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桓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桓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位于辽宁省东部,距桓仁县城70公里,总面积1.5万公顷。由最高峰老秃顶子山放射成三条河流分别注入浑江、太子河,最高峰老秃顶子海拔1376.3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地理位置在东经124° 49 '06 "— 124 °57 '08 ",北纬41° 16 '38 "— 41° 21' 10 "。属长白山龙岗支脉。森林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

中文名:桓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辽宁省东部

面积:1.5万公顷

生态: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生态系统

气候条件: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有资源:双蕊兰

生态

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有古化石孑遗植物紫杉、天女木兰,世界独有的孑遗植物双蕊兰。该区是一个重要的天然物种的基因库,生物学科的研究基地,主要是保护和恢复红松-阔叶混交林的顶级群落及生态系统。

自然概况

地理方位

老秃顶子保护区属长白山龙岗支脉。

森林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 土壤以棕壤和暗棕壤为主,棕壤为本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的落叶阔叶林中,暗棕壤为本区的垂直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900m 以上的中山草甸和暗针叶林中,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 总坡向东南,坡度在11—21度之间。海拔高度510m—640m。主风向多为南风或东南风。

气候条件

老秃顶子保护区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中的辽东冷凉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6.3℃,绝对最高气温37.2℃,绝对最低气温—35.7℃,≥10℃年有效积温为3005℃,年降水量为870--1060mm,是辽宁省最湿润地区;无霜期为133天。

生物资源

资源综述

该区植物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20科1141种,区系成分复杂,包含有东亚-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植被类型多样,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中包括在该区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老秃顶子保护区水平地带性原生型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垂直地带性质北温性云冷杉暗针叶林,属长白山、阔叶混交林林的西南延伸部分,日伪时期的掠夺是破坏和下部开垦耕地,原生型顶级群落已破坏殆尽,再加上上述经营过程,形成了次生林的不同演替阶段,森林覆盖率为97%;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蒙古栎林、山杨,白桦林、杂木林,和柳叶绣线菊灌丛、锦带花灌丛及红丁香灌丛等。

保护区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的西南边缘,并具有向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性(亦有专家认为是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经专家鉴定的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种,其中一级:人参、紫杉;二级:双蕊兰、黄檗、刺人参、刺楸、核桃楸、红松、水曲柳、紫椴、钻天柳、无喙兰、天麻、平贝母、野大豆、黄蓍、狭叶瓶尔小草。其中孑遗植物双蕊兰是该区的独有物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陆生脊椎动物63科,222种;昆虫131科,7088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一级:金雕、大鸨、紫貂、麝;二级:水獭、黑熊、朝鲜河麂、鸳鸯、雀鹰、松雀鹰、苍鹰、秃鹫、雕鸮、领角鸮、红角鸮、灰林鸮、长尾林鸮、红隼、红椒隼、游隼。

特有植物:双蕊兰

双蕊兰(Diplandrochissinica)是兰科最原始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唯老秃顶子独有物种。腐生习性,终生不具绿叶腐生小草本,与某一类真菌共生,它与某一类真菌共生,繁殖方式至今还是个谜。它的分布区域极其狭窄,种群数量出现逐年减少现象。

老秃顶子目前发现4处,其中保护区东坡3处,西坡大东沟管理站1处。 老秃顶子北坡高压线附近发现一处,分布在小岗脊的柞树林内。第一次发现是在93年8月14日(94年、95年、96年、97年没出),面积为50平方米,共计29株。往后逐年减少,98年2株,99年1株,2000年3株,2001年2株,2002年没出,地被物有蛇白蔹等。

保护区沟里象鼻子沟,早在1964年有记载,有专家在象鼻子沟首次采到双蕊兰(模式标本藏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标本室)。1982年有关兰科专家前来采集,发动保护区工人上山调查,历时18天时间,100多人次,但是没有找到。2001年,再扩大种群数量调查时,于8月22日在此发现两处,共计3株,其中有2株长势良好,有1株已经变为褐色枯萎。这两处都分布在离小岗脊20米处,四周林分为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有椴树、楸树、柞树、色树等。地被物有木贼、猴腿蹄盖蕨、蛇白蔹等。

老秃顶子西坡大东沟管理站鸿雁护林防火检查站发现一处,这一处是在1986年发现过,共计8株(因分布区域偏僻,科研力量不足,87年—99年没有观测)。在2001年扩大种群数量调查时发现了24株,面积70平方米左右,分布在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内,地被物有猴腿蹄盖蕨 、悬钩子等。

管理状况

保护状况

保护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植物带分布明显,野生动植物种源丰富;由于地处大伙房水库上游,东南北麓河流汇入浑河水系的苏子河流入大伙房水库,所以,这里又是大伙房水库水源涵养林基地。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1981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建立十年来,管理处加强了保护管理措施,使该区的植被得以恢复,林木蓄积量得以增加,野生动物资源得到发展,其中黑熊、蛇类资源量为辽宁之首,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自然资源基本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保护区的主要的创收来源是旅游服务业、资源收获和资源补偿费,年净收入分别为24.01万元、10.19万元、5.18万元,分别占年创收总净收入的54.24%、23.02%、11.70%(徐海根,2001)。资源收获的主要收入是林木间伐和清理风倒木、枯木、病腐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创收方式调整为走生态旅游业发展道路。

林木良种基地

从1976年开始营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1984年被列入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1990年9月经林业部种苗站和省市林木种苗管理站联合验收合格。1991年开始二期续建工程。到目前已经建成总面积为2612亩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中:种子园1114亩(红松260亩,562个无性系,日本落叶松744亩,86个无性系,水曲柳110亩,85个无性系)。子代测定林439亩(红松157亩,562个家系,日本落叶松267亩,520个家系,长白落叶松15亩,22个家系)。硬件和改建母树林804亩(红松539亩,云冷杉母树林165亩,裂叶榆100亩)。日本落叶松展示林255亩。

旅游资源

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鬼斧神雕,造就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具有长白山的种群复杂,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的森林生态特征,“东北小长白”生态景观。辽宁第一峰山势宏大,沸云似海,蔚为壮观;冰壶沟的云天瀑布、百瀑川;靖宇潭,古树参天,暖流潺潺;天桥河的蟾蜍石、盘龙腾等自然景观,春季野花烂漫,百鸟争鸣,金秋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呈现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图画。

老秃顶子不仅巍峨高耸,雄、险、奇、秀,登到多半山腰叫做二顶子的地方时,有当年东北抗联的军部遗址和屯粮遗址。1934年秋天,杨靖宇将军率抗联队伍,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根据地,痛击日本侵略者。那里还有文化大革命中修建的防空洞和作战指挥部。

山顶宽阔平坦, 有千余平方米范围草木不生,“老秃顶子”由此得名。一块巨大的天外来石落在山巅,上刻“辽宁第一峰”。一边牌子上书:辽宁第一峰,海拔1367.3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山上驻有雷达部队。山脚下一处人工修的水池,这是林业部门特意修建的,主要是蓄水,为周边的野生动物提供饮水,经常有黑熊、野猪等动物到池边饮水。

森林游览景区

云海观赏小区面积12000平方米;瞭望塔只允许10人/次,每次滞留1小时;东西湖瀑布在一条线路上,山道合计长10公里;鸿雁瀑布山道长1250米;太子河源头山道长1500米。

野生动植物观赏景区

东北虎观赏小区,游人可观赏面积720平方米;植物园面积为42.6公顷,可进入面积为14.2公顷。森林狩猎区面积340.32公顷。

燕东植物园

总面积15公顷,栽培各种珍稀植物1100多种。有完整、齐全的动植物标本馆500平方米,现有动植物标本2178种,是科普教育的好课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