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隆镇 |
释义 | 1 广东省惠东县吉隆镇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该镇由原吉隆镇、黄埠镇和盐洲镇合并而成,是广东省中心镇和国家重点镇。全镇总面积2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中国女装时尚鞋之乡。 ◎ 吉隆概况中国女装时尚鞋之乡 吉隆镇地处广东省惠州市东南部,是广东省中心镇和国家重点镇。全镇总面积216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有耕地2.39万亩,林地17万亩,海岸线长50多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9万人),辖18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吉隆区位优势突出。吉隆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东连潮汕,西接深圳广州,南临大亚湾。距广州220公里,距深圳98公里,距惠州机场50公里,距惠州港70公里,国道324线、深汕高速公路及规划中的海滨铁路穿境而过,广惠高速公路与深汕高速公路相接,交通网络发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隆镇就一直认真实施“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经济战略,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已形成了以制鞋业为龙头,兼有鞋材加工、皮革塑料、五金、纸品包装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1950年冬,属惠阳县第十七区,1958年 ,成立吉隆公社,1965年析置惠东县后,为惠东县管辖,1983年改设区,1987年改设镇。2006年4月,黄埠、盐洲两镇并入该镇。 ◎ 发展概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吉隆制鞋业一枝独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至2006年8月止,全镇鞋厂及相关配套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拥有制鞋流水生产线300多条,从业人员达14万人,年产鞋6亿多双,总产值180亿元,占惠东县工业总产值的45%。全镇鞋业已形成制鞋、鞋材、制鞋技术、流通市场等配套齐全、分工协作的制鞋体系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吉隆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省制鞋专业镇和全国闻名的女鞋生产基地。 为掀起新的发展潮,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实力的吉隆、活力的吉隆、宜居的吉隆、绿色的吉隆,合并后的吉隆镇正着手编制“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鲜明鞋文化特色、集研发、制造、展销、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鞋重镇将巍然矗立在南海之滨。 ◎ 特色鲜明吉隆产业特色鲜明。吉隆镇是全国闻名的女装时尚鞋之乡,目前已形成了以制鞋业为龙头,兼有鞋材加工、皮革塑料、五金、纸品包装等行业的地方工业体系。2003年底,全镇鞋厂已发展到1059家、鞋料店280家、鞋材企业30多家,鞋产量达1.4亿双,鞋产值达20.9亿元。有6家企业被惠州市授予"民营企业100强",有12家企业被惠东县授予"民营企业50强"。全镇各企业在国内外设立销售网点800多个,产品除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独联体、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 发展环境吉隆发展环境优越。建有11万伏输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雨量充沛,吉隆河流经本镇注入考洲洋,水资源丰富,吉隆自来水厂、吉埠自来水厂、吉江自来水厂日供水10万立方米,用水充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万多门,通讯发达;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养殖的浅海滩涂近万亩,近年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投资开发前景可观;文教事业迅速发展,吉隆镇中心小学是惠州市一级学校,吉隆卫生院是省“百家文明卫生院”,吉隆文化站是省二级文化站,社会风尚良好,机关办事文明,社会治安稳定,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被誉为“广汕线上的明珠”。 ◎ 发展前景吉隆发展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打造活力的吉隆、宜居的吉隆、绿色的吉隆,编制了鞋业发展规划,对全镇总体规化进行了修编,进一步明确了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一个具有鲜明的鞋文化特色的,在国内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集研发、制造、展销、物流于一体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化化制鞋重镇就会矗立在人们的面前。 吉隆商机无限。吉隆产业基础良好,又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可以享受系列优惠政策。吉隆镇党委政府一贯秉承“让投者发财,促当地发展”的理念,努力地营造最良的环境,提供最优的服务,让投资者得到最理想满意的回报。吉隆已重点推出了制鞋、鞋材生产、电子、星级宾馆、大型超市、海水养殖、观光农业、种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等投资项目。 ◎ 强势崛起的制鞋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勤劳、智慧的吉隆人民凭着精明的经商意识,抓住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市场契机,大力发展制鞋产业,使制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鞋业产业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至2006年8月止,全镇鞋厂已发展到2429家、鞋料店497家、鞋材企业506家,其中有17家企业被惠州市授予“民营企业100强”,有27家企业被惠东县授予“民营企业50强”。 鞋业已发展成为吉隆的经济支柱和产业支柱,吉隆也实至名归被评为“广东省制鞋专业镇”,成为全国闻名的女鞋生产基地。 2008年底,全镇有制鞋企业及鞋材配套企业2450家,鞋产量2亿多双,鞋产值40多亿元,产品除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独联体、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全镇GDP22.1亿元,工业产值47.52亿元,鞋业产值45.94亿元。 不断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 二十多年的发展,吉隆鞋厂已逐渐从手工作坊式向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引进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最先进的制鞋专业生产设备。目前全镇共有自动化制鞋流水生产线322条,有13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加快了吉隆鞋业的发展步伐,有力地提升了吉隆鞋业的国际竞争力。 ◎ 知名度不断提高的鞋业品牌伴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演变,吉隆制鞋企业加大了打造自有品牌的力度,全镇有600多个鞋产品申办了注册商标,并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其中,“胭脂红”、“卡莱莉尔”、“牧羊女”、“纽曼氏”4个鞋产品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天鹅星”、“卡菲倪”、“米雅”、“纽曼氏”、“老匠人”、“名西施”、“葆尔力”、“香恋”、“洛曼琪”等10个注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 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吉隆鞋业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国外部分大都市建立了1800多个销售网点。吉隆鞋产品外销量占60%,出口额达78亿元,主要销往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 日益完整的鞋产业链条飞速发展的制鞋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今全镇共有鞋料店497家、鞋材企业506家,全镇已形成了由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装潢包装、产品销售等环节组成的鞋业产业链条。 ◎ 不断壮大的制鞋产业集群目前,吉隆镇已形成制鞋、鞋材、制鞋技术、流通市场等配套齐全、分工协作的制鞋体系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并全力向生产基地化、营销网络化、产品名优化、市场国际化、规模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吉隆鞋业产业集群的龙头。 ◎ 蓄势待发的中国-惠东鞋材生产基地中国·惠东鞋材生产基地为惠东县第一批21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吉隆镇埔仔村和铁涌镇好招楼村。规划总用地面积6000亩。中国·惠东鞋材生产基地拥有吉隆每年40亿的鞋材需求市场,将重点引资兴办鞋材生产、加工和研发等鞋材生产配套项目。经过三至五年的建设,该基地将建成粤东最大的鞋材研发、制造和贸易中心,并将进一步推动吉隆鞋业的发展。 ◎ 自然环境斧头石顶 斧头石顶作为吉隆的最高峰,是水底山系的南端第一峰,海拔1105米。 水底山系北起增光镇,南达吉隆镇,东临海丰县,西到大岭镇。是整个南岭的延伸,也是广东海岸线附近较高的山体。水底山系主要包括五个山峰:斧头石顶(1105m)、水底山(1283m)、牛皮嶂(1118m)、金牌山(950m)、银牌山(840m)。整个山系就以最高峰水底山命名。 而斧头石顶作为南端的最高峰,很大程度上阻挡了南边亚热带海洋气流的过境,致使南北两坡迥异的自然现象,也给吉隆带来了充足的水量,吉隆河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就是斧头石顶下的大水坑。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吉隆境内的斧头石顶南坡森林茂密,水流充足,动植物品种繁多。 *吉隆河 *吉隆湾 ◎ 特色海产品吉隆东阁蚝 东阁蚝 产于惠东县吉隆镇东南的考洲洋东阁海湾。肉可食、壳可入药。呈乳白色,体大而肥,肉质细腻嫩滑,营养丰富。晒制干品后为腊黄色。鲜品滋补有益,干品煲汤滋阴降火。2004年鲜品产量45吨。 吉隆招贤酥蚶 招贤酥蚶 产于惠东县吉隆镇东南的考洲洋招贤海湾。其壳可供药用,因其肉质嫩滑、味鲜美,有滋阴补血功效,营养丰富,故名闻遐迩,远销各地。2004年产量26吨。 ◎ 文教卫生吉隆镇文教事业发展迅速,吉隆中心小学是惠州市一级学校,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吉隆卫生院)是省“百家文明卫生院”,吉隆文化站是省二级文化节站。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夺得国家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被市命名为“民间民俗特色文化之乡—舞龙特色之乡”。全镇社会风尚良好,村镇居民勤劳致富,安居乐业,机关部门办事文明,社会治安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 历史人物蔡锦青 号芥舟(1813~1876),幼时随家人从吉隆东坑村迁居今大岭镇谭公村。清道光至同治年间,曾任江西都昌县知县,吴城镇分防府知府,奉旨记名简用道,署广铙九南兵备道,理九江关税务,简放云南迤东兵备道,调补迤真备道,署理粮储道。癸酉科云南文武提调官,布政使衔(正二品),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奇车伯巴图鲁,诰授资政大夫。他关心教育事业,在家乡兴建“琴鹤轩”学校一所,上三下三两层,两边建有平房七间,供教师住宿,校内有花园,周边建有八个花池。建国后该校扩展为永西人民公社中心小学、谭公中心小学,至70年代中期被当地政府拆掉。锦青热心公益事业,在乡间走马岗至新村路段二渡沥、何仔桥、五显爷等处兴建小石桥三座,方便行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蔡锦青告老还乡,安度晚年,清光绪二年(1976)逝世,葬于棠阁沐坑。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1066 男 21793 女 19273 家庭户户数 5678 家庭户总人口(总) 32104 家庭户男 16496 家庭户女 15608 0-14岁(总) 10691 0-14岁男 5713 0-14岁女 4978 15-64岁(总) 28401 15-64岁男 15186 15-64岁女 13215 65岁及以上(总) 1974 65岁及以上男 894 65岁及以上女 108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370 ◎ 行政辖村吉联村 轿岭村 汉塘村 平政村 大华村 埔仔村 招贤村 ◎ 领导机构吉隆镇领导班子成员 廖权英同志,主持镇委、镇人大全面工作。 徐辉伟同志,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 叶金发同志,分管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工业鞋业及劳资纠纷、贸易、工商、烟草专卖、酒类专卖、打假、物价、市场物业、供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朱帝顺同志,分管农业、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三防、安全生产、煤气管理、交通、公路、电力、电信、邮政、移动通讯、生猪管理及环境卫生工作。 梁桦文同志,分管社会事务、民政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黄胜强同志,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体育、广播电视、货运站、城镇供水及环保工作。 涂子均同志,分管纪检、监察、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审计及教育工作。 蔡松秀同志,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党政办、督查、镇府机关管理(含资产、档案等)工作,协助周木文同志分管信访工作。 张亦辉同志,分管武装、民兵、边防及规划、建设、房管、建设工程劳资纠纷工作。 蔡仲珊同志,分管组织、人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协助周木文同志分管国土资源、耕地保护工作。 张惠兰同志,分管工、青、妇、儿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 陈庚兴同志,分管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协助张亦辉同志分管规划、建设、房管、建设工程劳资纠纷工作。 陈泳松同志,分管城镇管理工作,协助朱帝顺同志分管环境卫生工作。 蔡春县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协助朱帝顺同志分管农业、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三防及安全生产工作。 练富强同志,分管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统战、宗教、统计工作,协助黄胜强同志分管文化、科技、信息、体育、广播电视工作。 曾伟洪同志,负责政协工作,协助周木文同志分管政法、综治工作。 林旭粦同志,分管工会工作,协助黄胜强同志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及货运站工作。 2 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吉隆镇位于吉隆县城南部73公里处,海拔2600米,属林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千余人。中国稀有树种红豆杉、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等多种珍惜植物种类就分布在这里,有世界植物博物馆之称。天麻、贝母、黄莲等80多种药材广为分布,还有雪豹、金钱豹、黑熊、长尾叶猴、恒河猴、马鹿、岩羊、豹猫等生物出没,勘称生物的王国。吉隆镇药材、野菜、食用菌、林木资源丰富,镇内有国际市场一个。吉隆镇自古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通商要道,1961年设立海关,作为开放口岸,1978年吉隆镇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边境贸易较为活跃。镇内有尼泊尔建筑风格的千年古寺——帕巴寺。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913 男 1970 女 1943 家庭户户数 77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875 家庭户男 1932 家庭户女 1943 0-14岁(总) 1256 0-14岁男 638 0-14岁女 618 15-64岁(总) 2378 15-64岁男 1213 15-64岁女 1165 65岁及以上(总) 279 65岁及以上男 119 65岁及以上女 16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834 ◎ 行政辖村热玛村 玛嘎村 吉甫村 多甫村 众堆村 乃夏村 朗久村 冲色村 江村 扎村 卡帮村 莎勒村 崩巴村 郭巴村 占岗村 色琼村 拉比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