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本红楼梦图凸碧堂中秋赏月
释义

【名称】清本红楼梦图凸碧堂中秋赏月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简介】

纸本,设色,纵:137cm,横:362cm。

是清无名氏画家根据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红楼梦》创作的绘画作品。画面上部,石条山路透迫而上,山之峰脊上古松环绕,置一厅堂,匾额楷书“凸碧山庄”,贾母率众人围坐桌前,厅外桂花树下一女子坐吹笛音,山下低洼处,曲水回绕,为“凹晶馆”所在。凹晶馆后,出亭过池,一带粉垣,里面数路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前面宝玉与黛玉低语,或是表现“浙湘馆春困发幽情”。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是写中秋赏月场景。中秋来临,贾母兴致很高,她并不知大观园将被抄检,贾家已经危机四伏,吩咐把家宴摆在大观园,先在嘉荫堂布置灯彩,又将宴席移至凸碧山之峰脊上,击鼓传花,讲笑话,赏桂饮酒,复命人月下吹笛:“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笛声远远地从桂花树下传来,“呜呜咽咽,悠悠扬扬”,“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素然危坐,默默相赏”。随后,笛声再次响起,“呜呜咽咽,袅袅悠悠”,悲怨凄凉,贾母垂泪,众人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贾府合家赏月,曲终人散,林黛玉、史湘云二人又相约至凹晶馆,凸碧堂在山脊高处,凹晶馆则低洼近水,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好像是为赏玩月景而设计的,有喜爱“山高月小”的,就到凸碧山;有欣赏“皓月清波”的,就往凹晶馆。黛玉、湘云都是寄居贾府的孤女,才情出众,二人在这“团圆”之夜,念及身世凄苦,感伤联句,写下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连出来玩赏清池皓月的出家人妙玉也自告奋勇将联句续完。前者反映了清代贵族之家的风流儒雅的文娱生活,后者则显幽雅深沉,过于悲凉。因此,画家在绘画选题时,着重表现了凸碧堂赏月的风流儒雅,而只画出凹晶堂的建筑,轻轻一笔带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40:28