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横峰县 |
释义 | 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闽、浙、 皖、赣四省要冲,境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缘信江。全县国土总面积655平方公里,大体是“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全县版图呈菱形,北高南低,多丘陵。横峰县通行赣语。 中文名称:横峰县 外文名称:Hengfeng xian 行政区类别:县城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岑阳镇、葛源镇、姚家乡、莲荷乡 政府驻地:岑阳镇 电话区号:0793 邮政区码:334300 地理位置:江西省东北部 面积:655平方千米 人口:19.7万人 方言:赣语 气候条件: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岑山国家森林公园、赭亭山、天台山 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 火车站:横峰站 车牌代码:赣E 交通:浙赣铁路、梨温高速、320国道 著名中学:横峰中学、横峰二中 美称:中国葛之乡 基本介绍横峰于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建县,原名“兴安”,位于江西省 东北部,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距上饶市35公里,距省城南昌210公里,距上海624 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655平方公里,现辖6乡2镇1办事处,岑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区面积84.4平方公里。全县耕地12.1万亩,林业用地62万亩,大体是“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全县现有总人口21万,现有贫困人口10120人,低收入人口23000人, 2001年 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横峰是著名的老区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 、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中,横峰6万人民就有2万儿女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目前,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宝贵的红色资源。 横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交通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藏种类繁多,享有“地下宝库”之誉。已探明的矿种有煤、钽、铌、钨、锡、铅、锌等20多种。稀有金属钽铌储量位居亚洲第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原煤储量约4000万吨,居上饶全市之冠。在有林山地中,油茶林面积达24万亩,有“绿色油库”之称,是江西省重点商品油基地之一。二是交通十分便利。浙赣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横(横峰)南(南平)铁路在县城接轨,320国道、上(饶)德(兴)公路和梨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来北往十分便利。三是“葛、猪、菜、油茶”已成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横峰因盛产药食两用珍品——葛,而被誉为“中国葛之乡”、“葛之源 ”,葛根资源十分丰富,通过抓龙头、建基地、拓市场等举措,具有横峰特色的葛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全县葛根种植面积达4.5万亩,开发的“葛源”牌葛露饮料、“葛佬凉茶”、纯葛粉等已批量生产,市场拓展很快,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四是兴安工业园区发展态势强劲。现已培育形成了农业产业、锁业、纺器业、铜材加工业、服装加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吸引了更多的规模企业向园区集聚,尤其是园区成长中的 “锁业马赛克”受到了省委书记孟建柱的肯定。现已有入园企业83家,总投资19.28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以上的企业70余家,正式投产36家。 经济发展1、横峰县地理位置 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大门上饶市辖区,在上饶西郊,与新县城连接,沿320国道沿线展开。 距浙江衢州120公里、南昌市200公里、上饶市35公里、鹰潭市65公里、距浙赣高速公路道口6公里,320国道、浙赣铁路、横南铁路穿区而过。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是江西东大门经济黄金区域的开放型经济窗口。 2、横峰县附近的港口、机场 横峰县附近有九江港口、南昌港、距九江港300公里,驾车只需3小时,距南昌港220公里, 驾车只需2个小时(全程高速)。工业园区附近机场有武夷机场、南昌机场、衢州机场和上饶三清山机场(在建)。距武夷山机场90公里,驾车1个半小时。距南昌机场220公里,驾车2小时。距衢州机场125公里,驾车1小时。距杭州机场369公里,驾车3.5个小时。 (二)、横峰县工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 3、园区土地出让优惠政策 ①园区平整好土地基本价为3.5万元/亩(含七通一平)。②客商固定资产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 按总价款优惠5%。③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万元以上按总价款优惠10%。④企业投产之日起一 年内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按总价款优惠5%。⑤纳税在200万元以上的按总价款优惠10%。 4、工业园区财政扶持政策 对进园区新办工业企业(含企业迁址或扩建)实施县财政扶持,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三至五 年内对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前三年全额予以县财政奖励扶持,后二年50%予以县财政奖励扶持。国家高新项目企业和外资300万美金以上企业,五年内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县财 政全额奖励扶持。 5、企业产品自营出口企业优惠政策 自营出口退税是指企业自营出口本企业自产产品后,由国税局、外税局负责退给企业一定比例的税款,退税率一般为0-17%,具体退税率按国家规定视不同产品而定。 6、进园企业的生产用电、用水优惠的价格 ①园区有11万伏变电站和3.5万伏变电站各1座,远期规划再建1座22万伏变电站,完全可满足企业生产用电需要。工业园区大工业生产用电价格为0.52元/度,小工业用电0.66元/度 ,基建用电0.9元以内/度。②园区新建了1家日供水3-5万吨的水厂,可确保入园企业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工业用水价格为0.95元/吨,日用水2000吨以上企业一事一宜,生活用 水水费按统一标准收取(注:其他见横峰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 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32万亩,同比增加5114亩,增长2.5%;油料种植面积1.81万亩,同比增加1175亩;蔬菜种植面积2.13万亩,同比增加3402亩;全年粮食产量7.17万吨,比上年增加2398吨,同比增长3.5%,其中,稻谷产量6.61万吨,比上年增加1799吨,同比增长2.89%,油料产量7187吨,比上年增加1037吨,同比增长16.9 %,蔬菜产量2.81万吨,比上年增加4953吨,同比增长21.4%,水果产量2265吨,比上年增加1330吨,同比增长142.2%。 畜牧业生产回升,渔业生产稳定。由于中央和县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县生猪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并且增长速度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12101吨,同比增长18.1%;水产品产量4310吨,同比增长10.1%。 农田水利设施继续加强,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7.42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5千公顷;年末,全县农业机械动力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农用排灌溉动力机械13825千瓦,比上年增长15.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161吨,同比下降7.3%,农村用电量2283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0.9%。?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2778万元,完成村庄规划72个,改水2820户,改厕2654户,改栏1940个,硬化村主干道60公里。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知识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30余期,培训农民及乡村干部3000余人。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五步决策法”、“六化理念”等做法更好地反映了民意、集中了民智。 方言横峰县通行赣语,即赣语鹰弋片,鹰弋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主要通行于江西的鹰潭市、贵溪、余江、万年、乐平、景德镇市(部分)、余干、鄱阳、彭泽、横峰、弋阳、铅山等地。 行政区划全县辖2个镇、6个乡:岑阳镇、葛源镇、姚家乡、莲荷乡、司铺乡、港边乡、龙门畈乡、青板乡。共有7个居委会、63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岑阳镇。 岑阳镇 面积:85.4k㎡ 人口:52225人 邮编:334300 代码:361125100 辖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铺前等6个居委会,城郊、回垅、黄家、姜家、朝堂、铺前、蔡家、岑港等8个村委会。 葛源镇 面积:198.8k㎡ 人口:36498人 邮编:334303 代码:361125101 辖葛源居委会,葛源、石桥、黄溪、关田、溪畈、黄山、枫林、清湖、篁村、槎源、陈村湾、山田、崇山等13个村委会。 姚家乡 面积:44.7k㎡ 人口:12694人 邮编:334312 代码:361125200 辖姚家、后占、百家、七甲、兰子畲族、琯山、建作等7个村委会。 莲荷乡 面积:90.8k㎡ 人口:22711人 邮编:334309 代码:361125201 辖莲荷、黄藤、九甲、丁家、义门、上畈、蔡家、杨家等8个村委会。 司铺乡 面积:46k㎡ 人口:11573人 邮编:334308 代码:361125202 辖宋村、司铺、刘家、古楼、牛桥等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古楼。 港边乡 面积:39.5k㎡ 人口:17857人 邮编:334306 代码:361125203 辖港边、何家、余塘、灵西、善塘等5个村委会。 龙门畈乡 面积:78k㎡ 人口:25878人 邮编:334305 代码:361125204 辖龙门、坊源、钱家、霞坊、土岩、童家、宜兴、洋叶、柯家、满团、鲁村等11个村委会。 青板乡 面积:72k㎡ 人口:17453人 邮编:334302 代码:361125205 辖青板、薛家、金鸡、霞阳、徐村、排楼等6个村委会。 现在辖区内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历史沿革横峰于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建县,原名“兴安”,位于江西省 东北部,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距上饶市35公里,距省城南昌210公里,距上海624 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655平方公里,现辖6乡2镇1办事处,岑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区面积84.4平方公里。全县耕地12.1万亩,林业用地62万亩,大体是“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全县现有总人口21万,现有贫困人口10120人,低收入人口23000人, 2001年 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横峰是著名的老区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 、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中,横峰6万人民就有2万儿女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目前,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宝贵的红色资源。 1985年4月18日,设立上坑源乡(赣府厅字[1985]230号)。1986年4月11日,撤销中茅坪乡,将中茅坪乡的区域划归岑阳镇管辖(赣府厅字[1986]194号)。 1992年7月27日,撤销葛源乡,设立葛源镇(赣民字[1992]138号批复)。1994年3月12日,撤销铺前乡,设立铺前镇(赣民字[1994]40号批复)。至此全县辖3个镇、9个乡:岑阳镇、葛源镇、铺前镇、新篁乡、上坑源乡、青板乡、龙门畈乡、港边乡、姚家乡、司铺乡、莲荷乡、上畈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673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岑阳镇 33932、葛源镇 21395、铺前镇 12198、姚家乡 11831、上畈乡 7237、莲荷乡 11685、司铺乡 9598、港边乡 13931、龙门畈乡 22050、青板乡 14152、新篁乡 7449、上坑源乡 1280。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11月8日,撤销上坑源乡,划归葛源镇;撤销上畈乡,划归莲荷乡(赣民字[2001]508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铺前镇,成建制划归岑阳镇管辖(赣民字[2003]273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0.8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2镇7乡:岑阳镇、葛源镇、姚家乡、莲荷乡、司铺乡、港边乡、龙门畈乡、青板乡、新篁乡。 岑阳镇 2004年辖:新建社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铺前社区、城郊村、岑港村、回垅村、黄家村、姜家村、朝堂村、铺前村、蔡坞村。 葛源镇 2004年辖:葛源社区、葛源村、关田村、黄山村、清湖村、溪畈村、枫林村、黄溪村、石桥村。 姚家乡 辖:姚家村、建作村、后占村、七甲村、百家村、兰子村、官山村。 莲荷乡 辖:莲荷村、黄滕村、九甲村、丁家村、上畈村、蔡家村、杨家村、义门村。 司铺乡 辖:古楼村、司铺村、宋村、刘家村、牛桥村。 港边乡 辖:港边村、灵西村、余塘村、何家村、善塘村。 龙门畈乡 辖:龙门村、童家村、满团村、鲁村、宜兴村、柯家村、土岩村、下坊村、钱家村、坊源村、洋叶村。 青板乡 辖:青板村、薛家村、霞阳村、排楼村、徐村、金鸡村。 新篁乡 辖:篁村、槎源村、陈村湾村、山田村、崇山村。 红桥垦殖场红桥分场、白沙岭分场、莲荷分场、练家分场。 上坑源林场 上坑源分场、黄栗坑分场、祝家垅分场、徐家坦分场。 山黄林场 早田分场、山门里分场、阳山分场。 兴安工业园区 2006年1月20日,撤销新篁乡,成建制划归葛源镇管辖(赣民字[2006]5号批复)。 横峰八景一、横峰积翠郑日奎 灵山青未了,此地得横峰。 岩壑无端幻,松杉若为容。 岚光开薄雾,夜色滞疏钟。 待访幽居士,烟霞路几重。 注:郑日奎为清朝进士,横峰即岑山,在县城北1.5公里,因山横卧城北得名,草木茂盛翠绿。 二、龙泉晓钟 费 宏 天划山腰洞,神斛石窍泉。 野眸真快我,尘眼一醒然。 坐久云成宇,吟边树拂烟。 谁能忘世虑,来此学飞仙。 注:费宏为明朝宰相,铅山人。岑山洞又名龙泉庵,在城北1.5公里,庵内原有铜钟,晨晓撞钟声音远传城内。 三、天台远眺 刘仪宠 天台最高处,一望半东南。 万壑争呈秀,诸峰并吐岚。 山河云作界,城廓树相参。 寄语登临者,毋轻此小庵。 注:刘仪庞为清朝兴安(今横峰)知县,天台山在城东1公里,因山顶平坦似台得名,极目远眺可见铅山的鹅湖山、弋阳的圭峰。 四、赭亭堆霞 李奎 赭亭名最著,乘兴共攀缘。 路拥槎牙石,岩飞瀑布泉。 回头如望井,举步若升天。 此即蓬莱境,令人思豁然。 势耸层霄表,群山罕与齐。 仰观天甚近,俯视地何低。 洞古龙常出,云深鸟乱啼。 徘徊谈论久,归步夕阳西。 注:李奎为明朝公卿·赭亭山在上畈乡杨家村境内,南界铅山县,山呈赭色,远望似亭得名,这座红石山在霞光照耀下恰似一堆红霞。 五、玉屏文笔 郑日奎 孤峭凌云出,江朗梦未通。 风烟任批抹,霜雪几磨垅。 地启文明兆,人增诗赋雄。 岂同殷浩废,咄咄但书空。 注:文笔峰即笔架山,在莲荷乡境内,因山形似笔架得名。 六、鹤石摩天 刘仪宠 寒原一片石,似鹤势悠然。 不向林泉下,将腾霄汉边。 谁能施俗网,似可载真仙。 何日发长唳,声闻彻九天。 注:鹤石山在上畈乡境内,因山形似一只展翅冲天的仙鹤而得名。 七、横溪曲水 刘仪宠 横溪清浅水,共说似兰亭。 红红鱼翻浪,幽幽鸟下汀。 流来一涧绿,照去万峰青。 不断如琴响,高人彻夜听。 注:横溪即岑山流经县城的溪水,今县中操场东西小河边有“横溪曲水”石刻。 八、马潭印月 郑日奎 一鉴马潭水,偏与明月宜。 幻成空际色,添得画中诗。 影浸峰峦湿,光分草树滋。 蛟龙寒不寐,夜半恐潜移。 注:马潭即龙潭,在青板乡徐村境内,此潭深不可测,月照如雪。 兴安窑(也就是横峰县本地的窑口,古称横峰为兴安,所以不存在横峰窑) 兴安窑始烧于元末,盛于明成化、弘治时期,衰于明嘉靖末年,发现多处烧制青瓷器窑址,产品主要为胎厚质粗的青釉盘、碗、碟等生活用瓷。 兴安窑址于1965年发现,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有下窑口、上窑口及窑湾三个窑址区,所烧均为青瓷,产品以碗、盘、盅为主,还有碟、砚、炉、高足杯等生活用瓷。胎体厚重,胎质粗糙,也有薄胎。装饰有印折枝花卉,如牡丹、荷花、菊花纹等,印花大盘中的纹饰最为精美。盘心花间有“吉”、“俞”、“青荷俞”、“广信余吉”等款。还有一些高足杯上装饰褐色点彩。现代陶瓷史则记载弋阳窑在今江西弋阳县城面二十三公里的港口圩,瓷器烧制于明代,专烧青瓷器,窑址以窑山、王家山、神灵湾为中心。由此可知弋阳窑也是一处烧制类龙泉青瓷的地方瓷窑,器物有碗、则盅、盘、高足杯等。青釉色调单一,釉色比较稳定,胎薄而白,比横峰窑瓷器胎质较好。纹饰以莲花为主,有的器外壁饰刻线纹,器里心为团花。弋阳窑比横峰窑品种、造型少,装饰简单。 由于兴安窑的烧造年代主要在明代,时代相对比较近,见诸文献记载较多,因其旧处弋阳县,在文献提到弋阳烧瓷的同时,有些直接明确记载了横峰窑的历史和产品风格。明代张士镐撰《广信郡志》(嘉靖5年本)记载:“弋阳……横峰,县东四十里太平乡,周迥四十里。高二十余丈,其下居民稠密,多以陶器为 业”;物产中也记载“磁器窑在弋阳县太平乡,去县治四十里。洪武年间,浙江龙泉人瞿志高等新创,遂纳课之数在课程额内。” 清雍正10年刻本《江西通志·山川五·广信府》卷11记载,“横峰在兴安县东太平乡,高二十余丈,下有窑,镇本隶弋阳。明嘉靖三十九年,于此设县……”,该版本《通志》在《土产·卷二十七》还记载:“按旧志:弋阳县太平乡有磁器窑,初以处州民瞿志高等创造,后民饥为乱。嘉靖间,即横峰窑镇地改立兴安县,窑遂废”。清《兴安(横峰)县志》述:“兴安旧弋阳横峰地,……元末多江浙江处人居之,以陶冶为主。 清《景德镇陶录》卷7在《古窑考》篇幅中专门列有横峰窑,“横峰窑。横峰今广信府兴安,昔属弋之湖西马坑,俗犹呼横峰窑,亦曰弋器”,并介绍其瓶、罐、瓮、盘、碗之类产品“甚粗”。 清朝进士郑日奎撰有《横峰积翠》诗,“灵山青未了,此地得横峰。岩壑无端幻,松杉若为容。岚光开薄雾,夜色滞疏钟。待访幽居士,烟霞路几重”。横峰即岑山,在今横峰县城岑阳镇以北1.5公里,因山横卧城北得名,草木茂盛翠绿。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距上饶市35公里,距浙江较近,因此横峰窑青瓷风格明显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 横峰名人 严师教严师教,明朝人。母管氏,年八十三,师教年六十二,孺慕如婴儿。嘉靖丙戌,土兵蹂境,举境奔避。师教以母耄,不能去。兵至欲害其母,师教愿以身代,帅怜其孝,释之,母子俱无恙。人呼为老孝子。 张炎张炎,明朝。甫六岁,诵诗数过辄记忆不忘。随父任嘉禾,见逋税者,为乞宽,父奇之。既长,古学靡不究习。从总戎征交趾,军中有掠子女献者,受而遣之。凯旋,御史季庆荐可用,遂擢工部营缮主事,升屯田郎中。屡奉命四方,还奏称旨,冰薜之操,内外称之。其后以荐超迁广东参政,威惠著称,年擢两广都御史,以疾卒。 汪渊汪渊,明正德庆午荐,辛未进士。官直隶大名,山东沂水知县。历广西道监察御史,巡按直隶、河南、广西、升大理寺右丞。以直忤当道,弃官归里。然器识宏深,性情端厚,爱民存恺悌心,虚己励操守之志,朝野交推。 周以敬周以敬,嘉靖壬戌进士。官历至御史,守正不阿,素有直声,为上引重,而士民咸敬畏之。 周可贵周可贵,明万历时人,性仁厚好施与。时知县刘与周詹雨学博,增置课士田。命子交焕捐助田租八十石。自是邑人潜心向学者日众。事载课士田记。岁歉,又尝出赀贷贫,莫能偿者,辄焚其券。并施棺瘗枯,遐迩有义士之目。 祝雷复祝雷复,顺治丁酉科举人。雷复于十二岁忽亡去,母忧泣丧明。后十年回里,挟剑二刀一,母狂喜。以舌舔母目,目复明。时耿精忠为乱,有马副爷啸聚于葛源,有嗾祝氏兄弟于马者,谓将与为难。马遂薄祝氏,雷声出见曰:“并无恶意,何相逼至此?”雷复戎装在测。马惧,笑曰:“既无他意,自可相释,但令弟余欲一会。”遂留马饮。谓复曰:“子有武艺,请一献可乎?”复遂布灰于地,足立灰上,一纵飞卧梁上,下仍立故处。又一纵飞集壁上,周行三匝,下仍立故处。马曰:“子之伎非得于某地某人手?”复曰:“然”。曰,马遂扫境去。 郑大雅郑大雅,顺治庚子举人,三上公本不第,乃益发愤读书,肆力诗歌古文辞。诗集八卷,止存其二卷,古诗一卷。吉水尚书李振裕为之序。 李一培李一培,雍正丙午举人,颖敏笃学,于书无所不窥。其为文,健笔冥搜,思深径曲,晚年寄情诗酒,公车一上遂不复赴,乾隆庚午截取知县亦不就,其高旷如此。 李炜李炜,质鲁志学,年三十余,补诸生,数奇屡困场屋。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应试,年九十八点闱。次年庚,恭遇万寿恩科,教谕李殿帮以炜名闻诸两院,并赠资斧,试毕,海大中丞特秦,钦赐举人。李李殿邦更赠以裘帛,公车壮上,次年已百岁矣,藩司李为请旌建坊,有云:“历三十六回闰月,歌咏太平;作六十七载诸重,遭逢特达。”试毕召见,命内侍扶掖,无令跪拜,赐国子监司业,抵任复宠以诗。 周坦周坦,贡生。性孝友,善医术,有疾病求治,必亲往救之。如夭申乡试,有寓生患痢,众嫌期星秽,坦独为诊视,凡烹调扶掖之事,皆身任之。届期众劝人场,笑曰:“功名之得失数再,我入场病者其谁赖乎?”病痊更携之归。又里中有黄姓、陈姓之妻及邱姓姑媳俱因负欠,议别嫁。坦代偿其逋,且周恤之,家室得以完聚。其得谊如此,举乡饮正宾。 黄道黄道,原名端章,1900年4月25日出生于横峰县姚家垄村。 1919年在南昌二中读书,积极投入“五四”运动。 1921年1月与袁玉冰等组织“改造社”,出版《新江西》。 1923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北师大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北京学联的工作。 1925年暑假,回横峰创立进步团体——“岑阳学会”。 1926年,在北京参加反帝反军阀的三·一八游行示威,遭反动政府通缉,奉党指示回横峰工作,领导组建了中共横峰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国民党江西省第三届二次会议上当选为省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 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返横峰,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与方志敏等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1928年任中共贵(溪)、余(江)、万(年)中心县委书记。 1929年1月领导了贵余万起义,曾任信江苏维埃政府执委,中共信江特委书记,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闽北特委书记、闽北军分区政委。 1933年4月,中央根据地与闽浙赣根据地打通以后,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不久在敌人第五次“围剿”中,闽北苏区与闽赣苏区被切断,黄道又奉命回闽北,任特委书记,为发展和巩固闽北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 1936年6月,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领导闽北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等职,广泛地进行抗日救国和新四军战绩宣传,组织各种抗日团体,输送爱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1939年5月,在铅山县河口镇治病时不幸被反动派阴谋毒害。 吴先民吴先民,化名薛子廷。江西省横峰县青板人。 1905年9月2日出生于一户前清举人之家。 1919年秋就读于南昌私立大同中学。积极参加工农运动。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北伐军进入江南。吴先民组织家乡青板桥农民协会,带领群众抓土豪,进行清算罚款;给北伐军带路,收缴北洋溃兵枪械,支援北伐军作战。 1927年曾任国民党横峰县党部经济部长、县公安局局长,参加组织领导群众革命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吴先民指挥农民自卫军同反动武装作战,三次攻打横峰县城,前两次因准备不周而未获成功。第3次攻城成功,营救被捕同志。尔后率部转移至茗山岗的排楼、杨家、周家场一带,坚持斗争。并积极组织农民革命军,准备武装暴动。 同年9月,吴先民出席了方志敏在弋阳窖头主持召开的赣东北5县(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党员联席会议,并当选为五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暴动总指挥部成员。12月,吴先民与方志敏等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建立了革命武装。曾任中共横峰县委书记。率领横峰军民参加粉碎国民党的两次“围剿”。 1928年夏,这支革命武装正式称为江西红军独立第5团。同年11月任中共信江特委委员。 翌年4月,赣东北红军发展到1000多人,第5团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是年10月任信江苏维埃政府秘书长。 1930年7月,红军打到景德城,威震闽浙赣地区,根据地也得到扩大。红军独立团与赣东北地区的地方武装正式编为红10军,共2000余人。吴先民任该军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 1932年任赤色警卫师政治委员。不久,任中共赣东北省委委员。参加了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作战。 同年9月,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曾洪易,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诬陷为“改组派”的首领和“AB团”分子。 1932年12月11日,秘密杀害于江西葛源。(时年26岁)他的英名和方志敏联结在一起,在赣东北苏区的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领导共产党革命,都是为穷人。” 1945年中共“七大”,为吴先民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邱金辉邱金辉,1904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 1925年考入南昌讲武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伐军进军江西时,回到家乡横峰县宣传革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运工作。 1927年11月下旬,在方志敏等领导下,江西。弋阳、横峰等5县的党组织决定举行年关暴动。邱金辉负责在横峰县葛源、邱家两区秘密串联,宣传动员和组织农民革命团和自卫队1928年1月,方志敏等人领导的弋横起义爆发,两县农民革命团组成六路纵队参加起义,邱金辉任第六路指挥者之一,率农民自卫队参加起义。弋横暴动后,自卫队进行了整编,邱金辉被任命为农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连长。 弋横农民暴动胜利后,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部队撤向弋横交界的山区。 1928年6月底,由于叛徒告密,邱金辉不幸被捕,被押送到敌军靖卫团团部。敌人用软的不行,便施以酷刑,在被囚的短短几天里,敌人几乎把所有的酷刑都用遍了,但丝毫没能动摇他那钢铁般的革命意志。 7月11日,遍体麟伤的邱金辉被押往刑场。毫无人性的刽子手把他绑在十字架上,剥去上衣,极其残酷地用刀在他的左右肩胛各剜出一个洞,插上点燃的蜡烛,用铁钉在他头顶钉出一个洞,插上点燃的香火,并用火烧他的心窝。邱金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高呼:“杀吧,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会胜利!”邱金辉壮烈牺牲,年仅24岁。(据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程伯谦幼时读私塾8年,后就读于横峰县立高等小学、上饶信江中学,毕业后在葛源小学教书。 1925年,参加进步团体岑阳学会。1926年秋,在葛源组织农民协会。 1927年春,被派往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平息湖北麻城红枪会叛乱的战斗。毕业后分配在江西彭泽县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南昌起义后回横峰,在葛源秘密组织32个农民革命团。12月,指挥农民革命团3000余人参加弋横武装起义。暴动胜利后,任中共葛源区委书记。 1928年底,被派赴贵溪县周坊开辟新区,在周坊秘密建立党支部和农民革命团。 1929年2月,当选为中共贵溪临时县委常务委员。3月,任中共横峰县委书记。 1930年,调往彭泽、湖口开展白区工作。 1931年6月,任中共横峰县委书记。 1932年7月,任中共乐平县委书记,用两年时间,打破了敌人的碉堡封锁线,开辟了乐河以南五个区和乐河北一个特区,恢复了各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 1935年4月,任中共乐河特委书记,后率部转战磨盘山坚持斗争。9月,被叛徒杀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