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楼姓 |
释义 | 贺楼(贺娄)贺楼、贺娄,读音作hè lóu(ㄏㄜˋ ㄌㄡˊ)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漠北古鲜卑族宇文部分支贺楼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或以居邑名称为氏。 记载贺楼氏,亦称贺娄氏。在姓氏学家姚薇元所著《北朝胡姓考》中记载:“<官氏志>:‘贺楼氏后改为楼氏’。<姓解>二引<志>,辨证十九,并同。<广韵>、<姓纂>及<氏族略>,贺楼皆作贺娄。楼、娄同音,译言无定字。贺搂改楼,<姓纂>贺娄氏下云:之证‘贺娄氏,代人,本居漠北,以国为氏。孝文改为楼氏。后魏镇西大将军广陵王贺娄伏莲。’” 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又接着记载:“‘楼伏连,代人也,世为酋帅,年十三袭父爵,领部落。太祖初,从破贺兰部,又从平中山,以功赐安邑侯。世祖卽位,进为广陵公。世祖征蠕蠕,伏连留镇京师,进爵为王。加镇西大将军,出镇统万。’据此可知<姓纂>贺楼伏莲,卽<魏书>楼伏连。代郡楼氏本贺楼氏,此其证。<姓纂>云,’本居漠北,以国为氏。’<魏书·伏连传>云:‘世为酋帅,年十三,领部落。’可知贺楼本漠北一部落之号,归魏后以部为氏,孝文太和时改为楼氏。据伏连传,伏连自太祖初至世祖时,迭建功勋,进爵广陵王。长子真,从世祖征伐有功,徙湘东公。次子大拔,赐爵永平侯,高祖初为中都大官。孙侄辈亦皆显贵。故代郡楼氏,洵如官氏志所云,‘太祖已降,勋着当世,位尽王公’者也。后魏楼勃此外世祖时有将军楼勃,高祖时有都将楼龙儿,当皆系代郡楼氏。等东魏有都督贺娄乌兰,隋有巨鹿公贺娄子干,唐有凤州刺史贺娄行魏末复旧本,太子舍人贺娄积,裨将贺娄余闰。知此族魏末又复旧姓。” 贺楼或称贺娄,是古代漠北的一个地名,位于祁连山与古黄河故道之间,本书大体考证其位置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五十五公里处的大马营一带。贺楼氏,就是游牧于古代贺楼地区的古鲜卑族宇文部的一个分支,以贺楼地名为部族名称,该部族人因以为姓氏,称贺楼氏,或贺娄氏,后演变发展为库莫奚族,简称奚族。 成因在北魏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后,鲜卑族贺楼氏族众,皆改为汉姓楼氏,亦有改娄氏者。后在东西魏时期此族又复旧姓。进入唐朝时期后,鲜卑族人的大部分逐渐融合入汉族之中,贺楼氏族众仍然改为汉姓楼氏、娄氏,亦有改为汉姓贺氏者。 代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事情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衢县)、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新安)县分置衢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至正二十年改为金华府。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历史名人贺楼·乌兰:(生卒年待考),著名东魏时期将领,都督。后在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元年(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九年,公元543年)邙山战役中被北周猛将司马侃所生擒。 贺楼·子干:(公元534~593年),字万寿,本是代人(今河北蔚县),后南迁世居关右(今甘肃潼关)。著名北周时期将领,隋朝时期工部尚书、巨鹿公。 贺楼·子干的祖父贺楼·道成曾任北魏侍中、太子太傅,父贺楼·景贤官至右卫大将军。贺楼·子干少以骁武知名。北周武帝时,累迁小司水,因勤劳封为思安县子,不久授使持节、仪同大将军。大象初年,领军器监,不久任秦州刺史,进爵为伯。 历史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农历5月,北周宣帝宇文赞病逝,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农历6月,相州(今河北临漳邺镇)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贺楼·子干与宇文司录跟随上柱国韦孝宽奉旨前去讨伐。农历7月末,韦孝宽率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尉迟迥军正围攻怀州(今河南沁阳),贺楼·子干和宇文述等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东南。 杨坚闻讯大悦,亲笔手书:“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丈夫富贵之秋,正在今日,善建功名,以副朝望也”。此后,贺楼·子干每战必身先士卒。攻邺城(今河南安阳)时,贺楼·子干与崔弘度率部首先登城,破城而入,尉迟迥被迫自杀。平叛结束后,贺楼·子干进位上开府,封武川县公,食邑三千户,又封其子贺楼·皎为思安县伯。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农历2月,北周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贺楼·子干进爵巨鹿郡公。是年农历8月,吐谷浑攻扰凉州(今甘肃武威)。隋文帝命上大将军元谐为行军元帅,率贺楼·子干、郭峻、元浩等步骑数万出鄯州(今青海乐都),直趋青海,欲抄吐谷浑军后路。吐谷浑急忙回撤,与隋军交战于丰利山(今青海湖东),吐谷浑大败。吐谷浑太子可博汗率劲骑五万前来增援,隋军再次大败吐谷浑军,斩俘万计。吐谷浑王侯三十人率所部前来归降,可汗夸吕率亲兵远逃。贺楼·子干在作战中功劳最大,隋文帝亲令下诏褒奖了贺楼·子干。后隋文帝担心边疆不安定,恐外族再次搔扰,于是留贺楼·子干镇守凉州,防御西部来犯之敌。 隋开皇二年(公元581年)农历4月前,突厥大军进犯隋边。农历5月,突厥沙钵略、达头、阿波等五名可汗悉发四十万骑兵,突入长城,分路攻隋,各地隋军分别进行抵抗。 达头军分两路疾进,其右路军在鸡头山(今甘肃平凉)被隋军大将韩僧寿部击破。左路军继向武威、兰州开进。农历6月,达头可汗部攻兰州,贺楼·子干率部迎战。双方在可洛峐山地区(今甘肃武威)遭遇。达头军人多势盛,贺楼地区子干先采守势,阻川为营,断绝达头军的水源,俟其人马因缺水而困弊时,乘机进击,达头军失利,暂时迟滞了达头军的攻势。于是隋文帝又册封他为上大将军,并给予极高评价:“于戏!敬听朕命。唯尔器量闲明,志情强果,任经武将,勤绩有闻。往岁凶丑未宁,屡惊疆埸,拓土静乱,殊有厥劳。是用崇兹赏典,加此车服,往钦哉!祗承荣册,可不慎欤!”征授营新都副监,农历10月,拜工部尚书。 是年,突厥军再次搔扰边塞,贺楼·子干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联合窦荣定迎击敌人。贺娄·子于与窦荣定互相配合,前后呼应分路灭敌,重创敌军,歼敌千余名。隋文帝重赏贺楼·子干,并派通事舍人曹威犒劳三军。不久贺楼·子干请求入朝,隋文帝令为驰驿奉见。 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吐谷浑再次骚扰隋边,西部边镇深受其害。隋文帝命贺楼·子干出兵反击。农历4月,贺楼·子干率河西五州(凉、甘、瓜、鄯、廓)兵深入吐谷浑境内反击,杀其男女万余口,二旬而还。 隋文帝见陇西屡受外族寇掠,甚患之。西部边塞的居民没有依村而居的习惯,隋文帝令贺楼·子干将居民集中到一块儿,建立村坞,作为防御的堡垒,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以备不测。 贺楼·子干认为不妥,上书说:“比者凶寇侵扰,荡灭之期,匪朝伊夕。伏愿圣虑,勿以为怀。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且陇西、河右,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隋文帝纳其言。不久,敌军再次入境搔扰,贺楼·子干率兵抵御,敌军闻后仓惶逃遁。 隋文帝知道贺楼·子干熟知边塞战事,在同月授他榆关总管十镇的军务,年底,又封为方州刺史,甚为敌军所惮。数年后,突厥雍虞派使节前来请降,并献上大批的羊马以示诚心。隋文帝以贺楼·子干为行军总管,出西北道前去接应。事毕,贺楼·子干拜云州总管,隋文帝还将突厥所献的马百匹、羊千口赐给贺楼子干,并下书说:“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所献,还以赐公。” 不久,贺楼·子干的母亲去逝,他因故离职,但隋文帝以榆关(今河北秦皇岛)重镇,非他不可,不久便重新起用贺楼·子干。 逝世隋开皇十三年七月十四(公元593年8月16日,《隋书·贺楼子干列传》记载为开皇十四年,而《隋书·高祖纪》记载为开皇十三年七月十四,而《北史》、《资治通鉴》均无记载,这里以《高祖纪》为准),贺楼·子干因病逝于任上,终年六十岁。 隋文帝为此伤心良久,赙缣千匹,米麦千斛,赠怀、魏等四州刺史,谥曰怀。其子贺楼·善柱嗣,后官至黔安太守。 个人其他信息贺楼·行本:(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凤州刺史。 贺楼·余闰:(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裨将 贺楼·积:(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太子舍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