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释义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简称: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或华附南海分校等,于2002年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部)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政府合作创办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全寄宿。从1888年建校到2002年,学校经过多次更名与合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学生接受中文、法语、英语三语教学,特别是法语及法国文化的学习,为学生进入法国高等院校做准备。

中文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外文名:Nanhai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南海实验高中

创办时间:2002

类别:私立高中

现任校长:李卫东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

主要奖项: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官方法语校名:Lycée éxperimental de Nanhai, Rattaché à l'Université Normale de la Chine du Sud;官方英语校名:Nanhai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成立于2002年9月,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南海区桂城政府还有桂城投资发展公司强强联手创办,占地130亩,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东平二路,是一所现代气息与古典韵味的半私立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奥林匹克学校,面向全广东省招生,佛山市和广州市的学生报读能获得政策优惠,在广州市的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简称:中考)为提前批类的学校。现任执行正校长为李卫东校长,栗成林、邹国强和梁建伟为执行副校长,正校长为时任华师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的吴颖民校长。

交通状况

佛山市的交通网络发达,可供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出租自行车、出租汽车、地铁、飞机场、公共汽车等,特别是佛山新建的全国第一条城际地铁——佛广地铁,能便捷地来往于佛山与广州之间,离学校最近的南桂路地铁站只需搭乘十多分钟的公共汽车就能到达地铁站附近。于是原来学校来往于佛山与广州之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车便取消了。

师资

该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派出的一批优秀教师、在全国招聘的骨干教师和来自全国名牌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组成。教职工188人,现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占在职教师的30%,教师学历本科率达100%。但自2011年南海区教育局入主该校后,原来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调来的那只占少数的精英老师都基本已调走,不过原来由南海区教育局挑选的那一批富有经验的老师还继续留校任教。

设施

该校校园环境优美,现代与古朴完美融合,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该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所有教室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配有电视、空调、音响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乐器室、美术室、心理辅导室、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辅助设施一应俱全。该校给其每个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运动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多功能体育馆、标准化游泳池、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篮球场、标准排球场等的运动场所。体育器材齐备,运动空间充足,但如游泳池之类的运动设施学生并未能真正使用。在生活设施方面,该校建有四栋6层的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宽敞、明亮、舒适,生活设施齐全,每间宿舍都配有空调、太阳能热水、两个卫生间及阳台等,但部分宿舍早已年久失修,除了为限制学生通信自由而在每间宿舍新置的电话外,其它旧设施的更换问题该校领导层并未正视。

学校历史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着莫大的渊源。回顾历史,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系列更名与合校的结果。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由岭南大学附属中学、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华南联大附属中学、广东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四所中学合并,组成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合校后,学校高中部设在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原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初中部设在永汉路(即现北京路)仰忠街原华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址上。

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石牌分校(即今日中山大道西校本部所在)于1956年8月成立。经过两年的建设,1958年8月,该分校初具规模,华南师范师学院附属中学校本部搬到石牌,撤销石牌分校。少量教师留在原来的学校本部,另设华南师范师学院附属中学广州分校。1962年7月,华南师范师学院附属中学广州分校更名为广东实验学校,成为一所独立学校,即现在的广东实验中学。

1960-1961年,学校曾短暂改称广东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广州市第六十一中学。1982年学校正式启用现名。

1952年合校时,少部分原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与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随中山大学搬迁,另组学校,即今之中山大学附属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山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部改称广州市第六中学。1999年,中山大学附属学校复建中学部。今日的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则为1993年成立的民办中学。故今日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与中山大学附属学校皆不同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四校合一前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合校前的四所中学,起码有三所是当时广州市的顶尖中学。合校后,一直是全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大量中共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女入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包括林彪、陶铸、刘兴元、周小舟、赵紫阳、尹林平、任仲夷等。文革时广东省第一张大字报亦出于该校。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或广东省领导人江泽民、温家宝、李岚清、李长春、张德江、陈至立、黄华华等多次到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目前校名由江泽民题写,校训由任仲夷提写。

90年代开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得到资金对校园进行大规模更新,包括填平原校园湖泊建成今日之运动场,原校办工厂、商店等拆除建成体育馆,原岗顶楼拆除建成办公楼,原红楼拆除建成聚清园,原校医院拆除建成奥校楼等等。至今,90年代前大部分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余的少量建筑(如南楼)也经过大规模翻新。

90年代初,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曾提供师资,协助中华英豪学校办学,后中断合作关系。

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南海区桂城政府还有桂城投资发展公司合作创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揭开了广东省教育史的新一页。

尽管学校一再坚称学校最早可追溯到1888年由美利坚合众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德(Andrew Patton Happer)医生阁下在广州市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创立的格致书院(Christian College in China),并但这引起了许多老校友的反对,校友林浪亲自撰文予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广东省教育厅称“华师附中所谓120周年校庆是一场欺世盗名的闹剧”,校友刘汝深、黄菘华、温盛湘、林江、赖诗逸也撰文予广东省教育厅,一同声讨该校岗顶校区(本部),虽然该校岗顶校区已举行了“120周年”的“盛典”,但为了尊重事实,所以在此仅中肯地承认其为1952年成立的。

校园氛围

该校秉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该校办学优势:1.政府投资办学;2.设备设施一流;3.师资力量雄厚;4.教学特色鲜明—分层教育、奥赛培训、外文(法语和英语)教学。该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多人。该校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分层教学为特色,开展按程度分层教学的实验,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在培养特长生、提高中等生、转化后进生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过死”的分班制度亦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差生”受到漠视,这是该校的一大弊病,这也考验着该校领导的协调能力。该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考成绩连年攀新,重点上线率和本科率均居佛山前茅,体现了强大的再造能力。

该校每学期都会有众多的活动开展,例如合唱节、天文周、科技月、义卖活动等,而且学校有几十种社团,涉及多个领域,例如音乐社、文学社、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与执信中学合作开办)、Bien摄影社等。炳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农活动,每年都会组织高二的学生到贫困山区参加学农活动。就是在这种活跃的校园学术氛围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如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海南省、四川省、新疆自治区、广东省清远市等地的学生,而且还吸引外国的学生慕名前来就读,如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大韩民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的学生,以至于外地学生的比例大于佛(山)广(州)学生所占的比例。每年该校都会组织学生出国进行交流,并且该校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参加AFS的考试。因为该校人才辈出,能歌善舞、文武双修者众,会吹萨克斯管、会弹古筝、会表演口技等等的精英学生大有人在,实属世间少有之奇才,其中中法班的学生特为尤甚,所以总会在AFS考试中成为全场的焦点,选送学生几乎百分之一百能考取理想的交流目的国,为校争光。

生活作息时间简表(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起床 6:20

早餐 6:25 — 7:05

预备 7:05

早读 7:10 — 7:25

预备 7:33

第一节 7:35 — 8:15

预备 8:23

第二节 8:25 — 9:05

早操或者眼保健操 9:05 — 9:33(星期一升旗、双日课间操、单日眼保操)

预备 9:33

第三节 9:35 — 10:15

预备 10:23

第四节 10:25 — 11:05

预备 11:13

第五节 11:15 — 11:55

午餐 11:55 — 12:55

午间就寝 13:00 — 14:25

预备 14:48

第六节 14:50 — 15:30

眼保健操 15:30 — 15:35

预备 15:43

第七节 15:45 — 16:25

预备 16:33

第八节 16:35 — 17:15

晚餐 17:25 — 18:30

预备 19:05

晚读 19:10 — 19:35

第一节晚修 19:35 — 20:30

预备 20:43

第二节晚修 20:45 — 22:00

睡前准备 22:30 — 22:40

晚间就寝 22:45

说明:作息时间统一以音乐电铃为号。(如停电,上下课以吹哨子为号)

“吃得苦中苦,方为附中人”——学生

走进校园,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呼吸者清新的空气,沐浴着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下的缕缕暖阳,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在操场、书店等无处不见学生在埋头苦读的身影,他们心中时刻都铭记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位附中人”,这就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的学生。由于该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为了方便管理学生,遂对学生作出如下分类:

1.走读生:多数为离家较近的学生,每天中午返学后还有下午放学后都可以自由进出学校;

2.周末归家学生:多数为希望留于学校自习者,他们周日晚至周六中午没有经过校方批准不得出校。每个星期的周六返学后都可以回家;

3.长住生:多数为离家较远的学生。他们周日晚至周六中午没有经过校方批准不得出校。每周周末可在申请通过后离校。一个月可放一次假。

中法班(Classe Franco-Chinoise)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炳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基础课程中心的优良传统,2003年在法国使领馆、法国文化协会还有一些知名法国公立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中法班,由该校国际部管理,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教育部批文的合法的高中阶段中法教育合作项目,该班学生是目前广东地区中学阶段中外合作教育项目中生源最好的。学生毕业后通过国内高考及法国教育部门承认的法语水平考核,可依据成绩同时选择入读法国高等院校或中国高等院校。随着中国人赴法国留学的人数日渐增多,对赴法留学的门槛亦随之提高,现在许多大学都要求学生的TCF成绩在350分以上,才有可能获得录取通知书,不过因为该校的学生比较刻苦,综合水平较高,成绩较优异,所以在学校的交涉下可适当降低门槛,但是法国驻华大使馆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有400分以上,否则将不会获得签证。近年来由于有部分中法班的校友误信学校及学长、学姐的华丽言辞,并不重视发育外的科目的成绩,导致即使有录取通知书也不能获得法国驻华大使馆的签证而无法出国读书。

该班学生同时接受中文、法语、英语三语教学,特别是法语及法国文化的学习,为学生进入法国高等院校做准备,不过由于英语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简单,中法班班学生英语水平堪忧。

在轻松的环境中,在国际部开展的各类有关法文的讲座、法语周(由法国领事馆协助开展,有法文歌唱比赛、法文海报比赛等活动)等的环境下,每届中法班的毕业生都英才辈出。每到高二都有来自法国或其他国家的学生来到中法班进行一年的学习交流,而且每届学生都会有一次机会到法国进行短期的交流,并且此后还会有来自法国姊妹学校的学生来学校进行短期的交流。

国际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国际部成立于 2003 年,主管中法班,旨在立足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秀的教育积淀基础上,吸纳国外文化教育中先进的元素,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机会,启发他们多向而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扎实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教育基础上开拓视野,成为极具市场竞争力、能实际解决各种问题的现代人才。主任是由华澳国际会计学院吴惠鹏院长兼任。

办学优势

1.法国留学,学生入读公立大学每年的学习及生活花费约3-6万人民币(法国不同地区物价有差异),是留学西方发达国家中花费最低的。

2.国内法语人才稀缺,掌握中、法、英三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国际语言,拥有中国及欧洲教育背景和高度的专业素质,无论在欧洲还是回国,在谋取高薪高职上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3.法国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体系严谨,专业设置齐全,采用欧洲新学制(3年本科、2年硕士、3年博士),学分为其它欧盟国家认可,优质的教育质量世界公认,且凭本科阶段成绩,可直接申请就读硕士。学校宣称近年中法班毕业生考取法国大学本科率都达到了70%以上,但是有学生发现被法国大学录取的学生中有的一人被多所大学录取了,但是学校却把把它当做多人被录取,实质上并没有70%以上的人被录取,实为造假。考到的高等院校分别为法国的精英大学——法国国家应用工程师学院(INSA)、鲁昂工程师学院;“时装界的哈佛大学”——巴黎高等时装设计学院;法国律师的摇篮——巴黎第二大学法律专业;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等48所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高等院校。2011年被法国大学录取的学生比率为60.27%。

4.中法班的师资一流,除了学生配备有原版法国进口的教材外,每个班还配备有多名硕士以上学历的外教(曾有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英语外教),英语课实行全外教教学;来自中国的教师也是本科以上学历,皆为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如中国的法语老师Cerise老师,她初中、高中都毕业于佛山市最有名的佛山市第一中学,而且在毕业时就以全市文科第四名的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本科毕业后,她在学习法语后,考取了到法国南部的保尔·瓦雷尔大学(又名蒙彼利埃第三大学,Université de Paul-Valéry)攻读法国文学的机会并获得了该大学的法国文学硕士学位。

学生配置

“一个世界只有一个‘南海华附’”——校服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的校服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大有不同,不过该校的校服对比起其它校区的校服是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最相似的,其校服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旧版的校服相差无几,其现在的夏装校服上衣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夏装校服极其相似。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每过几年就会更换样式,通常是由学生公投选出新校服的样式。其校服分为夏装的校服(短袖上衣、短裤、薄棉长裤)、冬装的校服(羽绒外套、普通外套、长袖衣、超薄长裤、加厚长裤),其超薄长裤使用的材料冬天保暖,夏天易于水分蒸发,故只需在自然风中晾一小时就会干。

如右图,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的校服(如右侧校服)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如左侧校服)都是由广东华强制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其夏装短袖校服上衣的右侧只绣有校徽,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在校徽下更绣有“华附”二字;左者的校服上的衣领有三颗纽扣,右者的校服则只有两颗纽扣;左者的校服衣领也右者的校服衣领要高,材料略有不同,左者的质地较有弹性、较薄,右者则反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的校服短裤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服短裤和羽绒外套相同,前者的校服超薄长裤则与后者的所有校服裤的外表相同,后者的外套为超薄材料,分为有隔网型和无隔网型,但前者的外套较厚。其它几所分校的校服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的校服略有不同,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的夏装长袖校服上衣的校徽只是烫印上去的,而绝非用机器绣上去的。

校园卡

学校早已全面使用智能校园卡供身份的凭证、校内消费的方式、考勤记录、出入校门、家庭与学校联系之用,卡内有电子芯片,卡内储存有消费余额、姓名、班别、学号、学生类别(走读生/常住生/住宿生)、学号、照片等信息,只需将卡靠近读卡机的2cm-3cm处即可识别。现推行的智能校园卡为强制办理的,正面印有学生姓名、学号、学生照片等,背面印有使用说明等。

校刊

《支点》是学校的校刊,由学生会等组织撰写,内容丰富,有漫画、文章等,每一期都会有不同的赞助商出资印制,每期每本大约10元左右。

学生民主

该校一直都秉承华师附中自由和我国民主制度的优良传统,实行吴颖民校长所提倡的“民主治校”,努力地给予学生和教师表达心声的机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仿照人大代表制度而设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以规定的形式保障学生和教师的言论自由;此外该校的学生社团也是可以自由成立的,只需到社学生会团科申请并备案即可,一般都会通过,充分地保障了学生的结社的自由。

学生会(Students' Union)

该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层内部选出,负责管理一切学生事务,由多个部门组成,由学校支配。

学生代表大会(Students' Congree)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学生代表大会是沿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代表大会的传统所设立的,是仿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立的民主集中制的议事会,以每班为单位按比例公投选出学生代表组成代表大会,有提案权,可提出修改校规、改善校园等议案,但正式通过还需有校长的批准,不过原则上一般会通过。

学生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英语:Students' Committe of Dormitory for Self-Management)的成员是由学生公投产生的,主要负责管理宿舍内务等。

教师代表大会(Teachers' Congree)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代表大会是仿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立的民主集中制的议事会,以每科组为单位按公投选出教师代表组成代表大会,有提案权和表决权议案,但正式通过还需有校长的批准,不过原则上一般会通过。

办学成果

2006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总分800分以上人数、总分700分以上比率在南海名列第二,重点率在南海名列第三,共有22人次总分或学科名列南海区前十名,欧阳欣同学英语以864高分名列南海第二名,陈德羡同学以总分835分考入北京大学。重点上线率24%,本科上线率57%,总上线率90%。

2007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该校一举摘取佛山市四个单科状元。袁嘉炜以满分150分获全省文科基础单科状元,蒋智超以149分获全省数学单科第二名,林熙翔以136分荣获全省语文单科第四名,阮姗姗四科总分525分获全省美术类总分第二名。语文、理科数学、政治、文科基础四科取得佛山市单科状元。林熙翔664分荣获南海区文科总分状元,袁嘉炜663分荣获南海区文科总分第二名,蒋智超658分名列南海区理科总分第三名。林熙翔、袁嘉炜、蒋智超三位同学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

200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该校共有9人次进入佛山市总分或单科前十名,叶蔚然同学夺得佛山市文基单科状元。

2009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该校整体上线情况呈数量大、比例高的特点。刘伟涛同学理科基础达150分满分,勇夺省单科状元。上本科人数(316人,占51%)和总上线人数(占92%)创学校历史纪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考上重点本科89人,本科累计349人(本科率为53%),总上线659人(总上线率为93%);翁智澄理科总分693分,列南海区第2名,佛山市第4名,进入全省前100名。陈无忌艺术类文化总分进入全省前20名;理科总分640分以上31人。其中,郭汀鑫、刘嘉琪理科总分均为684分,尹国高理科总分677分,郭强理科总分672分,林君宇理科总分671分。文科总分600分以上17人。其中,梁明璐总分632,居佛山市前列;叶霭瑜同学以138分的高分夺得佛山市法语单科状元;英语单科郭强147分(并列全省第二),翁智澄145分;何洁娴文科综合263分居佛山市前列;在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华小姐选美大赛、由英国大使馆主办的“气候酷派”大赛等比赛中,该校学生亦成绩骄人。

2011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总上线率为95.8%,重点本科109人,重点率南海区排名第四,佛山市名列前十,本科以上413人。

荣誉称号

该校获得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国家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广东奥校教学点、广东省一级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南海区“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南海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殊荣。

桃李满天下——知名校友

该校虽成立不久,但是已经桃李满天下了,校友足迹遍布世界,在法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美国等国均有该校人的身影,由于学校种重文明、讲科学、活教活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遂人才辈出。

叶帆

“2010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亚军 以及“最具文化气质奖”得主,1989年生,广东省清远市南雄市壮族人,200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毕业时以重点本科的成绩获得“211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的同时录取,后又考入香港浸会大学。其高一时就读于高一(10)班,高二就读于高二(1)班,高三就读于高三(1)班。

校外友好学校

私立

圣马克中学Centre Scolaire Saint Marc à Lyon,法国里昂)

公立

圣埃克·苏佩里中学Lycée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de La Rochelle,法国拉罗谢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