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旗颂
释义
1 吕其明创作交响诗

简介

红旗颂是由中国大陆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该乐曲融入了国歌、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

这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乐曲开始,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引子,紧接着,弦乐奏出舒展、优美的颂歌主题,描写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诞生了!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

乐曲的中间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进行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仿佛前进的号角。接着,颂歌主题变成了豪迈的进行曲,象征着在革命红旗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开了巨人般的前进步伐。

颂歌主题的再现部分,表现了亿万人民对伟大领袖、伟大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尽情歌颂。尾声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的英雄气概。整首乐曲气壮山河。

创作背景

《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他从小酷爱音乐,十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他的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起吕其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奏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曾为《铁道游击队》、《家》、《红日》、《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南昌起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曾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其中《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曾获全国优秀歌曲奖。在影片《城南旧事》的创作中,以别具一格的乐思,富有时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乐和画面在风格上和谐一致,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其他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郑成功》(与他人合作)、交响诗《铁道游击队》、随想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十余部,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与他人合作)等歌曲百余首。 吕其明这首管弦乐,是为1965年5月第6届“上海之春”而写的开幕曲。这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一经首演,迅速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成为红色经典,所以说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辈人,说他们是听着《红旗颂》长大的,也是不过分的。 那时,听新闻广播,看新闻纪录片,常常能听到这首乐曲,抒情的旋律,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稳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堂,抒发了人民当家作主,对红旗对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在激昂的音乐中,面对红旗,每个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会满怀豪情,仰望红旗,心潮澎湃。而在乐曲的中间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号角响起,乐曲从颂歌主题变成进行曲,使人仿佛听到在革命红旗指引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大道上奋勇前进的巨人步伐。 颂歌性的音乐作品,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被人淡忘了,《红旗颂》因旋律优美,感情真挚,至今仍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不能不说是作曲家吕其明的成功之作。他创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微山湖》、《啊!故乡》等影视歌曲,脍炙人口,至今传唱不衰。在创作《红旗颂》时,他亲身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家庭,深深影响着他音乐的构思,并诉诸生动的音乐语言。那种来自革命生涯中独特的切身体验,无半点学院味道,实是经过战火锤炼的呕心之作。正如作曲家所说,“从党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他的英勇就义,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一定要用音乐的语言,对共和国的成立、对祖国、对党,用音乐表现出来。”

通俗介绍

1.引子:曲调坚定有力,圆号的连接庄严而神圣,国歌响起,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从此当家做主

2.主题一:曲调主要写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景象,用颂歌般地旋律,抒发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面对无数先烈染红的旗帜:激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充满憧憬、无限幸福地、无限伤感地和对红旗的无限爱恋地,……既有对革命胜利的欣慰,又有对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无限怀念与追思。音乐重复一遍,可以听到隆隆的礼炮声。

据吕其明老人说当年曾经有人给编了歌词,大意是: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城楼前

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思绪万千

多少坎坷啊多少苦难 终于迎来这一天

3、主题二:音乐急转双簧管柔和哀怨地开始,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中提琴的重复使人想起过去革命开始的岁月的艰难,人民生活的艰辛,共三遍。

4、低音响起,如同黑暗年代的白色恐怖,这是像一个感人告别场面,哀婉而缠绵,最后小号想起,乐曲在不断重复中提升力度,象征在白色恐怖中,社会一天天地黑暗,人民的苦难在一天天地加重,最后小号响起,人民忍无可忍,奏响革命的号角,催促革命者上路。

5,主题一以交响曲风格的再现,描写了一个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战争场面,最后是红旗插上山顶胜利和夹道欢迎场面,两遍。

6、主题一再现

7,东方红旋律奏出,整个音乐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了,全国各族人民将团结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周围,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了期待。

8,尾声:引子再现,引入国际歌旋律,全曲达到最高潮,表示新中国的明天将一片光明,共产主义在中国一定会实现。

2 薛锡祥填词歌曲

作曲:吕其明 填词:薛锡祥

美丽的蓝天上,五星红旗飘扬,

庄严的旗帜,你闪耀光芒,

心中有你,我们奋发向上,

心中有你,我们荡起,

理想的双桨,捧起祖国的太阳。

同一面的旗帜下,我们排成行,

同一定晴空下,我们挽起臂膀,

啊~ 啊~ 我们播种,美好的希望,走向明天的辉煌。

美丽的蓝天上,五星红旗飘扬,

庄严的旗帜,你闪耀光芒,

心中有你,我们奋发向上,

心中有你,我们荡起,理想的双桨,

捧起祖国的 太阳。

3 200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共选编了诗词五百多首。多数都是在有关报刊、诗选、诗词辞典上发表过的。是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作品。尽量大众化和反映新时代,使用新音韵、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词汇,并试将政治名词用于其中。歌颂真善美,鞭打假丑恶。歌颂先进人物与事迹,鞭打一切反动腐败邪恶势力。【基本信息】

书名:红旗颂

图书编号:155736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定价:10.8

ISBN:710503462

作者:张红

出版日期:2001-07-01

版次:1

【作者简介】

张红,作家,原名张立玉,笔名红光,男,汉族,1922年5月27日生于山西省翼城县陶家村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冬参加了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和其他一些抗日活动,1936年秋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和革命工作。1938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学生游吉队、山西新军、八路军,历任政治工作员、支部书记、分支部书记、副指导员。1943年春调山西士后县任县农会常委、区农会主席、分委委员。1943年8月调到山西晋沁县,历任县委委员。1945年8月调任河南省沁阳县县农会主席、县农会党团书记、县委常委。1949年9月任中共新乡地委教育科长。1951年7月调来原省委宣传部工作,兼省委党校党史教员训练班主任。1952年10月调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历任文教司教育科长、教育组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馆长、民委教育司负责人、事司长、司长、顾问,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85年离休后,又参加中央军委和中共山西省委决定编写的《山西新军历史资料丛书》(10卷16本)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山西新军卷》(2本)的编写工作,任编辑组副组长和山西新军政卫二零九旅史料征集办公室主任、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编辑组长。1988年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任中华诗词学会澄霞诗社社长,1992年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任国家民委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宽膛民书画研究会顾问等。

【图书目录】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列宁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颂

韶山

上海

建党

共产党好

广州

武汉

建军

井冈山

庆祝八一建军六十六周年

遵义

长征

延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

抗敌感言

望中华男儿

有意的人生

参军

入党

雪夜袭敌

反扫荡

抗战胜利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五十周年

解放战争

为人民服务

农民翻身

庆祝解放战争胜利

建国

开国大典

祖国万岁

北京

祖国颂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

调中央机关

祖国的春天

祖国的心脏

乌鲁木齐

伊犁河畔

长江大桥

庆祝西藏平叛胜利

庆祝建国十周年

游武侯祠

争上游

4 大型音乐史诗

大型音乐史诗《红旗颂》

演出时间:2011年7月1日19:30

演出地点:民族宫大剧院

演出票价:80、180、280、380、580、880(VIP)元

领衔主唱:熊卿才、姜嘉锵、王静、老泥车男声四重唱组合

演出团体: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合唱团

演出票务:中星-票务

主要曲目:《红旗颂》、《望神州》、《保卫黄河》、《长征》、《东方之珠》、《祝酒歌》、《我爱你中国》、《赞歌》、《西江月井冈山》《春天的故事》等

庆九十华诞,强大阵容唱响史诗盛宴

又是一个金色的年轮,又到一个丰收的七月,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2011年7月1日晚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将上演一场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大型音乐史诗《红旗颂》。本场音乐会以《红旗颂》为主题,按时间顺序编排了各个时期经典歌曲,串成一场中国革命之歌,用音乐再现了从辛亥革命开始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革命的发展征程。百人演出阵容,熊卿才、姜嘉锵、王静等老艺术家领唱,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合唱团和声伴唱,场面宏大,百人唱响激情盛宴。

永远的丰碑,红色的记忆

《红旗颂》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本场以一曲《红旗颂》开场,颂歌般的旋律响起,给人遐想,无数先烈染红的旗帜,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景象,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思绪万千,多少坎坷多少苦难……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首这样的音乐被人淡忘了,《红旗颂》因旋律优美,感情真挚,却至今仍在音乐会上演奏、演唱,可以说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辈人是听着《红旗颂》长大的。本场音乐会是一台充满着历史厚重感的音乐盛宴,以音乐的形式向世人展开一幅无比瑰丽的中国现代史画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条渔船到今天改革开放,香港回归,走进新时代,走进新世纪的发展之路。

铭记的经典

序曲《红旗颂》开场,该乐曲融入了国歌、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宏伟庄严,气壮山河,对鲜血染就的红旗、对共和国的成立、对祖国、对党,把内心的情感用音乐表现出来。19世纪的风烟,五四运动的爆发,一首《望神州》让我们想起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湖颂》让我们回忆着那只船上的故事。在大革命时期,许多学堂乐歌又被填上新词赋予全新的意义,《工农兵联合起来》就是将《中国男儿》重新填词而成的一首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歌曲回环往复,音调慷慨。前半部分同音反复,上下名反复,富于慷慨呼号的激情,以富有感染力的音调号召工农兵团结起来向前奋进。后半部分一气呵成,以明快有力的进行曲节奏,排山倒海地唱出“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整个歌曲达到高潮。《就义歌》、《西江月 井冈山》、《十送红军》、《七律 长征》、《保卫黄河》、《游击队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时期,每一首歌代表着一段历史,每一首歌都带着一段长长的故事,每一个记忆都发着亮闪闪的光芒,踏着音乐的痕迹一起经历奋斗、跋涉、胜利、欢呼。

著名老艺术家领唱,共同唱响经典

熊卿才,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多次红色世纪经典系列晚会均担纲领唱 ,总政歌舞团的老一代当家演员。现在已经是老将军身份的熊老师,依然宝刀不老,声音洪亮,活跃在舞台的第一线。总政著名音乐史诗《东方红》中《西江月 井冈山》领唱原唱。

姜嘉锵,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声乐学会副会长,文化部艺术专业考评委员、中国艺术家联谊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任职于中央民族乐团。 擅长演唱中国古曲诗词歌曲,被誉为“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多年来他为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音像公司相继录制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关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钗头凤》、《水调歌头》等及现代题材作品《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草原恋》、《川江无处不飞歌》、《挑担茶叶上北京》、《逛新城》等近五百首歌曲。并为《诸葛亮》、《家反悍秋》等数十部电影、电视片演唱主题歌或插曲。

王静,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4年因演出歌剧《我心飞翔》女主角杰弗琳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表演奖、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戏剧表演一等奖,该剧获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她声音细腻、声情并茂是军内外声乐界一位实力派演员,被誉为“歌剧的常青树”。

5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文艺晚会

红旗如画,展现光辉历程;岁月如歌,颂唱丰功伟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红旗颂》于2001年6月29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与首都各界群众600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党的生日。

在红色的大幕上,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红旗颂”三个大字在舞台中央熠熠生辉。当大幕徐徐拉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征程,以磅礴的气势,浓墨重彩地再现在观众的面前;党旗飘飘,党徽璨璨,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浓缩在两个小时的华彩乐章中。《红旗颂》阵容强大,汇集了1500余名文艺工作者倾情加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济济一堂。参加演出的著名演员有:郭兰英、才旦卓玛、刘诗、李谷一、杨洪基、彭丽媛、关牧村、李维康、赵葆秀、于魁智、孟广禄、宋祖英、郁钧剑、阎维文、殷秀梅、万山红、张也、王宏伟、腾格尔、田震等。

晚会共分为“唱支山歌给党听”、“岁月如歌”和“在灿烂阳光下”三个部分,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而又广为流传的歌曲、音乐和舞蹈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唱支山歌给党听”部分,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们载歌载舞,深情、热烈地咏唱歌颂党的歌曲,洋溢着对新时代由衷地赞美。“岁月如歌”是晚会的核心部分,这一篇章以歌舞为载体,精选了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性优秀文艺作品,用新的艺术编排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这些精美的歌舞,以大写意的表现手法,讴歌了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如歌史实和伟大精神。“在灿烂阳光下”把观众的情绪带向高潮,这一部分以情景式音乐会为载体,以大抒情为表现手段,表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感受灿烂阳光,展望光明未来,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晚会结构宏大,场景匠心独运,节目制作精美,场内高潮迭起。伴随着深情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幅幅大开大阖的历史画卷摄人心魄。激情之处大气磅礴宛如江河奔流,昂扬之处如黄钟大吕催人奋发进取,感情的声浪在人民大会堂此起彼伏,牵人情怀。

在《国际歌》编配的钢琴协奏曲声中,无数革命志士传递着革命的火种,向高处攀登,在灯塔的指引下,集合到党旗之下;伴随着雪花漫卷、铁链声声、黄河咆哮,艺术化地再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胜利坚韧顽强、英勇不屈的精神。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变奏音乐声中,集体舞“海燕”以宏大的气势,表现了改革开放中搏击风浪的“弄潮儿”们勇往向前的气概。一曲恢弘的“走进新时代”奏响了向新时代进军的号角,咏颂共产党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博大情怀。 鲜花竞相绽放,党旗迎风飘扬。《在灿烂阳光下》的交响合唱,纵情歌唱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扬起新世纪航船的风帆,站在时代的前沿搏风击浪、开拓进取,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晚会结束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走上舞台,与参加演出的文艺工作者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与他们合影留念,并与全体演员和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场内歌声如潮,欢声雷动,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出席晚会的还有:丁关根、田纪云、李铁映、迟浩田、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温家宝、曾庆红、吴仪、乔石、刘华清、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佩云、周光召、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肖扬、韩杼滨、杨汝岱、王兆国、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和张劲夫、黄华、彭冲、廖汉生、谷牧、马文瑞、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李锡铭、王丙乾、张廷发、韩光,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郭伯雄、徐才厚也观看了演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6: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