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会宫镇
释义

地理位置:

会宫镇位于枞阳县中部,东与项铺镇、金社乡、山山镇和白荡湖共水,南接官埠桥镇,西与雨坛乡、义津镇毗连,北和浮山镇交接。全乡行政面积76.21平方公里,境内主要土壤种类为黄棕壤、水稻土。地势西高东低,西边山丘延绵,东属白荡湖低圩区,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山峰为大拔茅山峰,海拔为278.3米。

行政概况:

会宫镇辖11个行政村,1个街道管委会,450个村民组,全乡总户数11349户,总人口44851人,其中非农人口1805人。 气候特征: 会宫镇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特征。每年气候的变化特点是:夏季高但不酷热,冬季低而无严寒,春秋季节温和,秋季略高于春季,年平均气温为16.5?C,年平均降雨量是1326.5mm,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占年降雨量的40%,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山芋、棉花等农作物。

交通区位:

会宫镇境内有枞桐、铜安、白会和山会4条主干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三十分钟可达安庆机场,二十分钟可达合安、合铜高速公路,与合肥市、安庆市、铜陵市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便利的交通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矿产资源:

乡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有铜、铁、明矾石和铀。

⑴铜矿

铜矿分布于乡境腹部、南部、西部。腹部的拔茅山铜矿,矿体产生于火山岩(安山玢岩)中,呈带状。以斑铜矿为主,次为灰铜矿,少量黄铜矿。该矿为细脉染性矿石,平均含铜1.08%,1957年探明铜蕴芷量为1.2万吨;南部的大刨山铜矿,含铜大理岩型,矿石中主要含斑铜矿和黄铜矿。该矿体长(20—250米,)主矿体5个,平均含铜0.58~0.77%,已探明该矿铜金属储量为1.6万吨;西部的杀虎台铜矿,西崖铜矿近年来仍在小型开采。

⑵铁矿

铁矿分布于乡境内南部、西部。南部城山铁矿和大凹里铁矿,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采并就地冶炼,现大凹里至城山中间仍留下三个大铁碴墩。该矿1958年起至今仍在小型开采。据有关资料记载,城山和大凹里都储藏有褐铁矿。其中:城山地质储量8万吨,品位39.98;大凹里地质储量99万吨,品位32.93—40.75;与大凹里铁矿一脉相连的大刨山铁矿地质储量12万吨,品位29.72—31.09;西部的花园顶铁矿七十年代,由枞阳县组织开采过,据说该铁矿砾石丰富,估计储量有几百万吨。

⑶铀矿

铀矿分布在乡境南部的城山蛇子沟,位于城山铁矿与大凹里铁矿中间。

⑷明矾石

明矾石分布在乡境西部的笔架山、大路山、老虎凹、摇尾山,矿尾长数十米至100米,自地表向下延深25—75米,平均含明矾石物36.28%,矿石储量为374万吨,矿物储量为136万吨。

名胜古迹:

境内有城山古寨、宝华禅寺、竹湖落雁、亭子山等旅游景点;古迹有城山大墩遗址、张氏宗祠、同安县城遗址、大屋牌坊和王胜墓、方清泉墓。

文化底蕴:

会宫人历来重文尚读,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文有桐城派文学大师吴汝纶,清末明初任云南兴义府知府的方荃,民国28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的方治;武有明代“怀远大将军”王胜和“名威将军”方清泉,新中国授“中将”衔的张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