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漆弩·吴子寿席上赋 |
释义 | 《黑漆弩·吴子寿席上赋》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姚燧所作的一首散曲。该曲通过有关月亮的种种传说、典故与诗词作品,设想作者自己遨游其间,句句未见“月”字,却句句表现出作者对月亮的热爱和赞美,令人拍案叫绝。 作品名称:《黑漆弩·吴子寿席上赋》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散曲 作者:姚燧 宫调:正宫 曲牌:黑漆弩 作品原文〔正宫〕黑漆弩·吴子寿席上赋 丁亥中秋遐观堂对月①,客有歌《黑漆弩》者②。 余嫌其与月不相涉,故改赋,呈雪崖使君③。 青冥风露乘鸾女④,似怪我白发如许。 问姮娥不嫁空留⑤,好在朱颜千古。 〔幺〕笑停云老子人豪⑥,过信少陵诗语⑦。 更何消斫桂婆娑,早已有吴刚挥斧⑧。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丁亥:指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②黑漆弩:曲牌名,由同名词牌入正宫乐调而成,又名《鹦鹉曲》。 ③使君:对州县长官的尊称。 ④青冥:天空。乘鸾女:月宫的仙女。《异闻录》载唐玄宗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衣仙娥十余人,“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⑤姮娥:即嫦娥。 ⑥停云老子: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于铅山居所筑停云堂,自称“停云老”。停云之名,用陶渊明《停云诗》意。 ⑦“过信”句:辛弃疾有《太常引》词咏月,末云:“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语本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所以说他“过信少陵诗语”。少陵,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⑧吴刚挥斧:《酉阳杂俎》载汉西河人吴刚学仙犯过,遭罚砍斫月中桂树,树随斫随合。 作品译文丁亥年中秋与客人赏月,有人唱了首《黑漆弩》。 我认为它与月色不合拍,就改赋,送给雪崖使君。 风露满天,乘着白鸾笑舞于月中广庭的,是那些美丽的女仙。 她们仿佛奇怪我,怎么白发会如此多地出现。 我问她们,嫦娥何以独居不嫁,空留在月殿?仙女们说:“您不用为她担心,她青春的容貌千年不变。” 我想起辛稼轩,这位豪迈的词人,看来是过于相信了杜甫“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诗言。 他也期望“斫去桂婆娑”,其实又何必多此一番心愿。 那月中的吴刚,不是早就挥着斧子,向桂树斫了一遍又一遍? 作品鉴赏“青冥风露乘鸾女”这整句则脱化于王安石的《题画扇》:“玉斧修成宝月团,月中仍有女乘鸾。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斜特地寒。”也许正因乘鸾女“鬓乱钗斜”的启示,该曲作者才会立即联想到自己的白发。他对月中女仙不再作更多地渲染,直接将她们视作自己一见如故的朋友,表现出了神游月间的豪兴。女仙们奇怪着来客如何“白发如许”,而作者反客为主,询问嫦娥抱独身主义的生活,这是一转;作者的问讯中有为嫦娥惋惜担忧的意味,而乘鸾女不以为然,报以“好在朱颜千古”,这又是一转。这两层转折之间都省略了连接词,造成了突兀奇崛的效果;当然更重要的是借此表现出了月亮的两大特征,即美丽与永恒。 〔幺〕篇把辛弃疾同杜甫这两位大文豪拈了出来,因为他们都爱月、赞月,并在咏月的作品中有过渊源关系。杜甫在诗中写过“斫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辛弃疾移入词中,所谓“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以豪放词人著称,作者故意说他因为太豪放了,所以轻信了老杜的话,这一笔是故作波澜,同时也省略了一一引用两人原句的麻烦。辛弃疾沿用杜甫诗意,而曲作者偏偏来个翻案,说是何必要两人操心建议,吴刚不是早就在从事斫桂的工作嘛。这一段曲曲折折,旨意却是明明白白的,即是在赞美夜月的皎洁明亮。 作者简介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岁而孤,依伯父姚枢成人。三十八岁被荐为秦王府学士。至元间,官陕西汉中遂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1295年(元贞元年),以翰林学士应诏修《世祖实录》。1301年(大德五年),出为江东廉访使,1305年(大德九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1308年(至大元年)入为太子宾客,进承旨学士,寻拜太子少傅;1309年(至大二年)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四年后告归。《元史》有传。姚燧以文著名,与虞集并称。《元史》称其“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其散曲与卢挚齐名,抒个人情怀之作较多,曲词清新、开阔;摹写爱情之曲作,文辞流畅浅显,风格雅致缠绵,对散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清人辑《牧庵集》三十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