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南理工学院
释义

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开放城市岳阳市南湖风景区。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08年12月,学校顺利成为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307亩。

中文名:湖南理工学院

外文名: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湖南理工

校训:至善穷理

创办时间:1910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韦成龙教授

所属地区:湖南省岳阳市

主要院系:物理与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硕士点:3个

名誉教授:方润华

学校名称

中文名:湖南理工学院

英文名: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校概况

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2003年2月,由原来的岳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合并重新定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06年12月,湖南理工学院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12月31日,学院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省高等院校十强。岳阳市重点建设单位。本科办学水平位居湘北四校第一。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重视与关怀。国家领导人王震、毛致用,教育部(国家教委)领导朱开轩、柳斌、周远清、张保庆等先后莅临学院考察指导工作。2003年11月18 日,朱镕基同志在岳阳亲切接见我院师生,并称赞“你们学校办得好!”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期关心、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有力促进了学院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岳阳师范学院。

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

1.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美国复初会牧师、神学博士海维礼来岳传教办学利用住宅为教室招收英语补习班学生数名。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在普济医院设求新堂招收学生。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迁求新堂于湖滨黄沙湾,更名盘湖书院,是时开设大学部。

1910年,清宣统二年,盘湖书院更名为湖滨大学。

1952年,建国后湖滨大学留在岳阳部分改建为湘潭专区师范学校。

1956年10月,湘潭专区师范学校改为岳阳地区师范学校。

1972年08月,岳阳地区师范学校改为湖南师范学院岳阳分院。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岳阳大学

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岳阳市人民政府创办岳阳大学,由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题写校名。

3.岳阳市教育学院

1986年4月,岳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岳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成岳阳市教育学院。

校园环境

因临国家级南湖风景旅游度假区而建湖南理工学院是公认的中国最优美的高校之一,学院现有校园面积230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1.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218万元,各类图书177余万册。学院设有18个教学院(部),4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 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783人(含独立学院),来华留学生51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92人,其中专任教师71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43人。博导、硕导60余人,外教25人。教师中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121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7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先后有38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等奖励或荣誉。

办学成果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2004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50项,出版教材107部。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及建设单位4个,省普通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7个,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个。据《中国高教研究》统计,2004年我校教师在全国教育类核心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76位,2005年排名第98位;学校连续三次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大会上介绍经验(每四年一次,2001年、2005年、2009年);教务处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水平快速提升。近5年,教师主持国家级、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国家“863”子项目4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共264项,其中省自科基金项目47项,省社科基金项目6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2项,获得国家专利40项;出版专著72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等转载和收录350篇。《云梦学刊》被遴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学校学术交流频繁,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创新单位”,被确定为“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学校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科技产业效益稳居全国百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科技产业产值效益连续10年排名全国高校百强,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在全国高校科技企业收入总额过亿元学校中分别排名第21位、第53位、第16位。由学校发起创办参股的岳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为产学研结合、科工贸并举,在全国拥有11家子公司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年产值达2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被湖南省原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称赞为“股份制企业的楷模”。学校与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景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血防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在2004年5月20日全国血防工作现场会上,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充分肯定,教师主持的相关研究项目获得国家863项目重点项目立项资助。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1985年开始招收培养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现有外教23人,在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7个学院担任了近20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有10余名外教荣获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外籍专家“潇湘友谊奖”、“芙蓉奖”等奖励,其中2004年,俄罗斯籍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荣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育人”,形成了和谐办学的良好局面。2006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以《贫寒学子在岳阳楼下的幸福生活》为题,在“视点”栏目整版专栏报道了学校爱心育人的感人事迹;2006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就学校关爱贫困生工作,对党委书记彭时代教授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专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2008年4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学校“爱心育人”办学特色。近3年,学校党委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4年先后5次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校2001级学生陈欣是中华骨髓库网上配型成功并自愿捐献干细胞第一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和“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学校先后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等众多荣誉。

学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成绩连续两届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在2009年3月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6项一等奖,名列全国高校第二。近5年,学生在全国和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赛事中获奖331项,其中在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奖成绩居全国高校第28位。学生考研踊跃,近五年(不包含音体美特殊专业和南湖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有4416人报名考研,共有1127人被录取,年平均录取率达10.88%,硕士研究生考取的总数和比例在全省同层面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每三年一次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优秀企业家。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几代办学者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与先进文化思想,践行“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坚持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校训校风

校训

至善穷理

“至善”就是达到人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它来源于《大学》三纲领中的“止于至善”。校训中的“至善”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境界:一是人格至善,二是道德至善,三是思想至善。其基本内涵即指师生应该追求人生最美好、最完善的品质境界。此为做人之要求。

“穷理”就是穷究万物之道,穷尽天下之理。它来源于《易传》第8篇《说卦》中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校训中的“穷理”包括三个范畴:一是“学科之理”,二是“教学之理”,三是“管理之理”。其基本意蕴在于刻苦治学,锲而不舍,探求真理,发展真理,坚持真理。此为治学之要求。

“穷理”是“至善”的基础,“至善”是“穷理”的目的。两者的终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校风

严谨、和谐、求实、创新

办学理念

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

院系设置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理与电子学院: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

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化传播、高级文秘)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朝鲜语(即韩语)

政治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广告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含一个实验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

音乐学院:音乐学、舞蹈学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美术学、艺术设计

公共社科理论教学部

公共外语教学部

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

成教学院

南湖学院(独立学院)文学与法学系(法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经济与管理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

主要领导

学院党委书记:彭时代 学院院长:韦成龙党委副书记 余三定教授

副校长 文艺文教授

副校长 易健民教授

副校长 邱绍雄教授

副校长 卢先明副教授

纪委书记 刘亦工副教授

副校长 李 文教授

副校长 张松德研究员

国际交流

校际交流现状

发展与海外院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是我校国际交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海外的友好学校互派教师、互派留学生、相互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来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推进我校与国际舞台的接轨,力争扩大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我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近2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

主要校际友好学校

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

加拿大西洛克学院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

韩国建国大学

韩国湖西大学

俄罗斯列宾国立美术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论坛

官方论坛:湖南理工学院--南湖论坛

非官方论坛:

1,湖南理工学院校友论坛

2:湖南理工学院南湖社区

3:豆瓣之湖南理工学院

4:同学网之湖南理工学院

5:百度贴吧“湖南理工”吧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请链接此处观看详细情况: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直接打开百度贴吧,搜索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即可到达此贴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