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星唱片 |
释义 | 华星唱片(Capital Artist),华星唱片(英语:Capital Artist)是香港一间唱片公司。自1971年正式成立后,不少天皇巨星均是出自旗下,如罗文、梅艳芳及张国荣等。华星唱片在2001年被误传结业,但早于1996年已经被SCMP集团收购。 华星唱片(英语:Capital Artists)是香港一间唱片公司,现为丰德丽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资附属机构。自1971年正式成立后,不少天皇巨星均曾罗致旗下,如罗文、甄妮、成龙、梅艳芳及张国荣等。在70年代-80年代,叱咤一时的华星唱片,旗下歌手的数目高峰时多达数十位,在80年代的乐坛更与宝丽金(现为环球唱片)并驾齐驱。 华星唱片初时为TVBI之附属机构,在1996年被南华早报集团收购,在2001年10月20日将余下十数名员工遗散并宣布公司停止运作,但保留公司品牌、商标及一切歌曲版权,直至2008年由商人林建岳旗下丰德丽收购,并成为东亚唱片 (集团) 旗下品牌。重组后签约旗下歌星包括:杨千嬅、苏永康、刘浩龙。 在20世纪70、80年代叱吒一时的华星唱片公司,旗下歌手数目高峰时多达几十位,在80年代的乐坛更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现名环球唱片)并驾齐驱。 华星历史 1971年 华星唱片公司正式成立,初时主要为举办演唱会及为TVB代理唱片之发行,并未有香港歌手加盟及推出专辑。 1982年陈美龄从娱乐唱片转会加盟,成为华星唱片旗下第一位香港歌手并推出华星第二张唱片“漓江曲”(CAL-01-1002)。 1982年张国荣(2003年4月1日逝世)加盟,成为华星唱片旗下第一位男歌手。 1982年 与TVB合办“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梅艳芳(2003年12月30日逝世)获得冠军后签约华星唱片。另外,罗文(2002年10月18日逝世)、张国荣、陈洁灵及甄妮等前后也在同公司,令华星唱片成为80年代独当一面能拥有多名巨星的唱片公司 1983年罗文从百代唱片 转会加盟,在华星6年内演绎不少名曲。 1983年 发行香港首张以镭射唱片( Compact disc )形式推出的粤语唱片。“华星雷射首选猛碟第一辑”(CD-02-1001)。 1986年 黎明在「第五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铜奖,签约华星,但发展平平,至转到宝丽金唱片才受重视。 1987年 张国荣离巢过档新艺宝唱片公司。 1995年 为提高唱片销量,华星带头将唱片售价一律减至港币HK$88。 1996年 正式被SCMP集团收购,之後传出出售华星,但总经理吴雨即时作出否认。 1997年 推出已离巢的郑秀文及许志安的《情侣双打》唱片,引来两位当事人不满,华星也开始走下坡。同年「新秀歌唱大赛」改名为「全球华人新秀歌唱比赛」。 其后此比赛转由英皇娱乐及TVB合办。 1998年 当时贵为华星老臣子的梅艳芳公开炮轰华星,在未通知下推出其精选碟 2001年 车婉婉公开表示对华星失望,因她在华星期间只出了一张唱片。同年,新秀出身的杨千嬅及邓健泓相继离开华星,分别签约新艺宝及正东唱片公司。 2001年10月20日 遣散十五名员工,只有两名员工留职至月底,馀下的歌手合约未有交代。 2003年11月,曾任职EMI、BMG、Warner等唱片公司的Jacqueline 加入华星唱片任版权经理一职。她于加入华星唱片前为洲立影视之品牌经理,负责邵氏影片品牌。 2004至05年期间,华星唱片推出了《成人儿歌》、《梅忆录》、《影视红声》、《雏凤鸣剧团经典戏宝-李后主/俏潘安》、《张国荣History - His Story》及DSD 数码复刻系列等等。《梅忆录》更荣获IFPI最畅销十大广东唱片之一。《梅忆录》及《张国荣History - His Story》两张专辑之部份收入分别为关怀爱滋及儿童癌病基金筹款。 2005年,根据南华早报集团年报,华星唱片出版有限公司于2004年度录得九百四十万元纯利。 2006年,根据南华早报集团年报,华星唱片出版有限公司于2005年度录得一百五十万元纯利。同年香港音乐工业受非法下载及盗版影响,很多唱片公司均录得亏损。 2008年宣布由商人林建岳旗下丰德丽购入华星唱片,据知收购价达8,800万元,成为东亚唱片一部分。其后东亚开始以“东亚+华星”的名义为前歌手重新发行部分唱片。 2010年5月14日,香港乐坛天后杨千嬅正式由东亚的姊妹公司A Music转投东亚唱片的附属品牌华星唱片,成为华星旗下首个回归的女歌手。并于10月7日推出回归华星后全新唱片《Home》EP。 2010年10月18日,男歌手刘浩龙正式由东亚转调至其附属品牌华星唱片,成为华星旗下首个回归的男歌手。并推出转调后第一首派台歌曲《冇事,有心》。其后,东亚女歌手韩红亦转调至华星。 2011年1月7日,男歌手苏永康正式加盟华星唱片,成为继刘浩龙后第二位回归华星的男歌手。 新秀歌唱比赛初期由华星主办,后转由英皇娱乐及香港无线电视合办。 歌手列表(1972-2001)男 石修(1971年) 1977年转到娱乐唱片 罗文(1982年-1989年) 1989年转到百代唱片 (已离世) 张国荣(1982年-1987年) 1987年转到新艺宝唱片 (已离世) 吕方(1984年-1990年) 1990年转到华纳唱片 刘德华(1985年) 1986年转到百代唱片 梁朝伟(1985年-1992年) 1994年转到艺能动音 成龙(1986年-1989年) 1989年转到滚石唱片 杜德伟(1986年-1990年) 1990年转到滚石唱片 许志安(1986年-1997年) 1997年转到正东唱片 伦永亮(1988年-1990年) 1990年转到嘉音唱片 郑少秋(1987年) 1987年转到娱乐唱片 黎明(1987年-1990年)1990年转到宝丽金唱片 苏永康(1987年)1989年转到新艺宝唱片 谭耀文(1989年-1994年) 1994年解约,1996转到力图唱片 梁汉文(1989年-2001年) 因华星唱片结业而解约,2003年转到金牌娱乐 徐镇东(1990年-1993年) 1993年退出歌坛 郭富城(1991年-1993年) 1993年转到华纳唱片 常宽(1992年) 1993年退出歌坛 张宇(1993年-1994年) 1995年转到百代唱片 唐文龙(1994年-1996年) 1996年转到波丽佳音 海俊杰(1994年-1997年) 1997年退出歌坛 陈奕迅(1995年-2000年) 2000年转到英皇娱乐 刘浩龙(1997年-2001年)因华星唱片结业而解约,2004年转到正东唱片 古天乐(1998年-2001年)因华星唱片结业而解约,2003年转到大国文化 邓健泓(1998年-2001年)2001年转到正东唱片 梁浩贤(2000年-2001年) 2002年退出歌坛 女 沈殿霞(1971年—1983年) 1984年转到丽风唱片以及娱乐唱片(已离世) 赵雅芝(1971年) 1971年退出歌坛 李司棋(1971年) 1971年退出歌坛 陈美龄(1982年-1984年) 1984年退出歌坛 梅艳芳(1982年-2001年) 1997年转到艺能动音,2001年转到大国文化(已离世) 陈洁灵(1982年-1986年) 1986年转到华纳唱片 汪明荃(1983年-1984年) 1984年转到娱乐唱片 关菊英(1985年-1987年) 1987年退出歌坛 文佩玲(1986年-1988年) 1988年转到百代唱片 甄妮(1987年-1988年) 1988年转到新力音乐 江欣燕(1988年) 1990年退出歌坛 林楚麒(1988年-1990年) 1990年退出歌坛 郑秀文(1989年-1995年) 1995年转到华纳唱片 林忆莲(1992年-1994年) 1994年转到滚石唱片 车沅沅(1992年-1995年) 1995年解约,1996年转到BMG唱片(改名为车婉婉) 白嘉倩(1993年) 1993年解约 毛阿敏(1993年-1994年) 1994年退出歌坛 李美琳(1993年-1996年) 1996年转到新力音乐(改名为李玟) 戴恩玲(1994年-1995年) 1995年退出歌坛 周海媚(1995年) 1995年退出歌坛 朱洁仪(1995年) 1995年退出歌坛 陈奕(1995年—1997年) 1997年退出歌坛 杨千嬅(1996年-2001年) 2001年转到新艺宝唱片 何超仪(1996年-1997年) 1997年解约,2006年复出转到东亚唱片 (集团) 何韵诗(1996年-2001年) 2001年转到百代唱片 欧倩怡(1997年-2001年) 2001年因华星唱片结业而解约 曾嘉莉(1999年—2001年) 2001年因华星唱片结业而解约 组合 张崇基 张崇德(1993年-1994年) 1995年解约 小虎队(1992年-1994年)1994年退出歌坛 重开后歌手列表(2010年至今)女歌手:杨千嬅,韩红 男歌手:苏永康,刘浩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