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释义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由1958年建立的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和1985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数学研究所共同发展起来的。1993年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科学系,在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化系。2000年1月原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成立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黑龙江大学的四大学院之一,是理工科第一大学院

中文名: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外文名:EEC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简称:黑大电工院

创办时间:2000年1月14日

类别:公立大学—理工科学院

知名校友:徐兰许、温殿忠等

所属地区: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主要奖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主要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项省级重点学科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4项

现任院长:丁群教授

党委书记:王斌

基本简介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2000年1月14日由原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成立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经历多年风雨兼程,多年拼搏进取,多年春华秋实,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重点扶植下,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砥砺进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院领导

院长:丁群教授

党委书记:王斌

副院长:汪国强教授、沈永良教授、常青

院办主任:王常乐

院党委秘书:付丽

院团委书记:兰国强

办学规模

学院设有:

3个系:电子科学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

6个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3个研究所:敏感器件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和光纤技术研究所。

1个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1个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7个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与系统。

3个工程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点: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其中,物理电子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三个学科为省人事厅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学院具有电子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具有自动控制、集成电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三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3个研究所:敏感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光纤技术研究所。

以上各相关专业相互支撑、相互交叉渗透,加上先进的实验设备、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开放的教学实验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师资力量

在师资队伍方面,电子工程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导师有:温殿忠,叶红安,范茂军,邱成军,丁群,张喜田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博士生导师有韩志刚,邓自立,孙书利),正、副高职教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4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起点较高,科研、教学能力较强。

学院有多个学生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创新和学习,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美新杯传感器设计大赛、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大赛等,取得良好成绩。

学院科研队伍实力雄厚。今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攻关科研项目等多项。在承担多项纵项课题的同时,学院在应用开发课题方面,先后研制成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无模型控制器和IC卡电脑加油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并已经实现产业化。

本科培养和专业设置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控原理、计算机控制、电机拖动、调速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原理与汇编、检测与变换、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仿真、建模与估计、机电一体化、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认识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信号与信息处理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电子测量、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备系统、扎实的通信网理论和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开发、设计、制造、调测、运维、推广和工程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工程技术型人才,可以就业于电信运营、制造商、研究机构和工程调测等部门。

主要课程: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天线、光纤通信、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单片机原理、数据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课程设计、数据通信网络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在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和光电子系统领域;能从事电子材料、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光通信、制造与加工、传感与检测、发光与显示、微电子技术等行业。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学物理方法、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半导体集成电路、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接口电路、MEMS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微电子工艺实验、专业实验等专业课程、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受过工程专门训练的信息处理高级技术人才。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在电力系统或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军事部门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和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EDA技术、DSP原理、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数字水印技术、信息加密算法、现代密码学、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集成电路理论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良好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较强竞争和创新能力,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电路工具的研发、电路系统开发等工作。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应为:半导体物理、模拟电路、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VLSI集成电路设计方法、ASIC设计综合和时序分析、VLSI测试技术、FPGA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与分析、SOPC设计技术、MEMS与微系统、集成电路CAD设计、微电子封装技术、通讯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讯原理、电磁场与天线、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电子实习、毕业实习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可以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调测,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电磁场与波、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软件编程、无线传感网络、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与总线技术、RFID技术、M2M技术、中间件技术、天线设计、测试技术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