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尖齿锯鳐
释义

吻平扁而延长,剑状突出,具3~4钙化软骨,边缘具坚大吻齿。眼上侧位,椭圆形,眼的上缘连于皮上,下眼睑具瞬褶。喷水孔卵圆形,位于眼后。鼻孔狭长,距口颇远;前鼻瓣具一个三角形突出,后鼻瓣后部具一薄膜。口宽,横裂;上唇褶细小,下唇褶不发达。牙细小而多平扁光滑,铺石状排列。鳃孔小,斜列于头的后部腹面、胸鳍基底的内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尖齿锯鳐

拉丁名称 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

英文名称 pointed sawfish, narrow sawfish

分类 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锯鳐目、锯鳐科、锯鳐属

形态特征

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起点前于或后于腹鳍起点;第二背鳍距尾鳍较距腹鳍为近。尾柄下侧具一皮褶。尾椎轴低平;尾鳍上下叶无发达,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或低平、不显著突出,后部近尾端处无缺刻。胸鳍宽大,基底连于头侧后部。

第一背鳍起点对着腹鳍基底后端上方;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吻齿21~35对。

体延长而平扁,背面稍圆凸,腹面平坦。头平扁,三角形;尾宽大,向后渐细小,下侧具一皮褶,自腹腔鳍后面伸达尾鳍下叶上方。吻平扁,狭长,坚硬,具3-5个别钙化软骨,作剑状突出,前部稍斜,前端圆钝;吻齿25对。眼上侧位,椭圆形,上缘连于皮上,下眼睑具瞬膜。喷水孔中大,卵圆形,斜列于眼后方。鼻孔狭长,斜侧位,鼻孔长稍大于眼径或鼻间隔;前鼻瓣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后鼻瓣外侧具一扁狭薄膜,内侧具一袜状突出,转入鼻腔中。鼻间隔颇宽,约等于鼻孔至口端的距离。口宽,横裂;上唇褶发达,牙细小而多,两颌牙同形,铺石状排列。口内在上颌牙带后方具一宽腭膜,后缘细裂,中部凹入。鳃孔5个,颇小,斜列于头之后部腹面、胸鳍基底内侧。

背鳍2个,无硬棘,约同形同大,后缘凹入,上角钝尖,前缘圆凸,下角延长尖突;第一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后端上方;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的距离约为第二背鳍基底长2.5倍,起点距尾鳍比距第一背鳍基底稍近。尾鳍宽短,上下叶均颇发达,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的部无缺刻。腹鳍比背鳍稍小,后缘凹入,里角稍尖突。胸鳍颇大,后缘微凹,外角圆钝,里角尖突,基底伸达第一鳃孔前方。

背面暗褐色,腹面白色。体背面肩上、胸鳍和腹鳍前缘均具一浅色横条。体光滑或具稀疏细鳞;鳍的前缘和上部也具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也见于红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亚。

生活习性

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鳍。主要摄取泥沙中的甲壳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也用吻锯袭击成群的鱼类而食其受伤的个体。

生长繁殖

卵胎生,胎儿具大型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每产约10余仔。仔鱼刚生时,体长约60厘米。成鱼最大体长可达9米,吻锯长2米,宽30厘米。

经济价值

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肉质鲜美,鳍可制鱼翅,皮可制革和刀鞘,肝可制鱼肝油。

药用

【药 名】:尖齿锯鳐

【来 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卵。

【功 效】:涩肠止泻。

【主 治】:用于湿热痢疾。

【性味归经】:涩、咸,寒。入脾、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

【别 名】:锯鲨、锯鱼(《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晒干备用。

【拉丁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