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伯香
释义

烈士简介

胡伯香(1914―1937),又名胡中基,闽侯县洪山桥胡厝里(今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洪山桥)人。早年就读省立第一中学时接受进步思想影响。1931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任组织部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胡伯香的活动很快引起警察局的注意,中共福州市委立即通知伯香撤离福州,保存力量。1933年11月“福建事变”时返回福州,任“人民革命政府”民众运动处干事,从事工人运动。1934年初“福建事变”失败后,中共福州市委受到破坏,胡伯香再次离开福州,到广东惠州当了一年的看护兵。1936年春再次返回福州,参与组织“福州大众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西安事变”后,于1937年春奉命携带《八一宣言》等文件前往红军闽东独立师工作,随后在政和县境内牺牲,年23岁。

生平经历

胡伯香小时在洪山桥街私立广益小学读书,后入“省立一中”就学,寄居在二姑母家。不久伯香不堪寄人篱下,退学回家,被聘任洪山自治镇筹备委员。但把持“自治镇”的是封建把头和奸商,伯香十分气愤。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胡伯香团结洪山桥街的教师和社会青年,组织抗日宣传队。同年又参加“互济会”,任组织部长。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自此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写标语,发传单,参加飞行集会,十分活跃。9月,伯香以“互济会”为基础,组织“洪山肃劣会”,散发《告乡村师范师生书》,18日,由于他的推动,师生们进行罢课斗争。胡伯香的活动很快引起警察局的注意。中共福州市委立即通知伯香撤离福州,保存力量。直到民国22年“福建事变”时,伯香才回福州,参加“人民革命政府”民众运动处工作科工作,着力于改组福州的“黄色”工会。“福建事变”失败后,中共福州市委受到破坏,伯香再次离开福州到广东惠州当了一年的看护兵。

民国25年春,“福州大众社”成立,伯香也回福州参加活动。他主动要求到宁德去与叶飞的部队联系工作,但在政和县境内牺牲,年23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