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后坑村
释义

1、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秋炉乡后坑村

后坑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属秋炉乡,距离秋炉北4公里。辖后坑、梅花岗、坑口3个自然村, 8个村民小组,138户,674 人,其中畲族 人。耕地面积445亩,林地面积7573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4.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

2、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后坑村

语言(方言) 潮州话(潮汕话)

电话区号 0663(+86) 后坑村位于洪阳镇北端,省道1930线和马五线交汇处,距离洪阳镇区2公里,普宁“八景”之一“培峰塔”耸立于该村,交通便利。村现有人口2349人,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平原地区,纯农经济。村民经济收入一般,多以务农种植为主,主要有粮食、蔬菜、苗木等。支部现有党员34人,村“两委”干部有5人,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多元。

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后坑村

地理位置

后坑村位于水头镇西部,东临朴山村,西与仁福村接壤,南以朴山自然村大门内为界,北连新营村。以驻地自然村名命名。原属朴山村,后成立后坑农场,1995年设后坑村委会。

状况

后坑村委会有7个村民小组,有250户、882人。有耕地250亩,主种水稻、花生、甘蔗、土特产有龙眼。辖区内有2家石仔场。

4、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后坑村

地名含义

后坑村古称泉州南门外四都后头坑,因村地处山凹出而得名。

历史沿革

明、清属四都,民国33年(1944年)属亲民乡丰田保。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区天亮乡;1959属磁灶公社;1961年属内坑公社砌坑大队;1981年自成后坑大队;1984年改为内坑镇后坑村委会。

行政隶属区域

后坑村古时称泉州南门外四都后头坑,临近国道324线,属丘陵地形,村落所在地较为暖和,大致东南低,西北高,属风水宝地,村落依山临水,前有九十九溪支流,后有御临山境、瑞云岩、报恩寺。

村落与居民

现村人口近2000人,其后子孙繁衍砌坑村近4000人,分居漳州、角尾、南平、南清、泉州高山及海外繁衍数千人。村落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历史人文

木有本,水有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民有族,族有姓,各姓必有其祖,这是中华民族繁衍的常识。据传先祖系河南光洲固始人,原姓沈,名思礼,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66年)同光洲德胜将军入闽治乱,思礼公才学超群,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惜名节为王审知所器重,托以重信,随军治乱,战功赫赫,施行仁政,事国同心,获审知公赏识,将其女配思礼公为郡马,又因唐皇褒其治理八闽归顺大唐之功绩,而对王审知称“汝婿则吾婿”,并殿前加封思礼公为驸马都尉。至唐朝后朝,因“沈”与“审”同音而避讳去“水”为“尤”,尤姓从此而来,至今闽台等地沈尤共奉一祖,尤氏以思礼公为鼻祖。

纪念地遗址

约在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尤氏十七祖天保公于南厅守护鼻祖驸马坟。传二子,长子信公之孙毅然公,开基卿田(今南安南厅)为南厅尤氏一世祖;次子仕斌公外出摇鼓卖杂货谋生,看准御临山境,后其子孙迁居晋江后头坑——御临山境(据传宋幼主南渡避国难至御临山思母,就地祭献,故而得名)。仕斌公开基后头坑为御里一世祖,堂号御临传芳,又称御里传芳。后坑奎斗祠堂据传是御里五世祖白斋公所建,白斋公先任安徽太平府繁昌县主簿,后任浙江沥水县正堂,勤政爱民,业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其离职后还乡建于明朝成化年间。

后坑村古时有陶瓷窑址,还有龙眼土特产,现公路发达,磁新公路贯穿南北连接天工陶瓷城通往国道324线。

村容村貌

几年来,该村先后被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评为宽裕型文明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敬老模范村等荣誉。2006年4月起,每年为全体村民办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近年来,村集体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壮大,同时在07年为失地农民办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加人数296人,现已180人左右,每月可领养老金280元。

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现有镇工业开发区,安泰公司进驻,还有陶瓷、石材、制衣等数家企业,及数万平方陶瓷贸易市场,还有一支数百人商业大军,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经商贸易。

5、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东屏镇后坑村

后坑村位于洞头县城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有远近闻名的佛教旅游胜地“中普陀”寺,全村共分五个自然村,总人口1398人,劳动力1225人,其中男劳动力585人,女劳动力445人,陆地面积0.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亩,林地面积47亩),村集体资产80余万元,经济类型以第三产业为主,村内有汽车零配件加工企业两家,在外经商300多人,主要从事水产品、铝合金等行业。随着各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800元。人民安居乐业,讲究现代化的生活水准,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村级设有文体活动广场、老年活动室,建立秧歌队、腰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文化品位时尚健康娱乐与科学为一体,为净化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创造了条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村内主要干道均为水泥路,路路贯通,便捷通畅。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整洁,2006年被评为县级“生态村”。

该村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大发展意识,依托“中普陀”寺旅游发展规划,利用多功能广场建设,发展20家旅游商铺租赁。同时重点加快新农村、景区重点村和平安后坑建设的步伐,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合理利用村级空闲土地,开发村民公寓式联建房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把后坑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海岛新渔村。

6、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后坑村

地名含义

后坑村由于村后有一个坑,人们将其称为后坑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十四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英林镇英井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龙湖镇;1961年属龙湖公社后溪大队;1984年改龙湖溪后村委会。1985年由溪后拆出自成后坑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后坑村位于闽东南沿海的东部。东临台湾海峡,南部与英林镇接邻,距晋江市区26公里,距龙湖镇区10公里。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凉适度。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瓜果。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村落与居民

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600亩,下有6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700人,597户,旅居海外侨亲有500多人,外来人口600多人。

气候与物产经济

后坑村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四季不甚明显,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20.3摄氏度,降水量1143.3毫米。经济以小型服装厂及加工厂为主,蔬菜种植等行业为辅。

交通运输

后坑村南部与英林镇接壤,村中有英龙大道横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7、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后坑村

后坑村坐落在仙居县白塔镇北面,距白塔镇中心区域4-5公里左右,与白塔镇厚仁村隔永安溪相望,离仙居县城15公里,35省道永安溪大桥往茶溪方向2公里左右,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在村庄南面,出口处离本村不到2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村内道路通畅,路面硬化,大小车辆东、南、西方向可直达本村,交通便捷。

该村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境内生态公益林面积达600多亩,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空气清新。后坑村地处亚热带季风区范围内,雨水分配调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于开发栽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

该村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发动村民种植柑橘(椪柑、胡柚和无核橘)。目前已有柑橘基地500多亩,其中椪柑占基地总面积的95%以上,全部采用无公害标准生产。后坑椪柑因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日照充足,糖份高,耐储藏等许多优点而闻名远近。历年来上门收购柑橘的客商络绎不绝,为村民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该村为不断拓宽市场,于2007年经工商局批准设立了宏峰果业合作社,注册“宏峰”商标,采用基地+农户+合作社方式拓宽市场,争取在市场销售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8、福建省漳浦县南浦乡后坑村

后坑村位于南浦乡东部,东与马苑村为邻,西与兴巷村毗连,南与龙桥村相接,北与中西林场交界。源自大帽山(海拔488米)的后坑溪向西流汇于龙溪(龙溪东流汇入九龙江南溪)。

政区沿革

后坑于1957年10月从南靖县程溪区划归漳浦时,属马苑乡所辖,1961年属南浦公社后坑大队,即今南浦乡后坑村的前身。村辖后坑、坎仔脚、东湖、祖厝、新墟尾5社(自然村),全村有290户,1154人。其中后坑74户,286人;坎仔脚78户,322人;东湖77户,308人;祖厝24户,104人;新墟尾37户,134人。

姓氏源流

后坑、兴巷、马苑3行政村村民大都姓许,尊“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副将、宣威将军许天正之父许陶为开漳始祖。许陶,光州固始县人,于唐总章2年(公元669年)佐归德将军陈政入闽平乱,陈政、许陶病逝后,许陶之子许天正为陈政之子陈元光的副将,佐元光建立漳州和漳浦县。元光为刺史(长官),天正为别驾(副长官)。天正之子邦宪(平国)镇守南诏,传裔南诏(今诏安)。唐亡以后的五代时期,兵荒马乱,邦宪的后裔许顺迁居龙溪县七都徐翔(明隆庆元年分设海澄县,徐翔属海澄,今龙海市)。徐翔许姓至北宋已成大族,族人许璞玉,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徐翔移居田源马坪(九龙岭下人家社)分衍官园、上坪等社。族裔许?衷,字景之,谥宁斋,为许陶派下第46世,迁居内锦田九溪(九曲溪),为锦田(今南浦乡)许姓一世祖。第七世许湛官居后坑村。

经济概况与基本设施

本村水源充足,所有耕地无论在山上、坑垄、平地,几乎都成水田,排灌便捷。全村有耕地1281亩,其中水田地1150亩,农地131亩。从前大都种水稻,现兼种甘蔗、台湾毛豆等。有大片山地,高处造林,山腰种果,低处植竹。这一带古称“锦田”,名不虚传。后坑小学校园面积2850平方米,校舍面积592平方米。建标准教学楼一座。设6个班级,学生123人,教师7人。1998年集资4万多元,修建许湛官的“海洋祠堂”,配备电视机、VCD影碟机、球桌、棋类等文化娱乐用具,作为老年人活动场所。1991年上半年,铺设村柏油公路一公里多,与公路相接。

2000年底,上级拨款20多万元,完成后坑村电网改造。现电视、电话基本普及。

名胜古迹

慎德楼,清初建,以圆楼、半圆楼和方楼组成,规模宏大。传说许湛官建造九座楼,此为第一座。

古代人物

许 酆,乳名湛(音dān耽),世称“许湛官”。信义感孚乡人。生八子,寿近九十,有“五代曾玄绕膝,九旬夫妻齐眉”之誉。子孙科甲联登,有“四世十科甲,五代百书香”之称。

许元英,清乾隆四年进士,官兴化府教授。

许逢时,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中式武科进士。后坑始称“文武世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