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花地钮菜 |
释义 | 产四川南部;生于荒地上,海拔1950—2150米。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 花药卵圆形,2室,室纵裂,略叉开。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具圆齿。子房深褐色,无毛。花期6—7月。 简介黄花地钮菜 种中文名:黄花地钮菜 种拉丁名:Stachys xanthantha C. Y. Wu 种别名 :地钮菜(四川南川),黄花水苏 (植物分类学报10卷3期)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属中文名:水苏属 属拉丁名:Stachys 国内分布:产四川南部;生于荒地上,海拔1950—215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命名来源:[Act.Phytotax.Sin. 10(3): 224. 1965] 中国植物志:66:022 系中文名:甘露子系 系拉丁名:Ser.Sieboldianae 组中文名:水苏组 组拉丁名:Sect.Stachys 亚族中文名:野芝麻亚族 亚族拉丁名: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亚科中文名:野芝麻亚科 亚科拉丁名:Lami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茎不增大,匍匐,在节上生纤维状须根。茎直立。纤弱,不分枝或在中部以上少分枝,四棱形,具四槽,在棱及节上有倒向具节糙伏毛,节间常伸长,比叶长很多。茎生叶长圆状卵圆形,长4—10厘米,宽1.8—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平截或宽楔形,边缘为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上面绿色,在边缘密生余部疏糙伏毛,下面较淡,沿肋及侧脉上疏生糙伏毛,余部近无毛,侧脉3一4对,上面不明显或多少凹陷,下面显著且带白色,叶柄长1—5厘米,近于扁平,被糙伏毛;苞叶向上渐变小;最下方卜对苞叶与茎叶同形,基部截平,具短柄,柄长不及1厘米,上部苞叶披针形,无柄,稍长于或短于轮伞花序。轮伞花序通常6花,组成长5—12厘米的穗状花序;下部的2—3个轮伞花序远离;上部的密集;苞片少数,线状披针形;短小;长不及1毫米,无毛,早落;花梗短小,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狭钟形,长8毫米,外面沿脉上被具节刚毛,内面无毛,10脉,明显,次脉在萼筒中部以下多少明显,齿5,近等大或后3齿稍大,长三角形,长2.5—3毫米,先端具刺尖,尖头长0.5毫米,边缘有具腺微柔毛。花冠黄色,长1.5厘米,冠筒长9毫米,向上渐扩大,外面前方在毛环上呈浅囊状膨大,内面近基部有斜向微柔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外面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长圆状卵圆形,长5毫米,宽3毫米,先端具波状齿,下唇水平开张,外面极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轮廓近圆形,长7毫米,宽6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近圆形,宽5毫米,侧裂片卵圆形,宽约2毫米。雄蕊4,前对较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扁平,先端微增大,中部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纵裂,略叉开。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具圆齿。子房深褐色,无毛。花期6—7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南部;生于荒地上,海拔1950—215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