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衡王琴 |
释义 | 简介衡王琴,衡王朱佑楎所制古琴。 明代宗室造琴之多,可称空前,其尤者为四王琴。“四王”,即明代宁、衡、益、潞四王。《琴学丛书》说:“明宁、衡、益、潞四王皆能琴,潞琴最多,益次之,宁、衡最少。”现在知道的衡王琴,只有清末民初杨时百旧藏的宣和式太古遗音、涂东辰旧藏的师旷式无名琴和郑颖孙旧藏的伏羲式龙吟秋水等寥寥几张。 其中伏羲式墨漆古琴,龙池内有行书“嘉靖己卯岁孟夏,皇明衡国藩翁制”。“皇明衡国藩翁”即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第一代衡王朱佑楎。衡王琴传世甚稀。 人物衡王,朱佑楎(1479~1588),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封为衡王,1499年(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1538年(嘉靖十七年)逝,谥“恭”,葬于今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北三阳山前。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十二《藩贤衡恭王传》:王讳佑楎,宪宗纯皇帝第五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生于成化十五年己亥。二十三年封衡王。弘治十二年之国青州,嘉靖十七年八月薨。敕葬临朐西三阳山之原,赐谥曰恭。王兄弟十有一人,长孝宗,次睿宗,三岐王,四益王,五即王也,六雍王,七寿王,八汝王,九荆王,十荣王,十一申王。列圣以来,未有如王兄弟之盛者。王天姿明颖,神彩庄重,每朔望,先谒宗庙,而后视朝。进表笺,临殿用宝,拱立移时,具冕服,北面端拜,俨睹天颜,为诸王之范。春秋祭享,率以三鼓从事,越四十年如一日。享宾躬为酬献,诸王子以次称觞,仍命官属屡伸劝侑,毕,送至露台,及阶,宾退,乃还。暇居斋宫,手不释卷,他无玩好。尤精书法,四体皆工,而楷书、行草为最,大书结构有体,诗章足垂世教者,书数千纸,一睹笔法,具见王心。旁及丹青,各臻妙品,积古今书籍千卷一柜者,凡百有奇。著诗文若干卷,题曰《岁寒斋稿》。先是,孝宗与王尤厚,敕齐藩所遗土田悉属之王,虑扰于民,力辞不受。上嘉允,特赐祖训一、誓剑一,就封以来,未尝诘责于有司,事或相涉,则曰:吾左右过也。人益愧服。辟书堂,淑诸王子授经讲诵,务令晓解。一时诸王贤声籍籍。官校子弟,复建育秀馆教之,多入庠校者,青故多饥,王来,雨 时若,岁比丰稔。及薨,村氓野老,每集数十人,具香楮,望灵哭吊,尽哀乃去。王以礼为国,上信下怀,册谥以恭,美矣。迄今宗室多礼让之风云。 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其庶支封平度、宁阳、昌乐、寿张、商河、玉田、新乐、高唐、齐东、邵陵、汉阳诸郡王。其中新乐王朱载簃号诚轩,爱好文学,善书法,曾撰写《洪武圣政颂》、《皇明政要》诸书,建博文书院,刊行《文心雕龙》等。高唐王朱厚烘,号岱翁,工隶篆,著有《事亲述见》(12卷)、《一弦琴谱》、《瑟谱》等书,商河王朱载塨也善篆书。1644年(清顺治元年)衡王朱由棷降清。1646年(顺治三年)衡王世子被处死,衡府被抄,门前石坊犹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