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花隔距兰 |
释义 | Cleisostoma hongkongense (kolfe) Garay 【药 名】:红花隔距兰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红花隔距兰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用于咽喉肿痛。 【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煎汤后,含漱。 【别 名】:树葱(云南玉溪)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及沿海岛屿,云南南部。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植物信息种中文名:红花隔距兰 种拉丁名:Cleisostomawilliamsonii(Rchb.F.)Garay 海拔:300-2000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Bot.Mus.Leafl.HarvardUniv.23(4):176.1972] 中国植物志:19:324 组中文名:齿蕊组 组拉丁名:Sect.Mitriformia 属拉丁名:Cleisostoma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Pfitz. 族拉丁名:Trib.VandeaeLindl.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通常悬垂。茎细圆柱形,长达70厘米,粗3—4毫米,分枝或不分枝,具多数互生的叶,节间长1—2.5厘米。叶肉质,圆柱形,伸直或稍弧曲,通常长6—10厘米,粗2—3毫米,先端稍钝,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叶鞘。花序侧生,斜出,比叶长,通常分枝,花序柄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轴纤细,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密生许多小花;花苞片小,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先端急尖呈钻状;花梗和子房纤细;长5毫米;花粉红色,开放;中萼片卵状椭圆形,舟状,长2.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圆形。具3条脉;侧萼片斜卵状椭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先端钝,具3条脉;花瓣长圆形,长2.2毫米,宽1毫米,先端钝,具[条脉;唇瓣深紫红色,3裂;侧裂片直立,舌状长圆形,向前伸,先端钝,两侧边缘多少内折;中裂片肉质,狭卵状三角形,上面中央具l条纵向的脊突,脊突位于距口前方隆起呈三角形;距球形,两侧稍压扁,粗约2毫米,末端凹人,具不明显的隔膜,内侧背壁上方的胼胝体呈T字形3裂,其侧裂片近角状,短于或几乎等长于中裂片而稍向下弯曲;中裂片较粗壮,基部2浅裂并且密布乳突状毛;蕊柱长2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蕊柱足;蕊柱翅在蕊柱上端两侧各具1枚齿状附属物;药帽前端不伸长,先端截形并且具宽的凹缺;粘盘柄宽卵状三角形或钟形,粘盘近新月形。花期4---6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300—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林下岩石上。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产于印度东北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