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机械论自然观 |
释义 | 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近代科学革命中,19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世纪初渐趋衰微,在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有年,其成就骄人其缺陋也尖锐。由它所产生的并反过来支持它的主客二分论形上学思维也与它一样命运波舛,成为被指摘的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在西方文化中,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因而当自然被工具化、遭受迫害的同时,女性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着人格丑化和迫害。生态女性主义从人性、价值和公正的伦理视角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主要内容: 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 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科学基础: 经典力学的发展。 霍布斯:机械位移是物体的唯一运动形式,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人和自然没有本质区别;将牛顿关于因果联系的思想引入哲学,提出了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律。 洛克:把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看作是决定一切物体特征的内在根据,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质微粒量的机械组合决定。 拉·美特利:物质是惟一的客体,是存在和认识的惟一根据;给机体和心灵活动形式作了机械论的解释,认为人与动物没有性质上的不同。 霍尔巴赫:运动是纯粹的机械运动,并且把因果联系归结为机械的因果必然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