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释义 | 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经济所的历史比较早。1958年,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成立,下设经济研究所,1961年改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研究室,1969年“文革”中被撤消。1972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恢复重建,下设政治理论研究室(含经济理论研究),1978年4月单设经济研究室。同年10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随后设立经济研究所。1995年底,经济所的农业经济研究室整体划出,设立了农村发展研究所。1996年6月,原企业发展研究所并入经济所。 目前,经济所共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2人。设有三个研究室,即企业经济研究室、金融与证券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室。按照全院科研工作规划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吉林省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提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拟在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全所科研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在吉林省上市公司问题、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跟踪性研究。 80年代以来,经济所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部委课题4项,省科技厅和省社科规划课题18项,联合国有关机构课题1项,省领导指定研究任务数十项,地方及企业委托课题10多项,以及其他一些科研课题和研究任务。形成著作类成果50多部,各种资料工具书10多部,论文、研究报告数百篇。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由刘壮飞负责,先后为白城、敦化等地区策划并参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形成《白城地区发展战略研究》、《长白山区森林资源开发与管理》、《敦化市山区资源开发规划设计》、《珲春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研究》等成果。 二是产业经济及企业问题研究。出版了《走向成功—中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经验》、《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发展趋势》、《工业企业综合管理概论》、《第三产业经济概论》、《吉林省集体企业研究》、《迈向90年代的大企业》、《经营、管理、升级》、《企业发展要素论》、《效率、分配、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兼并、破产、再就业—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多部著作。在国内较早涉及企业集团问题的研究,王守安等人所著《中国企业集团》是国内研究企业集团最早的一部专著,并获得1990年全国优秀图书奖。 三是消费经济问题研究。先后出版《消费经济学》、《家庭消费经济概论》、《中国青年消费概论》、《文化消费》、《家庭理财五十讲》等多部著作。由金世和发表的论文《对我国文化消费结构问题的探讨》,获得全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是当代经济史研究。承担了全国性研究计划《当代中国的吉林》的主要工作;出版《吉林工业发展史》、《吉林工业四十年》、《吉林省纺织工业》、《吉林省森林工业》等系列著作。 五是劳动经济、人口及浪费问题研究。出版了《个体经济学》、《吉林老年人口研究》、《社会主义工资概论》、《工业经济责任制讲座》、《劳动经济概论》、《工资学》、《职工教育经济概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劳动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承包制与企业内部分配》、《四平市劳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多部著作。 六是股份制及上市公司问题研究。较早涉足股份制问题研究,张兴昌等人1994年完成的研究报告《我省股份制改革面对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得到省政府领导的书面批示,并以参阅文件形式转发全省,是我院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中,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第一项,并同时获得全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对我省的上市公司进行跟踪研究,《2000年吉林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与分析》、《2001年吉林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两篇研究报告,均获得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出版著作《WTO框架下的中国证券业未来》,发表论文《中国股市特殊性研究》、《资本市场与企业集团结构变化》、《证券市场融资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析》等多篇。 1998年,经济所与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分院合作,获得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迈出了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学历教育的第一步。随后,又合作申请成功了产业经济专业的硕士点,为吉林省社科院与高校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