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宏济桥 |
释义 | 1、【弘济桥】 弘济桥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北,跨汝河,明代称宏济桥、博爱桥,清代称迎恩桥,因靠近天中山又称天中桥。初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建为石桥,明嘉靖年间重修。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9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漫砌,两侧有栏板,刻有狮子,桃,猴,石榴,鹿,麒麟和武松打虎等图案,青石望柱25根,柱高1。2米,横断面为正方形,柱顶均为石狮子(“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飞凤、飞龙及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工艺精湛,形象生动,精工细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宏济桥】 宏济桥:介于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桥东、桥西两村之间,古时候是通衢(州)入闽要津。明代始建,初名济川石桥,后几经修建,光绪初改名宏济桥。现为X脚架木梁廊屋桥。桥长31米,宽5.4米,高9米,四根桥梁,腾空过江,下由合抱粗的两根苦槠木交叉承托桥梁,桥上覆以瓦屋9间。民国24年8月26日,红军挺进师二纵队政委、浙西南特委委员洪家云在桥上宣布成立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民国25年6月,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焜在桥上主持召开群众大会,挺进师师长粟裕作抗日演讲。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