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土山林场
释义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林场位于呼兰县东部,场址距县城66公里,隶属于哈尔滨市呼兰区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6°59′12″—127°14′36″,北纬46°00′44″—46°04′55″。林场南靠松花江与宾县相望;北邻杨林、二八、方台3个乡镇;东止杨林乡田堡村,隔少陵河与巴彦毗邻;西止方台镇宋家沟村。林场东西狭长、南北窄。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属漫岗丘陵区,坡度较缓,平均坡度15°,地势北高南低,全境海拔125—189.5米。

水系:松花江流经林场62华里,背江属松花江支流。东部离林场7华里处有莲花泡,面积0.15平方公里,西部有片泡,面积0.24平方公里。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风大少雨、气候干旱,夏季高温、雨量充足,秋季冷凉短促、多偏西风,冬季严寒、少雪干燥,多西北风。年积温区域性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年≥10℃积温2782.9℃, 一月份平均气温-20.1℃,最低气温-39.3℃,七月份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7.5℃。全年平均降雨量500mm,降水幅度762.8mm—323.4mm,年平均蒸发量1464.6mm,全年无霜期140—150天,年平均无霜期134天。

土壤:有2个土类,以暗棕壤为主,有少量草甸土,总面积3128公顷。典型暗棕壤A层土厚度10—20之间,面积2189.6公顷;草甸土零星分布在缓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带,面积938.4公顷。

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胡桃楸、柞树、椴树、杨树、枫树、花曲柳等,灌木有榛子、刺五加等,草本植物有500多种。其中,中草药有黄花、苦参、防风、秸梗等;山野菜有蕨菜、大耳毛、野鸡翅等;藤本类有山葡萄等;菌类有松树伞、油蘑、榛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狐狸、花鼠、獾、黄鼬等。

社会经济状况

林场现有职工51人,其中干部5人,技术人员4人。固定资产80万元。施业区内有3个乡镇,19个自然屯,2个驻山单位,社会人口5790人。通往林场的公路与哈罗公路相通,场部距哈罗公路1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312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08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973公顷,森林总蓄积114468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91公顷,疏林地7公顷,宜林地7公顷,苗圃3公顷。森林覆盖率66.5%。

林分类型:人工林总面积1606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81.4%,人工林总蓄积9709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85%。人工林幼林面积1056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65.8%;人工林保存率60%。天然林总面积367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8.6%;天然林总蓄积17127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5%。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973公顷,占林业用地94.8%。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143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69.1%;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53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5.7%。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始建于1961年,原是天然柞树林,建场后共抚育面积300公顷,出材0.12万立方米;改造面积350公顷,出材0.2万立方米。更新造林面积3000公顷,保存面积1437公顷,保存率为47.9%,成林率为37.2%。对已成林的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完成1000公顷次,出材0.3万立方米。近几年对早期营造的25年生落叶松林进行经营伐,采伐面积118公顷,出材1万立方米,并及时更新造林。建场到现在完成产值317万元,利润44.4万元,上缴税金15.9万元,育林基金82.4万元,其它上缴基金5.8万元。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37.4%提高到66.5%;活立木蓄积由建场初期的3.4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1.4万立方米。现在年生产木材0.15万立方米;年造林面积60公顷;年育苗3公顷,产成苗50万株,品种有樟子松、落叶松、各种绿化大苗等。

发展方向

在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到下个经理期森林覆盖率达到67.5%。现有宜林地136公顷,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增加红松、云杉、杨树等品种,使其比重达到3成以上。改造疏林地为高标准的有林地,增加混交林面积比重;培育优质林分,每公顷蓄积由现在的50立方米增加到76立方米。

发展项目

以保住天然林和建设生态林为重点,积极造林,合理经营利用一般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小木加工和养殖等项目。

林场场长:蔡春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