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化学位移 |
释义 |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1950年,W. G. Proctor 和当时旅美学者虞福春研究硝酸铵的14N NMR时,发现硝酸铵的共振谱线为两条。显然,这两条谱线对应硝酸铵中的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即核磁共振信号可反映同一种核的不同化学位移。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与独立的质子不同,它的周围还有电子,在电子的影响下,有机化合物中质子的核磁共振信号的位置与独立的质子不同。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既是原子核如质子由于化学环境所引起的核磁共振信号位置的变化。 定义由于有机分子中各种质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屏蔽效应,因此在核磁共振谱的不同位置上出现吸收峰。 但这种屏蔽效应所造成的差异是非常小的,难以精确的测出其绝对值,因此需要一个参照物(reference compound)来做对比,常用四甲基硅烷(CH3)4Si(数字下标)(tetramethylsilane,简写为TMS)作为标准物质,并人为将其吸收峰出现的位置定为零。(TMS中,Si原子电负性较小,电子云可以较多的流到甲基上,因此H核电子云密度大,其屏蔽系数几乎比其它所有物质的都大,若它的化学位移定为零,则其他化合物H核的共振频率都在左侧,因此其它有机试剂的化学位移δ都是负值。) Protons are sensitive to their chemical environment -- electron moving near them produce their own magnetic field, that changes the external field experienced by the proton. Protons in different chemical environments therefore experience slightly different magnetic fields and absorb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of the different protons are expressed as chemical shifts relative to a standard. Teramethylsilane(TMS) is widely used as a standard because it is inert and has a spectrum with a single absorption. 计算方法待测物中加一标准物质(如TMS),分别测定待测物和标准物的吸收频率nx和ns,以下式来表示化学位移d:化学位移(d)=(信号位置-TMS峰的位置)X106/核磁共振所用仪器的频率MHz,用ppm单位表示化学位移与仪器的频率无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