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病毒
释义

黄病毒属(Flavircls)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该类病毒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传播而引起感染。过去曾归类为虫媒病毒。在我国主要流行的黄病毒有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

简介

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这类病毒通常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传播,故过去曾归类为虫媒病毒(arbovirus)B组。由于“虫媒病毒”一词在分类学中含义不够准确,所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在我国,主要的黄病毒成员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

这类病毒结构相似,大多数是20面体立体对称的有包膜的RNA病毒。它们能在节肢动物(如蚊、蜱、白蛉等)体内增殖,对节肢动物不致病,但可以通过昆虫叮咬传染给脊椎动物或人,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多数的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脑炎或脑脊髓炎以及全身性感染等。由于节肢动物既是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其分布受地理与气候的影响,故所致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分类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包括3个病毒属,即黄病毒属(flavivirus)、瘟病毒属(pestivirus)和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共有60多种病毒。由于黄病毒在病毒体形态结构、传播媒介以及所致疾病等方面与披膜病毒科中的甲组病毒相类似,曾经被归入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的黄病毒属。根据黄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复制方式及形态发生学等方面的特点,1986年被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独立命名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主要包括登革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等。

共同特征

1.病毒呈小球形,直径多数为40~70nm,该病毒表面有脂质包膜,其上镶有糖蛋白组成的刺突,包膜内为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蛋白,中性含病毒RNA。

2.病毒基因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均在细胞质中增殖。

3.病毒对热、脂溶剂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在PH为3~5的条件下不稳定。

4.病毒的传播媒介是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这些节肢动物又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人、家畜、野生动物及鸟类动物受其叮咬后感染。

乙型脑炎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国外亦称为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virus) ,是通过蚊叮咬传播,引起乙型脑炎的病原体。乙型脑炎多发于春夏季,10岁以下儿童多发,近年来,成人及老年人患者相对增加。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死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生物学性状

乙脑病毒包膜表面有刺突为血凝素,在pH6.0~6.5范围能凝集雏鸡、鸽和鹅的红细胞。该病毒最易感染的动物为乳小鼠,经脑内接种病毒后,多于3~5天发病,感染鼠脑组织含大量病毒。病毒在地鼠肾-幼猪肾等元代细胞及C6/36蚊传代细胞中均能增殖,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乙脑病毒抗原稳定,很少变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分离的病毒株之间无明显差异,应用疫苗预防效果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在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致乏库蚊和白蚊伊蚊。在我国南方此病流行高峰在6~7月,东北地区则为8~9月,与各地蚊密度的高峰相一致。蚊感染病毒后,一定条件下,病毒在其唾液腺和肠内增殖,此时若蚊叮咬猪、牛、羊、马等家畜,均可引起感染。动物感染后一般出现短暂病毒血症,并且不出现明显症状。感染的动物成为传染源。带病毒的蚊叮咬易感染动物形成蚊→动物→蚊的不断循环。若蚊叮咬易感染人则可引起人体感染。幼猪是乙脑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和扩散宿主。蚊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故蚊不仅是传播媒介,还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皮下毛细血管壁和局部淋巴结处增殖,少量病毒入血,随血液播散到肝、脾的单核吞噬细胞中继续大量增殖后,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发热等全身不适。若不再发展,则为顿挫感染。少数病人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或其防御功能被超越,病毒侵入脑组织内增殖造成脑实质及脑膜病变,表现为高烧,惊厥或昏迷等症状。部分幸存者可遗留痴呆、偏瘫、失语、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病毒分离

取患者发病初期的血液、脑脊液和尸检脑组织,接种于C6/36、BHK-21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亦可用乳鼠脑内接种法分离病毒,但敏感性低于细胞分离法。

(二)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

用免疫荧光法和ELISA均可检测到发病初期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的一闹病毒抗原,阴性结果具有早期诊断意义。采取患者双份血清(两次间隔时间1~2周)做血凝抑制试验,若抗体效价增高4倍或4倍以上可以确诊,单份血清效价320有诊断价值。

四、防治原则

防蚊和灭蚊、消灭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在易感染人群(10岁以下儿童)中进行脑炎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环节。给流行区的幼猪接种疫苗,有可能控制乙脑病毒在猪及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是引起登革热的病原菌。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中南美洲地区。近年,在我国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发生该病。

一、生物学性状

登革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根据抗原体不同,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有交叉抗原。该病毒易在蚊体中增殖,可在蚊体胸内接种培养,也可用白蚊伊蚊的带传细胞(C6/36)或地鼠肾细胞进行培养。初生小鼠对登革病毒敏感,但用3周后或成鼠接种该病毒则很少出现症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登革病毒储存在人和猴的体内,通过伊蚊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毛细管内皮和单核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流播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皮肤出血及休克等。登革热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一般初次感染者症状较轻,一周内恢复。再次感染者症状较重,往往出现登革出血/登革休克综合症,死亡率高达5%~10%。

三、微生物检查与防治原则

取病人早期血清标本接种于白蚊伊蚊C6/36株细胞,可分离登革病毒,用ELISA可检测登革热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取病人早期与恢复期血清,检测血凝抗体,如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长,则有诊断价值。用ELISA检测登革病人血清的特异性抗体,由于该抗体出现比IgG早,可用作早期诊断,发病第五天抗体阳性率为80%,至第6~10天达99%。

登革病毒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亦称苏联春夏型脑炎病毒(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 virus),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该病毒首先在前苏联东部发现,中欧与德国亦有病例报告,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的一些林区曾有流行。

森林脑炎病毒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近似。动物感染范围广,小鼠最为敏感,多种途径接种均能感染。该病毒在原代鸡胚细胞和地鼠肾传代细胞培养中生长,并引起病变。

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蜱为传播媒介。病毒在蜱体内增殖,并经卵传代,也可由蜱携带病毒越冬,蜱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在自然状况下,病毒由蜱传染森林中的兽类及鸟类,在动物中间循环。易感人群进入林区被蜱叮咬而感染。此病毒亦可通过肠胃道传播。人感染后经7~14天潜伏期突然发病,出现高烧、头痛、昏睡、外周型弛缓性麻痹等症状,病死率30%,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森林脑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与乙脑病毒相似。

灭蜱和防蜱叮咬是预防森林脑炎的重点。在林区工作者应做好个人防护。目前在我国林区使用的灭活组织培养疫苗安全有效。减毒活疫苗正在研制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