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释义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衡水市农科院),成立于1955年。现有干部职工103人,其中干部73人,工人30人,在研科技人员52人,非营利科研机构编制为60人。 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0人。设7个研究室、4个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1个 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200余万元,仪器设备总价值1260余万元。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抗旱新品种选育、旱作-节水农业、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和开发。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设7个研究室、4个科技公司和2个试验站。包括:综合办公室、基财科、抗旱作物育种室、 资源创新研究室、牧草育种研究室、旱农节水技术室、生防技术中心、生物技术研究室、 抗旱鉴定研究室、金秋种业公司、大鹏农业设施公司、金山农业科技公司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 、旱作所海南试验站。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围绕旱稻生产中自身生长慢,同杂草竞争优势低,抗旱、抗盐碱能力弱等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

1. 以旱稻为母本,C4植物稗草(E. caudata)、高粱(S. bicolor)为父本的的属间杂交,旨在通过远缘杂交,导入父本高光效、抗逆基因,创造抗旱、耐盐碱、光合速率高、增产潜力大的旱稻新种质,培育耐旱、高产旱稻新品种。

2. 以高粱为母本,旱稻(O. sativa)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回交,创造全新的具有高梁细胞质旱稻核质杂种。

二、 研究进展

1. 旱稻与稗草属间杂交

连续八年对C3植物旱稻(O. stativa)为母本,C4植物稗草(E. caudata)属间杂交后代研究表明:1). 远缘杂交是导入外源基因的有效方法,外源基因能够在后代正确表达。2). 旱稻/稗草一次杂交,后代表现父本长芒子、茎节裸露等遗传性状;3). 目前已成功地选育出稻稗远缘杂交后代“远F2-1”。经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家赵明教授、王志敏教授及赵秀琴博士现场测定,光合速率超全国旱稻区试对照种(秦爱) 32.65%;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冬成博士“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检测到来自父本1300 bp左右的片段。 2. 旱稻、稗草、高梁三属间远缘杂交

以(旱稻/稗草)F5为母本,高粱为父本进行三属间杂交,后代在芒性、穗型、株高、生育期,穗部颜色等性状发生分离。F1表现母本没有的紫色芒子、紫护颖、紫柱头性状。对F2群体452株进行x2分析,芒色受二对互作基因中隐性上位基因控制,柱头颜色受二对互补基因控制,但尚有修饰基因存在。目前,稻稗远缘杂交后代已获得F9,性状稳定,进入繁种阶段。旱稻/稗草//高梁三属间杂交,已获得F4。在此基础上,去年还获得旱稻/稗草/2/高梁/3/高梁回交种子,本年度可完成该组合的表现田间观察。

3. 高粱(S. bicolor)细胞质旱稻核质杂种创造

高粱因其抗旱、耐涝、耐盐碱而素有“铁杆作物”的美称,为充分利用该遗传资源,培育具有高梁细胞质的核质杂种,进行了高粱与旱稻属间远缘杂交研究。连续三年对以高粱为母本,旱稻(O. sativa)为父本属间杂交后代观察表明:1). F1株高、叶片数介于双亲之间,但偏于高亲。超亲优势分别为14.28%和19.03%;叶面积、单株产量表现正向优势,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67.53%和49.64%。2). F2性状分离范围大,株高、穗茎、穗长分离范围分别为2.08-0.69 m、0-19.2 dm和14.6-41.5 dm;抽穗期变异范围为30天;穗型、开花习性分离出(母本)紧凑型穗、穗完全抽出后开花和(父本)松散型穗、边抽穗边开花二种类型;另外出现双亲及F1没有的黄色柱头及6-8 cm顶芒新性状。据对群体315株调查,无芒株:顶芒株比例为239:66,X2检验结果,符合13:3分离规律,芒性受二对互作基因抑制作用控制;后者白色柱头:黄色柱头比例为209:106,结合双亲及F1均无黄色柱头出现,首先肯定是一种基因互作现象,其遗传规律尚不能解释。

本年度,可完成(高梁/旱稻)F3及高梁/旱稻//旱稻回交一代的观察。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街656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