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忌讳之禁 |
释义 | 注音释译注音忌讳之禁:jì huì zhī jìn 解释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 出处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老子》第五十七章。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同韵词一旦之忿、风风韵韵、言而有信、临敌卖阵、一定之论、一之已甚、言之过甚、无征不信、以是为恨、齿牙余论、...... 礼俗忌讳之禁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民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俗忌讳之禁,主要有: 1、喜庆日忌穿白色衣服。认为亲人支世后才披麻戴孝,穿白色的衣服不吉利。当然现代人结婚时新娘白色婚纱例外。 2、对人忌说“13点”,这是一句瞧不起他人的骂人话。 3、忌说男人“乌龟”。如果说某某是“乌龟”,就等于骂他是个不中用的男子,连妻子有第三者也不疗法问。 4、许多地方忌用“4”字。因为“4”与“死”的谐音,如有些医院的病号和病床忌用“4”来编号;有些楼盘没有用“4”编号的楼层和房号,而用“13B”代替“14”层。 5、热恋中的男女,忌同吃一只“梨”,因“梨”与“离”谐音之故,还有探望病人的水果忌送“梨”,原因同上。 6、乔迁新居、祝寿忌讳“送钟”,因“送钟”与“送终”同音。若以“时钟”作贺礼,要说成“送计时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