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信息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以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组建而成。目前,信息学院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有物理电子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与通信二个工程硕士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达3000多名,研究生近200名。 信息学院现有教职工150多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5人,在职攻博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2人。 组织机构学 院 行 政 院 长:王加贤 副院长:蔡灿辉 郑力新 蒲继雄 办公室主任:张燕萍 电气工程系系主任:方瑞明 电气工程系系副主任:卢小芬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金福江 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凌朝东 通信工程系系主任:冯桂 光电技术系系主任:庄其仁 电工电子教学部主任:林其伟 大学物理教学部主任:舒建华 实验室秘书:刘一平 学 院 党 总 支 总支书记:郑黎鴒 委 员: 王加贤 郑力新 林其伟 庄其仁 总支秘书: 陈巧贞 学 院 团 委 团委书记: 黄 宁 学 术 委 员 会 主 任:王加贤 委 员:郑黎鴒 蔡灿辉 郑力新 蒲继雄 庄其仁 冯 桂 凌朝东 金福江 方瑞明 卢小芬 林其伟 舒建华 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 主 任:郑力新 委 员:王加贤 郑黎鴒 庄其仁 冯 桂 凌朝东 金福江 方瑞明 卢小芬 林其伟 舒建华 秘 书:翟云 学 院 工 会 主 席:戴在平 副主席:张燕萍 委 员:吴志军 张家冰 王佳斌 翟云 孙小芳 刘一平 女工部主任:刘一平 女工委员: 孙小芳 詹瑜坤 戴茵茵 办学条件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建设、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多门省级优秀课程;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实验室被评为厦门市重点实验室。学院实验室面积近10000平方米,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近年来,学院与厦门、泉州10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在厦门软件园建立嵌入式技术实验室,试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实践平台。 重点学科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是福建省重点学科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学院历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 、EI收录120篇,被引用300多篇次;出版专著、教材10部;取得专利12项。信息学院的各个学科在长期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光传输与非线性光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图像编码与传输、图像图形处理与模式识别、信号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电子电路系统及设计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学院领导院长 王加贤,职称教授,负责学院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 学院党总支书记 郑黎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负责学院教师考核、学生工作,党团建设工作。 副院长 蔡灿辉,教授,负责学院科研工作。 副院长 郑力新,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副院长 蒲继雄,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研究生工作。 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项,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10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承担厦门、泉州市政府科技项目20多项,横向科技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300多篇;获授权专利18件。与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福建移动通信产业联盟,参与组建福建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2007年11月承办信号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2008年11月承办全国光学学术年会,2009年承办全国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派出教师赴美、德、日等国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迈阿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日本新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或合作研究的关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