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米特洛夫陵墓 |
释义 | 季米特洛夫陵墓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建筑式样是仿照列宁的陵墓。陵墓外观呈乳白色,结构和色调极为宏伟、肃穆、严整。陵墓内部有个宏伟的中央大厅,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一口澄澈的水晶棺。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九月九日广场上。在经过两次爆破之后,季米特洛夫陵墓依然完好无损。随后,季米特洛夫遗体从陵墓中移出,被葬在其父母的墓地。 简介季米特洛夫陵墓(保加利亚) 季米特洛夫陵墓(Dimitrov Mausoteum)坐落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九月九日广场上。索非亚古时曾有过塞迪卡、斯雷德茨等名字,14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之意。从1382年奥斯曼人攻下索非亚开始,此后的500多年里,索非亚沦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如今的索非亚已被建设成一座秀丽多姿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四周群山环抱,市区内绿树成荫,花园、草坪随处可见,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九月九日广场在索非亚市中心,保加利亚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共产主义的杰出活动家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1882~1949年)就长眠在这里。 人物概述出生季米特洛夫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家境贫寒,刚满12岁就被迫中途辍学,进入索非亚一家印刷厂当学徒。艰难的生活激励着季米特洛夫发愤图强、刻苦读书。他很早就投身于工人阶级的战斗行列,18岁时就被选为索非亚印刷工会的书记。1902年,他加入了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他说:“我希望做个党员,是因为我深信工人阶级不能靠阶级调和的办法,而只有靠革命的办法才能从被剥削中解放出来。”次年,该党分裂为“紧密派”与机会主义“广泛派”,季米特洛夫坚定地参加了前者,担任领导工作。1919年,“紧密派”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他再次当选为党的领导成员。1921年,他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多次担任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1923年,他领导了工人和农民举行的反法西斯九月起义,起义失败后,季米特洛夫被法西斯政府缺席宣判死刑,从此,他被迫流亡国外达22年之久。 经历1933年2月27日,上台不到1个月的希特勒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3月9日,纳粹警察局以“参与纵火”的罪名逮捕了当时正在柏林从事革命活动的季米特洛夫。经过6个月的阴谋策划,德国法西斯于9月21日在德国莱比锡市开庭审讯。季米特洛夫大义凛然,严辞驳斥了法西斯对共产党人的诬蔑,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穿了法西斯的卑鄙阴谋,法庭不得不传普鲁士总理、国会议长戈林和宣传部的头目戈培尔出庭作证。季米特洛夫以种种质问勇敢机智地戳穿了这两个法西斯头目的无耻谎言。这两个人,尤其是戈林,在法庭上表现得狼狈不堪,竟然破口大骂,十分丢丑。季米特洛夫使法西斯成了真正的被告,并使审判他的法庭成了他宣传共产主义的演讲台。他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宣称:“伽利略被惩处时,他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具有与老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共产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标转动着。” 逝世季米特洛夫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1945年,他返回阔别22年的祖国,这时的保加利亚已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保皇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他开始着手创建一个新国家。1946年9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季米特洛夫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领导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国家。1949年7月2日,为国际工人运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67岁。 地理索非亚古时名塞迪卡、斯雷德茨等,14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都。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成为独立的保加利亚首都。 索非亚是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它的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建筑物大都为白色或浅黄色,与缤纷的花木相映,显得格外恬静洁雅。街道上有许多花店、花摊,市民们普遍喜欢种花和赠花,最受欢迎的是经久不谢的石竹花、郁金香和红玫瑰。从索非亚广场沿宽广的、用陶瓷砖铺成的俄罗斯林荫大道前行到鹰桥,在这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就有4座美丽的花园。 索非亚有多处温泉,水温在40℃左右。市中心的巴尔干旅馆,还保存有建于4世纪的罗马浴室遗迹。除温泉外,这里还有不少甘泉,为市民、游客饮水而设的饮水店遍布全市。 索非亚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期间,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古建筑物中只有两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公元2世纪建造的圣乔治教堂和4世纪初建造的圣索非亚教堂留存下来。市中心广场有季米特洛夫陵墓、政府大厦、民族画廊,几乎所有的大街都从中心广场分支出去。广场附近有革命博物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等。教堂旁边是保加利亚著名作家瓦佐夫陵墓,墓前立有他的胸像。 建筑历史根据建筑师格·奥夫恰洛夫和普·雷巴洛夫的设计,季米特洛夫逝世的这一年(1949年),季米特洛夫陵墓就在九月九日广场上落成。这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建筑式样是仿照列宁的陵墓。陵墓外观呈乳白色,结构和色调极为宏伟、肃穆、严整。陵墓内部有个宏伟的中央大厅,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一口澄澈的水晶棺。季米特洛夫的遗体就安详地仰卧在水晶棺中。他身着灰色西服,胸前佩戴着勋章,一盏长明灯昼夜不息地照耀着他的遗容。遗体旁边放着他生前穿过的军服。 陵墓的正面是石砌的检阅台,两侧为观礼台。每逢重大节日,国家领导人在台上检阅全民游行队伍。陵墓的门下有卫兵站岗,他们身着古装,每15分钟换岗一次,昼夜相继,轮流守护着他们敬爱的领袖。季米特洛夫陵墓全年对外开放,来此瞻仰的国内外人民络绎不绝。 保加利亚政府日前命令拆毁曾经安放著名的保加利亚共产主义战士季米特洛夫遗体的陵墓。但是,出乎当局预料的是,经过两次爆破之后,季米特洛夫陵墓依然完好无损,只是惹来成千民众一阵嘲笑和陵墓周围的政府建筑物的玻璃破碎。 有关当局说,在两次爆破中均有一些炸药包没有爆炸。尘埃散去之后,季米特洛夫陵墓依然屹立原处,许多反对拆毁陵墓的人们热烈欢呼爆破的失败。第三次爆破只让它略微倾斜,第四次成功了,在一连串的爆破和推土机的努力下,终于拆毁了这座陵墓。随后,季米特洛夫遗体从陵墓中移出火化,葬在其父母的墓地。 季米特洛夫陵墓落成于1949年季米特洛夫逝世之后,季米特洛夫遗体在其中一直保持到1990年。季米特洛夫以其在希特勒策划的国会纵火案中的辩词而闻名于世,他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保加利亚第一任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的部长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 气候月份 平均温度oC 平均降水总量(mm) 平均降水日数 一月 日最高 日最低 28 10 二月 -4.9 2.2 31 10 三月 -2.9 4.9 38 10 四月 0.3 9.8 51 12 五月 4.8 15.7 73 14 六月 9.0 20.3 75 13 七月 12.1 23.5 63 10 八月 13.8 25.9 51 8 九月 13.4 26.0 38 7 十月 10.4 22.6 35 7 十一月 5.7 16.6 48 9 十二月 -2.7 4.1 40 11 后记坐落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西南部奥波尔琴斯卡街的季米特洛夫故居,将依靠社会资助分阶段被修葺一新。原索非亚市中心季米特洛夫陵墓的卫队长格尔戈夫上校今年上半年在保社会党、《言论报》编辑部和“西比亚”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并于最近出版了《季米特洛夫陵墓纪实》一书。据《言论报》报道,社会党正发起一场“购书运动”,并计划将收入的一半和社会各界其他形式的捐款用于修缮季米特洛夫故居。 保著名国际共运和工运活动家季米特洛夫的遗体于1990年7月18日由其家人迁出陵墓火化,并葬于索非亚公墓。该陵墓已于去年8月末被炸毁。格尔戈夫在《纪实》一书中披露了许多同陵墓有关的鲜为人知的往事。 季米特洛夫在索非亚的故居始建于1888年,季米特洛夫在其中度过了35个春秋,并迈出了最初的革命步伐。故居1944年后被辟为“季米特洛夫故居博物馆”。最近10年,由于没有资金来源,该博物馆日渐陈旧,外墙墙皮大量脱落。现博物馆唯一一名清洁工兼解说员、81岁的伊万卡对本社记者说:“我在这里工作了40多年,舍不得这个地方,每天上午都免费来这里上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