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丙坤
释义

现任中国国民党第一副主席、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长、国际民主联盟副主席、国立台北大学校友总会总会长。

中文名:江丙坤

国籍:中国台湾

出生地:台湾南投县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16日

毕业院校:国立台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

主要成就:立法院副院长 2002.2.1-2005.2.1立法院委员 2002-2005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 2008-

祖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

人物简介

台湾光复后,以台湾省立台中农业职业学校(台中农校,今国立台中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职校生的身分考上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后为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今国立台北大学),1953年毕业。

大年事表

1971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55年高考普通行政类科及格。

1954年至1961年任南投县“县政府科员、技士、股长”。

1967年至1974年任“驻日本经济参事处办事员、助理商务专员”。

1974年至1979年任“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事馆商务专员处商务专员”。

1979年至1982年任“驻南非大使馆经济参事处经济参事”。

1982年3月至1983年任“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副局长”。

1983年10月任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秘书长”。

1988年8月任“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局长”。

1989年至1990年任“经济部常务次长”。

1990年至1993年任“经济部政务次长”。

1993年2月至1996年6月任“经济部长”兼“行政院政务委员”。

1994年任中小企业政策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任“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年2月至2000年5月兼“行政院政务委员”。

2002年初,在新一轮的“立法院”正、副院长投票选举过程中,江丙坤一举击败民进党候选人洪奇昌,与国民党同党籍人士王金平共同出任了“立法院”正、副院长。作为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发展委员会”执行长,在“两岸三通”问题上,他主张调整“戒急用忍”政策,促进两岸尽快实现通航。

2008年再次当选国民党副主席。国民党的8位副主席分别是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智库副董事长林丰正、总统府秘书长詹春柏和党秘书长、立委吴敦义,立法院副院长曾永权,立委蒋孝严;以及黄敏惠与朱立伦。江丙坤作为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发展委员会”执行长,在“两岸三通”问题上,他主张调整“戒急用忍”政策,促进两岸尽快实现通航。

2011年12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召开第八届董监事第一次联席会议,江丙坤获推选连任董事长。

家庭情况

江丙坤与夫人陈美惠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江俊德1961年出生,娶陈妍岚为妻;女儿江素华1967年出生于日本,1994年与陈家恩结婚;次子江俊宏1969年出生于日本。

职业生涯

农家子弟大器晚成

现年78岁的江丙坤曾长期主管台湾经贸事务,是参与推动台湾经济腾飞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共有9个孩子,他排行第八。父亲到80岁仍早出晚归在田里劳作,而且非常节俭,吃饭时碗里不能剩下一粒米。在父亲的影响下,江丙坤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努力,认真负责”的性格。不到十岁,他就上山加入垦荒行列。小时候,他喜欢读书,多半利用放牛的时候抱着书本猛看。有一次看得太投入,竟然不知道有条蛇已经爬上膝盖了。幸亏这条蛇没有毒。

靠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后,江丙坤到南投县政府工作。但他并不甘心,于1960年考取第一届台湾“中山学术奖学金”赴日进修。这成了江丙坤事业的转折点,兴奋的他赶紧跑回家把好消息告诉父亲。但一向支持他读书的父亲此时却沉默不语,因为江丙坤的工资是家中重要的经济来源。江丙坤左思右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把奖学金都寄回家,自己半工半读,完成学业。1967年,他获得东京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学位。之后,出任台当局“驻日本大使馆”经参处助理商务专员。1974年任“驻南非大使馆商务专员及经济参事”,一驻就是8年。这些经历使江丙坤的日语和英语都非常好。

1982年,50岁的江丙坤觉得自己升迁无望,打算退休。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时他却得到一位国民党要员的赏识,出任“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副局长”。此后春风得意,一直做到“经济部长”的职位,外界评价他是坐着直升机上去的。2000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但江丙坤的上升势头并未受阻。2001年底,他当选“立委”,次年2月,当选“立法院副院长”。2003年3月,他又出任国民党副主席。

被称为“江科长”的财经专家

江丙坤长期主管岛内金融、财政事务,有国民党“头号财经战将”之称。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他以“扩大内需”来应对这场风暴,获得一定成效,使台湾经济未受到大的冲击。

江丙坤做事严谨周密,讲求效率,无论大小事他都喜欢亲自过问。任“国贸局长”时,每当遇到业务上的问题,他往往跳过组长、科长,直接把电话拨给负责承办的科员,有时甚至亲自追要公文,完全不像一个局长,岛内媒体都戏称他为“江科长”。江丙坤工作起来非常拼命。他经常把公文装在一个红色带轮子的大行李箱里带回家批改,在车上、飞机上也照常工作,而且速度非常快,批示一份公文平均只需两分钟。就连平日里把国民党官员骂得狗血淋头的民进党“立委”,也不得不称赞他是“最负责任的公务员”。民进党执政后,缺乏财经专业人才,陈水扁几度想拉拢江丙坤“入阁”,甚至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职位来诱惑他。但不同于国民党内许多见风转舵、脚踏两条船的高层人士,江丙坤始终听从国民党中央的安排,拒绝了陈水扁的邀请。

曾访大陆,受到“三大震撼”

此次访问,并不是江丙坤第一次到大陆。2000年9月,他曾访问大陆,并感慨自己受到“三大震撼”:一是“大陆公共建设突飞猛进,上海有大都市的气魄,北京的高速公路修得很平,而且车速快,质量不输给日本,不像台湾的路高低不平”;二是“大陆官员年轻有效率,投资的台商人人赚钱”;三是“台商在大陆设厂数量多、规模大”。江丙坤认为,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当局应该更务实面对两岸经济交流,尽快考虑实现直航。

访问大陆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所率领的国民党大陆参访团从台北桃园机场出发,搭乘中华航空公司CI641航班由香港转机赴广州,开始为期5天大陆之行。国民党参访团此行共34人,将先后赴广州、南京和北京,拜谒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南京中山陵,祭拜北京香山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此外,参访团还将会见大陆各地的台商代表,并就两岸经贸交流等议题与祖国大陆有关方交换意见。江丙坤登机前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大陆之行既是“缅怀之旅”,也是“经贸之旅”。“缅怀之旅”也是“经贸之旅”。

江丙坤曾两次访问大陆,但此次去拜谒南京中山陵和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并到北京祭拜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意义重大。江丙坤表示,两岸分隔超过50年,这是国共内战的结果。最近5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的经济也受到影响,但两岸不可能再继续对立下去,必须找机会推动和解。参访团此行希望就两岸的经贸交流听取台商的心声,与大陆有关方面交换意见。江丙坤认为台湾老百姓所需要的是安居乐业,是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增加,但在两岸关系紧张的状态下,台湾经济无法很快恢复荣景。通过两岸交流让台湾经济尽快恢复,是台湾人民共同的愿望。如果春节包机能扩大到其他节日包机、周末包机直至实现“三通”直航,相信对台湾经济会相当有帮助。因此,他希望此行能就推动货运便捷化及台商投资中涉及的其他问题,与大陆交换意见。

成员组成 岛内各界代表踊跃报名

江丙坤率领的国民党访问团一行共34人。由于此次访问意义重大,国民党内及各界众多人士踊跃参加,最终由“立委”及市议员等民意代表还是经抽签后产生的。访问团成员来自岛内各界,其中国民党党务干部代表丁远超、张荣恭、林丰正、黄福田、郑逢时、赖素如、颜素秋、陈淑蓉、邵铭煌;智库代表薛香川;“立法院”党团代表有吴松柏、曹尔忠、杨琼樱、朱凤芝、王昱婷、黄志雄、林益世;市议会代表有陈锦祥、陈玉梅、林奕华;另有中评委主席团主席陆润康、记者公会理事长李庆平、客属总会总会长刘盛良、青商总会总会长宋树人、台商之友会秘书长张昌财、工商界代表威京集团总裁沈庆京、台北县青工总会总会长杨国志、嘉义市议会党团副书记长郭明宾等等。

意义重大 跨出化解僵局第一步

国民党主席连战27日在为访问团送行时表示,国民党不主张“台独”,反对“一边一国”。大陆南京中山谒陵是为了提醒民众不要忘记历史,两岸正值紧张态势,国民党愿意为化解僵局跨出主动的第一步。连战就参访团此行的意义表示这是国民党创党人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是广州黄花岗起义94周年纪念日,参访团在选择这个时候启程,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岸可以有很多共同努力的事,应加紧努力,开始对话,从共同利益出发。连战说,现在两岸关系非常严峻,台湾的政治环境也非常反常,国民党希望能为人民提供另一种愿景、另一种选择。今天岛内有些人在两岸关系上横冲直撞,升高对立,即使兵凶战危也在所不惜,对此,国民党应该保持警惕。除此之外,国民党还可以运用智慧,加强努力,来帮助社会面对和解决台湾真正的基本问题,提出不同的选择。诗人陈志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中山大业国人承,阋哄尘氛合早凝。相认河山过海峡,别生感慨上金陵。顾关多党纷千绪,难在双边觅一绳。五十六年遥对峙,今时握手地融冰。”(摘自《载敬堂集》。原注: 觅一绳:作者曾献“政党对等,地理互属,文化贯融,经济共建,同治中国” 建言供海峡两岸和平互动政治整合者参考。)

2005年3月29日拜谒黄花岗72烈士陵,下午转往南京。

2005年3月30日拜谒中山陵;当日下午再飞往北京。

2005年3月31日在北京进行拜会活动。

2005年4月1日返回台湾。

缅怀之旅

五十六年归故地,九十四载祭先人。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该党代表团,于五十六年间首次以政党名义踏足大陆,首站抵达广州。翌日今朝,逢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九十四周年纪念日,江丙坤一行要前往位于广州先烈中路的陵园拜谒。尔后该团还将脚不旋踵地赶往南京与北京拜谒中山陵与“国父”衣冠冢。在清明节前夕,国民党这一番故园祭故人的行程,在两岸政治关系的坚硬议题之外,催发了一缕追远怀近的温柔新绿。于此,生于台湾长于台湾的江丙坤个人,或许唏嘘无多,但曾经沧海、隔水相思的中国国民党,无疑会思绪绵绵,而饱经忧患与离合的中国,更是要感慨无尽。

黄花岗上一抔土,葬的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因革命党人围攻清廷两广督署一役而牺牲的烈士。这一举事,虽死事惨烈,但“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天地为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可见对于推翻帝制和缔造民国而言,黄花岗是值得顶礼膜拜的圣地。无论是对要遵“国父”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行的国民党人而言,还是对尊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先行者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黄花岗陵园墓坊上手书的“浩气长存”,南墓道碑林中镌刻的“自由魂”、“精神不死”,无疑都是要超越一人一党之私与意识形态分歧的民族大义。对于一个从屈辱中觉醒、在苦痛中挣扎的古老民族来说,这黄花岗上的血,是为独立、自由、富强而流的血。此后的中国———无论海峡的哪一岸,因此流血而“大兴奋”,为那些民族命运而再流血。来到这里拜谒,是向超出政见分歧的一段中国历史起点致敬,是向超出政见分歧的一段共同家国情感效忠。江丙坤率团前来,相继还要再拜中山陵与香山的衣冠冢,细微处是在现场重温该党心路起绪,高远处是在宣示家国民族认同。

历史上,国共两党恩怨情仇交织,有分歧、有矛盾、有大立场的对峙,有大利益的博弈……但争执之上,是家国的承续,有民族的复兴。所以当外辱于列强、内乱于军阀,而有第一次国共合作之下的北伐;当日本铁骑肆虐,锦绣山河破碎,而有第二次国共合作之下的抗战。时下两岸均奋其力而有了安泰兴旺的新气象,若是依旧困于敌视、乱于分裂,那如何能不愧于民心而耻于世界。国民党如今虽然在野,但对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仍然举足轻重,其一贯“反台独”的主张,正是家国承续、民族兴亡之大局是非观的一脉相承。国共之间基于“反台独”的第三次合作,已有其实而未有其名。所以江丙坤一行来大陆拜谒黄花岗、中山陵、衣冠冢,意味深长之处,不在于“游子扫墓”,也不在于“破冰之旅”,而在于超越种种一时的政治分歧与历史仇恨,指认出彼此永恒不变的根目录与情感纽结。正是那些为家国民族、为自由独立、为富强新生的诉求与努力,才是为何渡尽劫波而能兄弟在,相逢一笑后便泯恩仇的所在。五十六年后的故园之旅,是国民党人重温其先烈先贤遗志的旅程,也不失为两岸中国人共同体认同根同感的一次机会。中山先生毕生追求国家的统一,然及其身殁亦未偿愿。而中山先生的这一遗志,当是现阶段全体中国人超越政见分歧的民族大义重点所系。

人物评价

江丙坤虽然在仕途上,一直是和萧万长亦步亦趋,但坦白说,早期政坛从来都不看好江丙坤有朝一日会成为阁揆,总把他视为是一个尽心尽力、执行力强的专业官僚,但视野和格局都不足以成为掌政者。早期的江丙坤一直有一个封号:“江科长”,他对经济部内大大小小的事都娴熟,每一个事情都亲力亲为,经济部每一份交到他办公桌上的公文,承办官员不论大小,江丙坤都规定必须用铅笔在公文右下方写下姓名与电话号码,因为只要发现有问题,或者不周延,一定会接到江丙坤亲自打来的电话,和现在个性急,每天“夺命连环Call”部长的苏贞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和苏贞昌一样,以“执行力”著称的江丙坤早期也是一个喜爱站在第一线的政务官,他随身带有笔记本,喜欢到第一线去找问题,到哪里听到有问题更一定记下来,回到办公室也一定会亲自交办,之后,还会不断地追踪进度,所以,当江丙坤担任经济部长时,民调资料中,声望也高常在七成以上,是继孙运璇和赵耀东以降,经济部声望最高的部长之一。尽管江丙坤有高声望,但李登辉和连战原本却不愿意让江丙坤负担起更大的政治责任,其中,除了“戒急用忍”和李登辉不同调外,江丙坤因此被冷冻了一阵,后来李、江误会冰释,李登辉一度还想让江丙坤取代徐立德。

但是,和萧万长不一样,李登辉并没有安排江丙坤参选,或者历练党务与担任政治性的陆委会主委。据了解,李登辉、连战是觉得江丙坤“格局不够”、“就只是科长思维”,所以,江丙坤在1996年内阁改组时,因此成了“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位不兼任“政务委员”的“经建会主委”,政治前景走到尽头。这位“阳春主委”当时苦闷极了,多次就想要赋归,趁还有精力时到民间企业闯荡算了。直到一位曾和孙运璇时代一起“拼经济”的财经耆老一席话,点醒了江丙坤,这位耆老说他告诉江丙坤:“政务官和事务官不同,科长是要身先事卒,重视执行效率的。”但政务官之所以不同于“科长”,科长要有“胆”,敢去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政务官则是要有“脑”,他要想的是整体的发展,想象未来的格局,预估三年、五年以后可能要面对的挑战,提前准备,规划好政策,一个天天跑在外面的政务官,将会造成脑中想的都是已经发生的问题,都只能做灭火的工作。江丙坤于是想通了一件事,就是政府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未来式”的政府,这种政府是有长期的眼光,虽然不能预见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然而只要愿意,都可以整理出未来最关键的变数,有心的人都可以控制好这些在旧结构冒出来的新现象,用脑理解旧结构的强度,与新现象的力道,事先规划出种种选择,未来演进的轨迹将可以胸有成竹,好整以遐地进行政策准备。第二种叫做“现在式”政府,就是忙着解决当下的问题,是一个“挑战与回应”的政府,有了挑战马上动员解决,忙得不可开交,但已无遐思考下一步要怎么走。第三种则是“过去式”政府,庞大的政府机器通连管道已经失联失序,所有的问题都是爆发了,见报了,相关决策者看了报纸才知道,而愈是看重媒体,愈是把媒体报道话题当成施政第一顺位的掌政者,将使政府永远只能在追赶着层出不穷的问题,火气再怎么大,个性再怎么急,都是在危机处理,未来的规划已经无力处置了。

想通这个道理的江丙坤,于是一改他冲在第一线的风格,用了足足十个月的时间,除了一些视察与请益及例行公务与会议外,就是窝在办公室内沉思、看资料,把所有政府的施政计划都罗列出来,拿出一张A4纸,每一天,每一刻就是尝试要把所有的大政逻辑地放在同一张纸上,找出所有的对应与关联性。经过这十个月的苦思和用功,江丙坤还真的可以用一张A4纸就可以完整描述起台湾的发展蓝图了。光有“执行力”的“江科长”也因此成了过去式,开始具有“思考力”的江丙坤的格局和思考层次已非吴下阿蒙,因此被连战视为接替萧万长的阁揆人选,政党轮替后,多次成为民间与企业界“梦幻阁揆”的候选人,陈水扁也多次尝试找他入阁。虽然因为外在的政局,江丙坤终究只是阁揆候选人而已,但他在企业界与一般民间的声望,依然比已经替换过好几回的任何阁揆还高很多,就算是现在,一谈起台湾的发展及对策,江丙坤依然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政党轮替之后,民进党如走马灯般换了五任阁揆,苏贞昌知道,所有的人民也知道,苏贞昌要是挺不住,民进党也将没有人可以组阁与掌政了。面对着“最后的王牌”的冠冕,苏贞昌当然急,急着要做出绩效来;苏贞昌也应该会怕,怕一出事,就会被政敌反扑,打倒趴在地上再也不能翻身。但天下事从没有“急”就可以解决的道理,带领庞大行政机器施政,更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轻易可以创造奇迹,因为天下事何其多,所以才要分官设职到需要十几万公务员。但忙着冲冲冲的苏贞昌,一个人想要掌握一切,一个人就要解决一切,只有愈来愈焦头烂额,愈来愈多危机要处理,萧万长就是先例。所以,苏贞昌恐怕需要稍微喘口气,想一想萧万长与江丙坤的故事,将会发现,真正能“做实事”的窍门,其实不难,而且,根本不必动不动就冲上第一线,发怒也从来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两会领导人会谈

两会领导人第一次会谈(北京)

2008年6月11日江丙坤率海基会代表团前往北京﹐与海协会恢复中断九年的两岸两会往来与协商谈判﹐完成《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议题的协商,确定首波大陆观光客于7月4日抵台。

两会领导人第二次会谈(台北)

2008年11月3日在台北,江丙坤率海基会接待来访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及随行人员﹐并于11月4日签署:(1)《海峡两岸空运协议》、(2)《海峡两岸海运协议》、(3)《海峡两岸邮政协议》、(4)《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等四项协议。

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南京)

2009年4月25日-26日,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

4月25日,举行副会长、副董事长级工作性商谈。

4月26日上午,举行两会领导人正式会谈,下午签署三项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并就陆资来台发表共同声明(陆资赴台共识),双方都同意建立符合两岸发展需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同时,将以避免双重课税等四项议题,做为第四次江陈会谈协商范围。

签署协议仪式结束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江丙坤董事长和海基会代表团主要成员。

4月27日至29日,海基会代表团部分成员赴南京周边城市参访台资企业,29日从上海返回台湾。

海基会任职贡献及连任后两岸关系规划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召开第八届董监事第一次联席会议,江丙坤获推选连任董事长。 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亦获续任。新任董事中出现5张新面孔,分别为台湾中钢董事长邹若齐、中华电信董事长吕学锦、台湾水泥董事长辜成允、台玻集团总裁林伯实、前“陆委会”主委苏起。

江丙坤在发表致辞时表示,海基会在今年3月刚刚度过20岁生日,他深感责任重大,将竭力以赴,在过去奠立的坚实基础下,继续为海基会、为两岸关系的下一个20年,续创辉煌。

江丙坤说,他在2008年5月26日首度获推选担任海基会董事长,当时曾公开呼吁,期待两岸面对新时代能以“新思维”、“大智慧”、“真诚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3年过去了,可以很骄傲地说,因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现在是1991年海基会、海协会相继成立以来,两会接触最密切、彼此互信最真诚的时刻,也是1949年以来,双方交流互动最频繁、两岸关系最和平稳定的时刻。

他特别提及,在短短3年半的时间里,顺利举行7次两会领导人会谈,签署了16项与两岸人民权益息息相关的协议。

江丙坤指出,未来三年任期,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一个崭新的开始,为了迎向眼前更多的挑战,他特提出三点意见:

——为了提升服务品质,海基会要完成软硬体同步的转型升级。海基会新办公大楼预计将在明年4、5月间完工进驻。

——有关未来两岸协商议题与方向,海基会将继续努力,凝聚共识,为民众谋求最大福祉。

——两岸需要商谈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如何加强建构一个全面、有效、稳定的两岸互信协商机制,并在此机制下广泛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有待两岸共同努力。

江丙坤说,经过一番努力,两岸已经迈入“和平繁荣”、“互信协商”、“合作发展”、“为民兴利”的新时代。海基会将一如既往,继续扮演两岸的桥梁,积极为两岸开创互利双赢的新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