区,建现代化萧山”的目标,下决心将该地块进行改造,列为2001年度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共拆迁居民821户,拆迁面积达58000余平方米,创萧山旧城改造拆迁历史之最。 公园为我国传统的寺观园林风格,依托江寺,除融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外,还深刻挖掘萧山文化底蕴,为萧山城区历史文化的又一载体。 公园景点拱翠厅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奉天(今属辽宁)人会以培莅政萧山。次年游览湘湖,见翠峰环抱,碧水盈盈,于是诗情顿兴,便写下了“湖山拱翠”四个大字。后人把它镌刻于湘湖二坞崖壁。今旧迹已毁,我们把它移入“江寺公园”,使成一景。 芰荷池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之二中有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池名“芰荷池”。象征夏季生命力之旺盛。 咏柳桥萧山是唐代大诗人、书法家贺知章故里。他有一首七绝《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春天到来生意盎然,欣欣向←怡怡山堂 怡怡山堂又名萧然山堂,建于元代。系萧山任谦兄弟别业,家族读书游憩之地。山堂背负北干,左回右环,花木扶疏,修篁来风,临溪小筑,掩卧松云。堂名由刘伯温命名,取孔子“兄弟怡怡”之语,示兄弟和睦之意。 邀月轩元朝末年,刘伯温客居萧山任长者(任原礼)别墅“怡怡山堂”。某天夜里,月色溶溶,他乘着酒兴,在堂后山崖上手题“邀月”二字。 丽句亭丽句亭,唐隐逸诗人秦系寓居萧山时所建,位于秦君里秦君巷,即今城区西仓弄。该亭在当时系越中一大胜景,闻名遐迩,历代诗人多有吟咏。唐代诗人戴叔伦有《题秦隐君(秦系)丽句亭》诗,诗云: “北人归欲尽,犹白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亭楹联出自秦系自己诗作:“朗吟丽句惊巢鹤,闲闭春风看落花。” 公交信息江寺公园公交站及停靠线路: 市心广场:301路、706路、655路、656路、700路、707路、708路、710路、712路、720路、722路、729路、730路、744路、231(夜间线) 萧绍路公交站:301路、515路、706路、231(夜间线)、656路、700路、707路、708路、710路、711路、712路、716路、720路、740路、744路、746(长巷线)、746(大义线)、315路、515(直达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