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创办于1975年,前身为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198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湖南林业专科学校,1999年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由普通专科学校改办为高等职业院校,200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更为现名,2004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实行省林业厅、省教育厅双重管理。 中文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湘环 校训:正德强技、爱国荣校 创办时间:2001年 类别:公办高职院校 学校类型:农业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湖南省衡阳市 主要院系:13系3部1院 学院概述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2000多人,设13系3部1院,分辖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208亩,固定资产3.3亿元,学校产权建筑总面积32.9万m2,馆藏图书72.02万册,开通万兆宽带信息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学院秉持“正德强技、爱国荣校”的校训,坚持“人才强校、专业兴校、质量立校、勤俭持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 2004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并经教育部复查认定。2007年9月,我院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80万元,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93个,其中院内有70亩果园,120亩组培种苗基地,建筑面积5000m2的畜禽养殖场等实训基地。与TOP集团合作建设了校园网,并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院办学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万人,现有在籍学生4000余人,在编职工278人,其中教授3人(两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51人,中级职称120人。50%以上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 近年来,学院倡导教学科研一起抓,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共主持和横向合作科研课题7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28项。公开发表学术和教育教学论文821篇,其中国际级刊物54篇,国家级刊物305篇,出版著作25部。 2000年以来,学院以变观念、抓管理、树形象为主题,把学院做大做强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办学环境,现有实验室已充实调整建成高标准的实验中心;学生宿舍全部公寓化,实现现代化管理。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国内各地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就业网络。近五年内,学院将启动和完成3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动工的新教学大楼能同时容纳5000人上课,新体育馆能容纳近2000人同时开展各种运动;“十五”期间,学院将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重点专业与学科专业的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发展。学院正朝着“规模适度、多科并举、特色突出、环境优雅”的既定目标迈进。 教职员工学院在编职工849人,其中专任教师636人;教授23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20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或博士在读16人,硕士111人;“双师型”教师4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0.1%;省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名。外聘教师156人,其中高级职称78人。学院为全省具有评定讲师资格的极少数高职院校之一。近三年,我院教师发表论文1761篇,仅学术论文1219篇,其中,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146篇,出版著作、教材89部。“十五”期间,全院总的课题213项,其中,国家、省、市级及横向课题122项,教育教学课题51项(省级以上1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7项。在全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博览会上我院组织的展馆获金奖;省首届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获金奖2项、银奖12项;省级花卉博览会获奖45项,其中,金奖10项、银奖21项。近几年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衡阳市优秀教师5人,院“十佳教师”或优秀教师33人。 院系设置学院招生专业37个,其中,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为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森林生态旅游、/内设计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畜牧兽医为省级精品专业,《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为省级精品课程,园艺技术实习实训基地为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按照农林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的变化,优化整合传统农林类专业办学资源,利用其专业长期积累,经过不断调整、不断改造、不断建设,确立了以农林牧渔、土建专业大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畜牧兽医为代表的服务“三农”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服务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技术为代表的生物产品开发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室内设计技术为代表的优化人居环境特色专业群。 生物工程系 信息技术系 旅游与环境工程系 人文与外语系 园林系 公共基础课系 护理学院 药学系 工商管理系 体育部 环境艺术设计系 特色专业学院招生专业37个,其中,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为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森林生态旅游、内设计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畜牧兽医为省级精品专业,《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为省级精品课程,园艺技术实习实训基地为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按照农林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的变化,优化整合传统农林类专业办学资源,利用其专业长期积累,经过不断调整、不断改造、不断建设,确立了以农林牧渔、土建专业大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畜牧兽医为代表的服务“三农”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服务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技术为代表的生物产品开发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室内设计技术为代表的优化人居环境特色专业群。 办学模式1,.教育模式: “依托地方独有德育资源—采取四个面对面措施”的农林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协作模式: a.“四对准—四贯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b.“新技术—新项目”驱动的服务辐射模式 c.“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教学体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动态模式 d.“顶岗实习—就岗就业”就业模式和校内农科类实训基地“中心—主辅”建设模式 e.实践了“专业+公司+师生员工”产学研结合专业建设模式 技能培训学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当时衡阳行署委托开始了农林师资与干部技术培训,一直延续至今。从农林生物师资培养发展到中职农林生物教师培训、农林技术骨干培训,以衡阳为中心而辐射湘南各地区,早期参加培养培训的人员现已经成为各单位、各领域的技术业务骨干、管理业务骨干,优秀代表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陈良红、海南大学教授刘国民、衡阳蔬菜所长省管专家旷碧峰研究员等,有的还被提拔为省厅局级领导如刘和生、胡国初、许长发、雷良玉等。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院更是加大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设力度,建立了与技能培养相适应的职业环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6个,面积达266800m2,形成了以种植、养殖为特色的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 2003年养殖生产基地经省畜牧水产局批准为二级种猪繁育基地, 2004年经衡阳市委、市政府批准为衡阳市种猪生产基地、衡阳市人工授精总站、衡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生产基地有珍稀植物97余种、18000余株,常规苗木100000余株,花卉20000余盆,总价值1000万元以上。 2003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命名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4年10月升格为湖南省科普基地,2005年11月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此外,建成了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品种齐全的湖南森林旅游资源全景中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院设立了多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具有高级考评员、咨询师35人。开展了多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工作,湖南省同类院校中我院唯一具有园艺等行业高级技师的鉴定资格。在林业系统,我院几乎承揽了林木种苗、造林更新、抚育采伐、营林试验、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标本、木材采伐、集材作业、木材水运、装卸归楞等所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学院经评估、批准为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多次被省旅游局授予湖南省旅游培训先进单位;此外,学院为湖南农业外援科技人员英语培训基地、湖南省林业系统职工培训基地。 2006年度成果成果获奖2006年学院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其中由左家哺教授主持的《高职高专教育农业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何华西教授主持的《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及由王继辉副教授主持的《高职院校“两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同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由邱运亮教授主持的《实用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以及由宾冬梅副教授主持的《果子狸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同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论文获奖有1篇论文获湖南省职成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3篇获三等奖;有1篇论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7篇论文获衡阳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9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 湖南省职成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名单(第1作者) 一等奖优秀论文:赵红深 三等奖优秀论文:赵红深(3篇)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名单(第1作者) 三等奖优秀论文:朱巽 衡阳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名单(第1作者) 一等奖优秀论文:刘军(2篇) 林仲桂 赵忠桂 易 诚 宾冬梅 刘德良 二等奖优秀论文:刘军(2篇) 赵红深(2篇) 宾冬梅 唐晓玲 刘德良 肖 衍 吴桂生 三等奖优秀论文:王自媛 人才质量自办学以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大多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据初步统计,历届毕业生中担任县处级、厅级以上领导干部1100多人,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8000多人。据湖南省林业厅统计,全省林业战线仅我院毕业生占各地州市的技术骨干70%以上。突出优秀代表有湖南伟达公司董事长、省市人大代表欧迪军,云南昆明今业生态建设集团董事长、民营企业家邓辅唐,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禽类传染病领域有影响的科学家陈良红。2007年9月以来,本校学生荣获湖南省英语实用口语大赛第一名;我院在湖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两金三银的好成绩。 学院地址学院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望城路165号 邮编:421005 乘车路线:乘市公交车20路、13路、38路直达,也可乘衡阳至南岳(衡山)车到达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